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0
词典
3
分类词汇
107
共107,分8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天资
天赋
赋分
资性
生地
器质
生材
材质
才质
本质
禀姿
睿姿
秉赋
内材
英灵
《國語辭典》:
天资(天資)
拼音:
tiān zī
天生的资质、禀赋。《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三国演义》第四回:「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
分類:
天资
天赋
资质
《國語辭典》:
天赋(天賦)
拼音:
tiān fù
天生的才能,自然的禀赋。《旧唐书。卷一九。僖宗本纪》:「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神资壮烈,天赋机谋,誓立功名,志安家国。」
分類:
天赋
禀受
资质
给予
生来
天授
《漢語大詞典》:
赋分(賦分)
天赋;资质。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因书怀奉寄殿院徐侍御一百韵》
:“赋分知前定,寒心畏厚诬。” 宋
岳飞
《辞少保第四札》
:“臣赋分譾薄,窃恐别招谴责。” 金
元好问
《行斋赋》
:“赋分在人,如物有常。”
分類:
天赋
资质
《國語辭典》:
资性(資性)
拼音:
zī xìng
天赋的性情。《汉书。卷七一。彭宣传》:「臣资性浅薄,年齿老眊。」《儒林外史》第九回:「他今年十七岁,资性倒也还聪明的。」
分類:
资性
资质
天性
《國語辭典》:
生地
拼音:
shēng dì
1.生命得以保全之地,相对于死地而言。《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抱朴子。内篇。微旨》:「有急则入生地而止,无患也。」
2.未开垦的土地。
3.未经蒸熟的地黄,称为「生地」。可供药用,有退热、止血的功效。
分類:
中药
天资
未开
药名
开垦
保全
资质
全生
生地
生命
地黄
安全
《國語辭典》:
器质(器質)
拼音:
qì zhí
才识资质。《北史。卷一○。周高祖武帝本纪》:「帝幼而孝敬,聪敏有器质。」唐。
韩愈
举钱徽自代状
:「器质端方,性怀恬淡,外和内敏,洁静精微。」
分類:
器质
器局
仪器
资质
才识
《漢語大詞典》:
生材
(1).养植竹木。亦用以比喻培植人材。
《
周礼·地官·大司徒
》
:“颁职事十有二于邦国都鄙,使以登万民……九曰生材,十曰学艺。” 郑玄 注:“生材,养竹木者。” 金
元好问
《嘉议大夫王公神道碑》
:“生材非难,获用为难;获用非难,尽其材为尤难。”
(2).新采伐的材木。
《淮南子·人间训》
:“木尚生,如涂其上必将挠。以生材任重涂,今虽成后必败。”
(3).指资质。 宋
曾巩
《册立皇太子制》
:“咨尔某,生材之卓,絶伦拔类,覃訐岐嶷,成於自然;缉熙光明,不繇外奬。”
分類:
资质
采伐
竹木
材木
培植
人材
《國語辭典》:
材质(材質)
拼音:
cái zhí
1.资质。《汉书。卷一一。哀帝纪》:「臣幸得继父守藩为诸侯王,材质不足以假充太子之宫。」
2.工业设计或艺术创作上所称的创作材料。如:「朱铭先生以不锈钢材质从事雕塑,其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分類:
材质
资质
《漢語大詞典》:
才质(才質)
资质。
《
晋书·贾充传
》
:“俄而侍宴,论太子婚姻事, 勖 因言 充 女才质令淑,宜配储宫。”
《
朱子语类
》
卷七十:“ 龟山 才质困弱,好説一般不振底话。” 明
王廷相
《答孟望之论慎言》
:“大抵人生才质,中下者多,故学道造诣,上达者少。” 郭沫若
《断肠集·屈原研究》
:“他有锐敏的感受性,接受了时代潮流的影响,更加上他的超绝的才质和真挚的努力,他的文学革命真真是得到了压倒的胜利。”
分類:
才质
资质
《國語辭典》:
本质(本質)
拼音:
běn zhí
1.事物本身原有的根本属性。如:「这件事的本质,并不如你想像的单纯。」《红楼梦》第八六回:「譬如好木,太要做玲珑剔透,本质就不坚了。」
2.人的本性。如:「他的本质不坏。」《南齐书。卷二五。列传。张敬儿》:「朕犹谓恩义所感,本质可移。」
分類:
本质
本身
事实
形体
本性
状貌
质朴
固有
资质
风貌
根本
属性
《漢語大詞典》:
禀姿(稟姿)
指天赋的资质。 清
孙枝蔚
《旅兴》
诗之五:“稟姿无愚智,但贵有师承。”
分類:
天赋
资质
《漢語大詞典》:
睿姿
(1).指皇帝的容姿形貌。 宋
张师正
《
括异志·司马待制
》
:“ 神文 以皇太子监国,引见 资善堂 ,仰视睿姿,一如所梦。”
(2).指圣明的资质。姿,通“ 资 ”。 元
辛文房
《
唐才子传·六帝
》
:“以 太宗 天纵, 玄庙 聪明, 宪 、 德 、 文 、 僖 ,睿姿继挺,俱以万机之暇,特驻吟情。”
分類:
圣明
容姿
资质
形貌
帝王
《國語辭典》:
秉赋(秉賦)
拼音:
bǐng fù
人先天的性格、资质和体魄。《红楼梦》第六四回:「因宝玉素昔秉赋柔脆,虽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内,不时更换,取其凉意而已。」也作「禀赋」。
分類:
秉赋
承受
先天
继承
资质
《漢語大詞典》:
内材
资质;稟性。 明
叶盛
《
水东日记·余尚书遗事
》
:“ 茂本 美风姿,有俊才,为县学生。御史行香,见 茂本 曰:‘此子外材好,内材何如?’” 夏曾佑
《小说原理》
:“人生既具灵明,其心中常有意念,展转相生,如画如话,自寤彻寐,未曾暂止,内材如此,而又常乐有外境焉,以讐对之。”
分類:
资质
禀性
《國語辭典》:
英灵(英靈)
拼音:
yīng líng
1.英华灵秀所凝聚的气。指才能出众的人。《隋书。卷四二。李德林传》:「陈使江总目送之曰:『此即河朔之英灵也。』」唐。
王维
〈
送綦毌潜落第还乡
〉诗:「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2.英烈的灵魂。唐。
杜甫
〈
陪诸公上白帝城宴越公堂之作
〉诗:「英灵如过隙,宴衎愿投胶。」《三国演义》第九一回:「今凯歌欲还,献俘将及。汝等英灵尚在,祈祷必闻。随我旌旗,逐我部曲,同回上国,各认本乡。」
分類:
英灵
精灵
英明
杰出
明灵
英魂
灵秀
神灵
人才
死者
资质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