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赞助(贊助)  拼音:zàn zhù
帮助。《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千秋大事,小弟自当赞助效劳。」也作「赞襄」。
《国语辞典》:赞助人(赞助人)  拼音:zàn zhù rén
赞成某种计画或事件而愿出力或出钱帮助的人。
《漢語大詞典》:赞赞(贊贊)
赞助。书·皋陶谟:“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蔡沉 集传:“思曰之曰当作日……惟日思赞助於帝,以成其治而已。”一说犹明明。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赞,明也。襄之言畅,言我未有所知所思,徒赞明帝德,畅我忠言而已。” 清 卢文弨 《浙江省督粮道一斋金公家传》:“君子同道为朋,师师赞赞以其成国。”
《漢語大詞典》:与助(與助)
犹赞助。 县解 《驳法律新闻之论清廷立宪》:“前此汉族之自图存也,固声民族之辱,而思一洒雪之;亦以政隳令暴为前提,因博世界之与助。”
分類:赞助
《國語辭典》:帮衬(幫襯)  拼音:bāng chèn
帮助、赞助。《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你这些做法,我已知道了。你不要恼,我可以帮衬你。」《红楼梦》第九回:「近日连香玉亦已见弃,故贾瑞便无了提携帮衬之人。」也作「帮寸」。
《國語辭典》:奖助(獎助)  拼音:jiǎng zhù
用财物奖励赞助。如:「本校设有奖学金,用以奖助家境贫寒而优秀的学生。」
分類:赞助助成
《漢語大詞典》:协翼(協翼)
赞助;辅佐。旧五代史·晋书·刘处让传:“ 少帝 即位之初, 处让 与宰臣言,有协翼之论。”
分類:赞助辅佐
《國語辭典》:义士(義士)  拼音:yì shì
1.守义不苟或品行超凡的人。《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倏降忽叛,变诈多端,百姓为之离心,义士为之切齿。」
2.出财布施,慷慨乐助的人。宋太宗时为避御名,改称为「信士」。《通俗编。释道》引《金石文字记》:「汉曹全碑阴,义士某千,义士某五百。义士,盖但出财之人,今人出财布施皆曰信士,宋太宗朝避御名,凡义字皆改为信。」
《國語辭典》:随喜(隨喜)  拼音:suí xǐ
1.因认同他人某种行为,而生起愉悦、赞许的心,佛教称为「随喜」。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
2.参与布施、捐款。《水浒传》第四五回:「弊寺新造水陆堂了,也要来请贤妹随喜。」
3.游玩、参观寺院。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随喜了上方佛殿,早来到下方僧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同老母进寺随喜,从人撑起伞盖跟后。」
4.随意。《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先生既看周易,必然有甚心得去处。老夫随喜观看咱。」
《漢語大詞典》:赞化(贊化)
赞助教化。语本《礼记·中庸》:“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明 方孝孺 《待制华川王先生像序赞》:“既而或以功业定乱,或以文章赞化,卒能合四海於分裂之餘,不越十年,遂致乎治。” 清 查慎行 《上座主孝感相国寿》诗:“赞化非一涂,调元歷三纪。”
《國語辭典》:宣赞(宣贊)  拼音:xuān zàn
1.宣扬赞助。《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不能宣赞风美,补助清化,诚惭诚惧。」《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王有安日下之大勋,加以表光明之盛德,宣赞洪猷,以左右朕言。」
2.职官名。宋代所设閤门宣赞舍人的省称,掌宣传赞谒。后泛指官家子弟。
《漢語大詞典》:与点(與點)
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嘆曰:‘吾与 点 ( 曾点 )也!’”谓 孔子 赞赏 曾点 的想法。后用以指长者的赞助。 宋 王禹偁 《谢除右拾遗直史馆启》:“如椽笔下,潜施与点之恩。遂令清切之资,光被孤贫之士。”
《漢語大詞典》:卜人
侍奉君主以赞助礼仪的人。卜,通“ 僕 ”。礼记·檀弓上:“扶君,卜人师扶右,射人师扶左,君薨以是举。” 陆德明 释文:“卜人师,依注音僕;师,长也,谓大僕也。”
《漢語大詞典》:天赞(天贊)
犹天佑。上天赞助。《三国志·吴志·贺邵传》:“割据江山,拓土万里,虽承天赞,实由人力也。”《三国演义》第二回:“此天赞之时,不可失也。”
《漢語大詞典》:燮赞(燮贊)
协调赞助。《梁书·王宏传》:“朕友于之至,家国兼情,方弘燮赞,仪刑列辟。”陈书·皇后传论:“若夫作儷天则,燮赞王化,则 宣太后 有其懿焉。” 唐 刘禹锡 《上宰相贺改元赦书状》:“此皆相公弼谐之道,燮赞之功。”
分類:协调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