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送年盘(送年盤)
指年前互赠礼物。 清 顾禄 清嘉录·送年盘:“岁晚,亲朋互以豚蹄、青鱼、果品之属相馈问,谓之送年盘。”
分類:赠礼礼物
《漢語大詞典》:挚币(摯幣)
指古时用为祭祀或馈赠礼物的束帛。礼记·曲礼上“犬马不上於堂” 汉 郑玄 注:“非挚币也。”隐居通议·文章四引 宋 刘辰翁 《嗣汉三十六代天师简斋张真人墓志铭》:“化人之蒙袂四出者,致方物;修士之鸁粮访道者,贾挚币。”
《国语辞典》:伴手  拼音:bàn shǒu
拜访亲友时,随手所带的馈赠礼物。如:「探望朋友带份水果礼盒当伴手。」
《漢語大詞典》:礼帖(禮帖)
(1).犹礼单。开列馈赠礼品名目的帖单。 清 阮大鋮 《燕子笺·授画》:“外看礼帖踌躇介。”
(2).指请柬。 明 李贽 《豫约·感慨平生》:“故我於 邓鼎石 初履县时,虽身不敢到县庭,然彼以礼帖来,我可无名帖答之乎?”
《漢語大詞典》:侑柬
礼单。亦借指酬赠礼品。 明 张居正 《答宗伯董浔阳》:“贤郎旋,附谢。别具侑柬,统惟鉴存。”
《國語辭典》:土仪(土儀)  拼音:tǔ yí
用以馈赠的土产礼物。《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如今重到贵府走走,特地办些土仪来拜望你家相公。」《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见了卢华士的母亲,叫小厮拿出火腿、茶叶土仪来送过。」
《國語辭典》:投木报琼(投木報瓊)  拼音:tóu mù bào qióng
语本《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指朋友往来,相互赠答。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一:「移公于荆府,积渐至相,由苏得也。今苏屈居益都,公坐庙堂,投木报琼,义将安在?」
《漢語大詞典》:桃李之馈(桃李之饋)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至其后世,不能以德而勤于法,故有吹毛求疵,詆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事。於是家无全行,国无廉夫,上下相循,法不能止,而仁义之风替矣。” 明 归有光 《河南策问对二道》:“而 杜林 亦讥后世不能以德而勤於法,吹毛求疵,詆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罪。”
《国语辞典》:图书礼券(图书礼券)  拼音:tú shū lǐ quàn
由图书公司或书局所发售的赠礼凭券,持券可换取等值的书籍或图书公司及书局所贩售的文具等商品。
《国语辞典》:赶情儿(赶情儿)  拼音:gǎn qíng ér
两家平时没有来往,更无深交,只在有婚丧喜庆时才互相馈赠礼品。如:「我和王家也不过赶情儿而已,没有真正的交情。」
《国语辞典》:币厚言甘(币厚言甘)  拼音:bì hòu yán gān
赠礼丰厚,说话动听,别有所图。《晋书。卷九八。王敦传》:「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作「币重言甘」。
《国语辞典》:礼品店(礼品店)  拼音:lǐ pǐn diàn
出售各种赠礼的店铺。如:「她在礼品店买了一对可爱的瓷娃娃,打算送给小表妹当生日礼物。」
《漢語大詞典》:贿单(賄單)
指开列赠礼的货单。《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 文种 跪而致词曰:‘……不腆之仪,聊效薄贄,自此当源源而来矣。’乃以贿单呈上 嚭 。”
分類:开列赠礼
《漢語大詞典》:采兰赠药(採蘭贈藥)
谓男女互赠礼物以示爱慕。语本诗·郑风·溱洧:“士与女,方秉蕑兮。” 毛 传:“蕑,兰也。”又“维士与女,伊其相謔,赠之以勺药。” 毛 传:“勺药,香草”。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游泰西花园记》:“岂採兰赠药之遗,泰西风俗近古与?”亦作“ 採兰赠芍 ”。 姚锡钧 《似了公》诗:“採兰赠芍终何奈,借琐消奇恰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