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中缝(中縫)  拼音:zhōng fèng
1.线装书前后半页之间的折缝。也称为「版心」、「页心」。
2.报纸左右两版间狭长的部分。
3.衣服背部中间的竖缝。
《国语辞典》:重拍  拼音:chóng pāi
电影、电视节目中、照片等已拍过的部分资料,因不满意或不便使用,而必须重新拍摄,称为「重拍」。
《国语辞典》:打卡  拼音:dǎ kǎ
1.一种传统上规范或记录工作者到达与离开工作场所之制度,可采打卡机为之。
2.旧式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要先将资料细目用机器打成有孔的卡片,这种打穿卡片的工作,称为「打卡」。
3.打字员把资料、目录等打印在卡片上。
《国语辞典》:黄页(黄页)  拼音:huáng yè
1.刊登商业团体资料、广告,可供大众作为商业服务及消费查询指南。为英语Yellow Pages的意译。最早出现于西元一八八六年美国维斯康辛州,由黄色纸张印制而成,故称为「黄页」。我国首见于民国三十五年的第一本电信局电话簿内。
2.首页。参见「首页」条。
《国语辞典》:孔目房  拼音:kǒng mù fáng
存放文书档案的资料室。孔目房即文书室。《金瓶梅》第一七回:「教他连夜往县中孔目房里,抄录一张东京行下来的文书邸报。」
《国语辞典》:寄发(寄发)  拼音:jì fā
将物品或电子档资料寄出去。如:「开会通知书已经寄发了。」「业务部决定以寄发试用品的方式来推广新产品。」「那家银行寄发简讯通知我本期信用卡的电子帐单。」
《國語辭典》:卡片  拼音:kǎ piàn
1.画有栏位,可供电脑或一般登录、处理资料使用的硬纸片。
2.内含文字、图片,用以赠人的硬纸片。如贺年卡、生日卡等。
《國語辭典》:望诊(望診)  拼音:wàng zhěn
观察病者神色、形态、舌象、大小便和其他排泄物以判断病情的诊断方法。
《漢語大詞典》:谈料(談料)
谈话的资料。 王统照 《春雨之夜·雪后》:“冬晨的空气非常清冷,似乎也从长眠中醒悟过来一般,而村中的人都拿这早上的事作谈料。”
分類:谈话资料
《國語辭典》:提供  拼音:tí gōng
供给。如:「你提供的这则新闻,将刊登在头版新闻上。」
《漢語大詞典》:选编(選編)
(1).挑选文章或资料进行编辑。《新华日报》1991.2.24:“选编稿件凭质量好,不凭关系热。”
(2).选编的集子,多用作书名。如:《法制教育文件选编》
《国语辞典》:普通地图(普通地图)  拼音:pǔ tōng dì tú
将一地区的各种基本地形地物资料,如山川、聚落、交通等编入图内。主要用途在于显示出区域内各项地理资料的空间分布及其相关位置。
《国语辞典》:劣化警报(劣化警报)  拼音:liè huà jǐng bào
环保单位将分布在各地的空气品质监测站侦测所得的资料,转换为空气污染指标,如指标值在两百以上就发布劣化警报。其正式名称为「空气品质劣化报告」。
《国语辞典》:蒙恬造笔(蒙恬造笔)  拼音:méng tián zào bǐ
旧传秦蒙恬将军造毛笔。事实上,据出土的资料显示,殷商之前就有毛笔,所谓蒙恬造笔可能是蒙恬改进毛笔。《艺文类聚。卷五八。杂文部四。笔》:「博物志曰:『蒙恬造笔』。」
《国语辞典》:没有来历(没有来历)  拼音:méi yǒu lái lì
来历,指有关的资料档案、背景。没有来历比喻没有显赫、特出的声名。如:「他可不是个没有来历的人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