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12
词典
1
分类词汇
411
共411,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课制
官司
诸君
正色
不正
财赋
上供
钱谷
调度
赋役
中下
赋敛
聚敛
半床
常赋
《漢語大詞典》:
课制(課制)
指赋税。
《
后汉书·宋均传
》
:“其务退姦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穽,除削课制。”
分類:
赋税
《國語辭典》:
官司
拼音:
guān sī
1.官吏的分职。
2.百官。《左传。定公四年》:「备物典策,官司彝器。」
《國語辭典》:
官司
拼音:
guān si
诉讼之事。《文明小史》第三九回:「逢之趁此机会,又讹了人家一千银子,答应替他想法,包打赢官司。」
分類:
官司
方言
普通
官府
诉讼
通官
官吏
不同意
摊派
不耐烦
政府
百官
不高兴
赋税
主管
争论
劳役
部门
神色
公事
《國語辭典》:
诸君(諸君)
拼音:
zhū jūn
1.各位。《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汉书。卷三九。萧何传》:「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
2.古称年长的男女为诸君,年轻的男女为吾子。《管子。海王》:「今吾非籍之诸君吾子。」
分類:
敬辞
各个
年老
国君
老者
诸位
都邑
享受
免除
赋税
权利
《國語辭典》:
正色
拼音:
zhèng sè
1.持严正的态度。《书经。毕命》:「弼亮四世,正色率下。」《文明小史》第二三回:「万帅见他说想要拜门,便正色道:『这拜门原是官场的陋习,怎么你也说这话?』」
2.称青、黄、红、白、黑等五种基本色。《礼记。玉藻》:「衣正色,裳间色。」
3.戏剧上指正生、正旦等主要的角色。清。孔尚任《桃花扇本末》:「选优两部,秀者以充正色。」
4.色彩学中,某色正达饱和度,其间无白或黑混入者称为「正色」。
分類:
正色
美色
神色
正宗
颜色
庄重
品种
交纳
真正
态度严肃
脚色
赋税
纯正
元正
《國語辭典》:
不正
拼音:
bù zhèng
偏斜、不端正。如:「心术不正」、「胎位不正」。
分類:
不正
不端
无政
不纯
不纯正
端正
纯正
准确
政治
不正派
正派
混乱
正当
《國語辭典》:
财赋(財賦)
拼音:
cái fù
财货与赋税。《书经。禹贡》:「庶士交正,底慎财赋。」《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令地贡,以敛财赋,以均齐天下之政。」
分類:
财赋
财物
财货
贡赋
赋税
《國語辭典》:
上供
拼音:
shàng gòng
1.唐、宋时地方上交给朝廷的赋税。《新唐书。卷五二。食货志二》:「分天下之赋以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三曰留州。」《西湖佳话。六桥才迹》:「东坡料明年民必然大饥,因又奏请朝廷,免上供米一半。」
2.以祭品供奉祖先或神明。《红楼梦》第五三回:「那些世袭穷官儿家,若不仗著这银子,拿什么上供过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此时人人都饱的要涨了,一样一样的菜拿上来,只摆一摆,便撤了下去,就和上供的一般。」
分類:
上供
用物
物品
祭祖
征赋
赋税
敬神
解交
朝廷
《國語辭典》:
钱谷(錢穀)
拼音:
qián gǔ
1.称赋税。《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唐。
韩愈
〈
上宰相书
〉:「钱谷甲兵之问,不至于庙堂。」
2.旧时地方官署称司会计钱粮的师爷。
分類:
钱谷
钱币
钱粮
谷物
会计
财政
赋税
管理
《漢語大詞典》:
钱谷师爷(錢穀師爺)
旧时地方官所聘主管钱粮会计的幕僚。 瞿秋白
《鞘声·无用的人与东方文化》
:“旧时的钱谷师爷,刑名师爷,秀才,举人的饭碗实在危险得不了。”亦称“ 钱粮师爷 ”。 毛泽东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
分類:
地方官
主管
钱粮
会计
幕僚
《國語辭典》:
调度(調度)
拼音:
diào dù
安排配置。如:「调度有方」。《花月痕》第一四回:「走进垂花门,见堂中正乱腾腾的摆设,谡如却坐在炕上调度。」
分類:
调整
转变
安排
格调
征调
调度
赋税
调遣
气度
人员
《國語辭典》:
赋役(賦役)
拼音:
fù yì
赋税和徭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安可计其赋役,以为罪人?」
分類:
赋役
赋税
分配
徭役
中国
初指
《漢語大詞典》:
中下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
《
书·禹贡
》
:“﹝ 兗州 ﹞厥田惟中下。” 孔 传:“田第六。”
《
书·禹贡
》
:“﹝ 雍州 ﹞厥赋中下。” 孔 传:“赋第六。”
(2).中等里的下等。 宋
何薳
《
墨经·松
》
:“明不足而黄者,曰黄明松,品惟中下。”
(3).指中策和下策。
《
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论
》
:“然制御上略,歷世无闻; 周 汉 之策,仅得中下。” 明
袁宏道
《感事》
诗:“边防自古无中下,朝论於今有是非。”
分類:
中下
中等
田地
下等
下策
赋税
等级
六等
《國語辭典》:
赋敛(賦斂)
拼音:
fù liàn
征收赋税。《汉书。卷八三。薛宣传》:「三辅赋敛无度,酷吏并缘为奸,侵扰百姓,诏君案验。」
分類:
赋敛
田赋
征收
征收赋税
赋税
税收
《國語辭典》:
聚敛(聚斂)
拼音:
jù liàn
1.收集。《周礼。天官。大宰》:「八曰臣妾聚敛疏材。」《墨子。天志中》:「聚敛天下之美名而加之焉,曰此仁也义也。」
2.搜刮民财。《礼记。大学》:「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道经洛阳,见西京留守王守恩贪鄙聚敛,刻剥百姓。」
分類:
聚敛
搜刮
收集
急于
财货
赋税
《漢語大詞典》:
半床(半牀)
(1).亦作“ 半床 ”。不满一床。 北周
庾信
《小园赋》
:“落叶半牀,狂花满屋。” 前蜀
韦庄
《清平乐》
词之二:“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
红楼梦
》
第三八回:“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
(2).古代对单身男子征收赋税所定的名目。 北齐 税制规定已娶者征收绢一匹,绵八两,凡十斤,称一床;未娶者减半,称半床。见
《
通典·食货五
》
。
《
隋书·食货志
》
:“旧制,未娶者输半牀租调, 阳翟 一郡,户至数万,籍多无妻。”
分類:
单身
男子
征收
不满
赋税
一床
名目
《漢語大詞典》:
常赋(常賦)
固定的赋税。
《
魏书·食货志
》
:“先是 太安 中, 高宗 以常赋之外杂调十五,颇为烦重,将与除之。” 唐
孙樵
《书何易于》
:“百姓入常赋、有垂白僂仗者, 易于 必召坐与食,问政得失。” 宋
范成大
《寒亭》
诗:“自云足踏地,常赋何能免。”
分類:
固定
赋税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