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遗金(遺金)
赠送金钱。《前汉书平话》卷中:“遗金收 赵 ,修书赫 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只知道看街上卖的那三五文一小本的淫词俚曲,闹得他满肚皮的佳人才子,赠帕遗金的故事。”
分類:赠送金钱
《國語辭典》:叹赏(歎賞)  拼音:tàn shǎng
赞赏。《新唐书。卷一○八。列传。刘仁轨》:「对曰:『仁轨之辞,非臣所能。』帝叹赏之。」《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六人上岸閒游,山水佳丽,街道洁净,觉得胜中国十倍,大家叹赏不绝。」
《漢語大詞典》:叹奇(歎奇)
赞叹惊异。 唐 韩愈 《许国公神道碑铭》:“将兵数百人,悉识其材鄙怯勇,指付必堪其事,司徒叹奇之。”
分類:赞叹惊异
《漢語大詞典》:乎而
(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赞叹。《诗·齐风·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2).“乎”和“而”是文言中常用的虚词,因借以指文言。《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劝酬兼尔汝,讲论杂乎而。”杂乎而,谓口语夹杂文言。
《漢語大詞典》:叹异(嘆異)
赞叹诧异。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勑制僮御,内外諮稟,事同成人。初,诸家莫知者,后闻之,咸叹异焉。” 唐 戴君孚 《广异记·崔日用》:“衙毕,使奴取诸寺长生猪。既至,或跛或眇,不殊前见也,叹异久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大郎又説着大士梦中诗四句,举家叹异。”
惊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行修 疑道做梦,却有老人尚在可证。老人当即辞 行修 而去, 行修 嘆异了一番。”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海外壮游》:“至操陆兵,悉以新制神枪,一军齐放,有若万道火龙。生观之,不胜嘆异。”
《國語辭典》:嗟异(嗟異)  拼音:jiē yì
叹美称异,有赞赏的意味。《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阮孝绪传》:「果心惊而反,邻里嗟异之。」
分類:赞叹称异
《漢語大詞典》:唶唶
赞叹声。慎子外篇:“ 赤城之山 ,有石梁五仞焉,径尺而龟背,下临不测之谷……野人负薪而越之,不留趾而达,观者唶唶。” 宋 文天祥 《〈纪事〉诗序》:“虏之左右,皆唶唶嗟嘆,称男子心。”
象声词。喧闹声。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王孙之德躁以嚣,勃諍号呶,唶唶彊彊,虽羣不相善也。”集注:“唶,音责,又子夜切……唶唶,大声也。”
象声词。鸟鸣声。尔雅·释鸟:“行鳸唶唶。宵鳸嘖嘖。” 郭璞 注:“唶,音即。”《淮南子·原道训》:“乌之哑哑,鹊之唶唶,岂尝为寒暑燥溼变其声哉!” 清 金农 《雀啄覆粟曲》:“雀争残粟天色黳,唶唶嘖嘖声惻悽。”
《國語辭典》:叹羡(歎羨)  拼音:tàn xiàn
赞叹羡慕。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奏秦声则叹羡而慷慨,理齐楚则情一而思专。」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一。书法上。秦汉魏四朝用笔法》:「自书五经于太学,观者如市,叹羡不及。」
《漢語大詞典》:咏德(詠德)
歌颂赞叹高尚的品德。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含淳咏德之声盈耳,登降揖让之礼极目。”
《漢語大詞典》:叹绝(歎絶)
赞叹备至。 明 陈恭尹 《南海神祠古木绵花歌》:“青春二月当艳阳,观者千人皆叹絶。”
分類:赞叹备至
《漢語大詞典》:叹慕(歎慕)
赞叹羡慕。 明 宋濂 《歙县孔子庙学记》:“神来顾韵,如在左右。观者叹慕,至於咏蹈。”
《漢語大詞典》:于粲(於粲)
对鲜明美好的赞叹。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於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髮下大荒。”
《漢語大詞典》:叹重(嘆重)
赞叹敬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旧制,羣臣立于殿庭,既而遇雨雪,亦不移步于廊下……朝既罢, 斌 于雪中拔身而去,见之者咸嘆重焉。”
分類:赞叹敬重
《漢語大詞典》:叹誉(歎譽)
赞叹称誉。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五伯》:“至於三国,既无叹誉一言。” 汉 应璩 《百一诗》:“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叹誉以为奇童。”宋史·孙永传:“ 韩琦 读其诗,叹誉之。”
分類:赞叹称誉
《漢語大詞典》:嗟称(嗟稱)
赞叹称赏。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头吟》:“ 周 王日沦惑, 汉 帝益嗟称。” 唐 李白 《赠新平少年》诗:“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分類:赞叹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