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41,分63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赤壤
赤瑛盘
只赤
赤烧
赤溪
赤夏
赤燄
赤衣
赤埴
石赤
赤雅
赤阪
化赤
赤壁赋
赤海
《漢語大詞典》:赤壤
(1).红土。《书·泰誓上》“焚炙忠良” 唐 孔颖达 疏:“ 文王 献 洛 西之地,赤壤之田方千里,请 紂 除炮烙之刑。” 陈毅 《由北京到广州》诗:“ 韶山冲 里览风物,靄靄青松赤壤嵌。”
(2).指赤色的社土。古代天子封土立社,以五色土象征四方及中央。南方色赤,以赤壤象征南方。《隋书·薛道衡传》:“占揆星景,移建邦畿,下凭赤壤,上协紫微。”
《漢語大詞典》:赤瑛盘
1.红色的玉石盘。
2.比喻太阳。
《漢語大詞典》:只赤
见“ 只尺 ”。
《漢語大詞典》:只尺
亦写作“只赤”。 咫尺。形容距离短。 唐 钱起 《江行无题》之六九:“只尺愁风雨, 匡庐 不可登。” 清 方文 《宿义津桥不及访姚休那先生寄此》诗之一:“只尺南村路,依依有梦亲。” 邓溥 《诸岩开朗者以风洞为最》诗:“天工肯落他山后,土著翻令只赤疑。”
分類:写作距离
《漢語大詞典》:赤烧(赤燒)
指晚霞,夕照。因红似火烧,故称。 唐 李端 《茂陵山行陪韦金部》诗:“古道黄花落,平芜赤烧生。” 唐 温庭筠 《西游书怀》诗:“独鸟青天暮,惊麏赤烧残。” 明 杨慎 《赋得千山红树图送杨茂之》:“丹林初晓清霜重,紫谷斜阳赤烧微。”
《骈字类编》:赤溪(赤溪)
吴志陆抗传西陵督步阐据城降晋抗闻之部分诸军径赴西陵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溪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禦寇遂陷西陵
《漢語大詞典》:赤夏
炎夏,盛夏。 清 蒲松龄 《淫雨之后继以大旱七夕得家书作》诗:“赤夏三旬无滴雨,禾穗半秕豆茎枯。”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下·吉林·吉林奇俗谈》:“ 吉 人喜烘火,当炎炎赤夏之时,沙砾反射热颇强,挥扇纳凉之不暇,然卧土坑者,仍升火不輟。”
分類:炎夏六月
《骈字类编》:赤燄
岑参 经火山诗 赤燄烧虏云,炎氛蒸塞空。
《國語辭典》:赤衣  拼音:chì yī
红色衣服:(1)古时高官贵族所穿。《吕氏春秋。孟夏纪》:「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旂,衣赤衣,服赤玉。」(2)古时囚犯所穿。亦泛指犯人。汉。刘向《新序。卷九。善谋上》:「赤衣塞路,群盗满山。」
《漢語大詞典》:赤埴
红色黏土。书·禹贡:“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 孔 传:“土黏曰埴。”晋书·文苑传·成公绥:“ 海 岱 赤埴, 华 梁 青黎。” 宋 范成大 《劳畲耕》诗:“赤埴无土膏,三刀财一田。” 清 厉鹗 《顾丈月田遗罗浮丹灶泥》诗:“虹光几度嵓头现,赤填今从掌上留。”
分類:红色黏土
《骈字类编》:石赤
唐 韩愈 岣嵝山 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
《国语辞典》:赤雅  拼音:chì yǎ
书名。明邝露撰,三卷。叙述广西、苗、猺、土司的风土民物及其有关神话传说。
《漢語大詞典》:赤阪
亦作“ 赤坂 ”。
(1). 西域 地名。以酷热著称。《文选·鲍照〈苦热行〉》:“ 赤阪 横西阻,火山赫南威。” 李善 注:“汉书·西域传:‘ 杜钦 曰:又歷 大头痛 、 小头痛 山, 赤土 、 身热 之阪。令人身热无色,头痛呕吐。’”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诗:“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入月窟侵太白,气连 赤坂 通单于。”
(2).地名。在 陕西省 洋县 东 龙亭山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魏 使 司马懿 由 西城 , 张郃 由 子午 , 曹真 由 斜谷 ,欲攻 汉中 ,丞相 亮 待之於 城固 、 赤阪 ,大雨道絶, 真 等皆还。”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龙亭山 ,乃入 子午谷 之口,其山阪赭色,亦名 赤阪 。”
《骈字类编》:化赤
刘知几 思慎赋 化赤渐乎邻丹,为黔资于迩墨。
《國語辭典》:赤壁赋(赤壁賦)  拼音:chì bì fù
文章名。宋苏轼所撰。有前、后〈赤壁赋〉,为苏轼谪居黄州时,与宾客泛舟游湖北省黄冈县城外赤鼻矶后所写的作品。文中借曹操、周郎之事,兴发万物兴衰消长之理,吐语高妙,为散赋的代表作。
《漢語大詞典》:赤海
传说中南方的海。《淮南子·墬形训》:“ 赤泉 之埃,上为赤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 赤海 。” 高诱 注:“南方之海。” 明 汤显祖 《九日宴别奉赠任太府开宪潮阳》诗:“为謁 苍梧 影,曾飘 赤海 涯。”
分類:中南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