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资本市场(資本市場)  拼音:zī běn shì cháng
一年期以上,或未定期限的长期有价證券的公开交易市场。这些有价證券如股票、公债、公司债等。
《国语辞典》:贴放(贴放)  拼音:tiē fàng
贴现、放款。指中央银行对银行业的资金融通,其项目包括重贴现、担保放款融通、短期融通、专案外币融通、外币融通,及外销贷款融通六种。如:「中央银行宣布,对银行的各项贴放利率,降低零点二五个百分点。」
《国语辞典》:募资工具(募资工具)  拼音:mù zī gōng jù
筹募资金的管道。
分类:资金管道
《国语辞典》:流动资本(流动资本)  拼音:liú dòng zī běn
1.营运资金。会计学上以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即是流动资本。如货币、金块、有价證券等,可用于生产及营利。
2.经济学上依转换现金的速度,将资本分为固定及流动两种资本。流动资本包括金块、货币、有价證券,短期内可转换成现金的债权等,皆可用来生产和营利。
《国语辞典》:国际收支(国际收支)  拼音:guó jì shōu zhī
国与国在一定期间内,因资金流动及商品贸易所引起的国际间收支情形而言。
《国语辞典》:共同基金  拼音:gòng tóng jī jīn
由许多小额投资者提供资金,以集体投资方式,委托专业投资机构代为管理,并投资于股票、债券等有价證券,然后由投资者按受益凭證(或入股凭證)共同分享利润或分担损失的一种投资方式。
《国语辞典》:开发基金(开发基金)  拼音:kāi fā jī jīn
国际间提供给友好的开发中国家一种低利、长期的资金,使其得以进行国内的经济发展计画,协助该国经济的开发。
《国语辞典》:活期放款  拼音:huó qí fàng kuǎn
不约定期限的资金融通方式。其资金收回或银行在约定时日前通知,或由客户自由选择,前者为通知放款,后者为透支。
《国语辞典》:货币市场(货币市场)  拼音:huò bì shì cháng
调节短期资金供给和需要的市场。其所进行的交易均为一年期以下的货币买卖。货币市场的信用均具有高度的流动能力,因其期限甚短,价格不会发生激烈之变化,同时都有现成市场,容易脱售。目前,台湾货币市场主要的工具有远期支票、国库券、商业本票、国内银行承兑汇票等。
《国语辞典》:金融公司  拼音:jīn róng gōng sī
其主要功能为资金仲介,透过自有资金或银行借款,将资金贷给个人或厂商。但不可办理其他银行业务。
《国语辞典》:金融市场(金融市场)  拼音:jīn róng shì cháng
提供金融商品买卖与调节资金供需的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
《国语辞典》:建设公债(建设公债)  拼音:jiàn shè gōng zhài
政府为建设国家,筹募公共事业资金所发行的公债。
《国语辞典》:银行体系资金(银行体系资金)  拼音:yín háng tǐ xì zī jīn
银行持有的通货及存款。银行体系资金会受民众提领及存放现金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影响,而有宽松及紧俏的变化。如银行体系资金紧俏,将造成货币市场利率全面扬升。此外亦和国库收支及汇入出款有极大的关连。当国库收入大于支出,即资金由银行体系转入国库;汇入出款变化,则使银行体系资金因民众买卖外汇而发生增减。如汇入款多,则使银行体系资金增加,汇出款多则减少。
《国语辞典》:贴现窗口(贴现窗口)  拼音:tiē xiàn chuāng kǒu
当金融机构出现资金短绌时,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各项融通的一种机制,融通方式包括重贴现、短期融通及担保放款之再融通。
《国语辞典》:投资放款(投资放款)  拼音:tóu zī fàng kuǎn
金融机构将资金借给企业,用以扩充设备或改善经营之放款。为期限较长之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