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赃品(贓品)
亦作“贜品”。 即赃物。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他把现实的王权看成赃品,把仁义是非看成刑具,把圣哲看成家奴。”参见“ 赃物 ”。
分類:赃物
《國語辭典》:赃物(贓物)  拼音:zāng wù
用不正当的方法所获得的财物。《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司马芝传》:「今赃物先得而后讯其辞,若不胜掠,或至诬服。」《水浒传》第三○回:「连夜便把赃物封了,且叫送去机密房里监收。」
《漢語大詞典》:责赃(責贓)
索取赃物。 清 查继佐 《国寿录·范景文传》:“后 演 ( 蒋演 )与 魏藻德 、 方岳贡 、 邱瑜 俱被刑辱,拷掠无算,责赃,唯 蒋 ( 蒋德璟 )以先出都幸免。”
分類:索取赃物
《漢語大詞典》:退赃(退贓)
退出赃物、赃款。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次日又拘 张富 到官,劝他且将己财赔了 钱大王 府中失物,待从容退赃还你。”
《漢語大詞典》:窝囤(窩囤)
私藏违禁品或赃物的地方。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管蠡一得:“盗贼之有窝囤,为其货财贜物之所归宿。”
分類:私藏赃物
《國語辭典》:窝停主人(窩停主人)  拼音:wō tíng zhǔ rén
藏匿罪犯或赃物的人。宋。洪迈《夷坚支志癸。卷二。李五郎》:「为盗有求不惬,诬为窝停主人,诉于郡,不见察,故陷党中。」
《漢語大詞典》:窝赃(窩贜)
藏匿赃物。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小的祖遗财物,并非做贼窝臟。”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我当堂再审时,叫他口里扳着 苏州 洞庭山 某寺,是他窝贜之所,我便不加刑罚了。”
分類:藏匿赃物
《漢語大詞典》:通赃过付(通贓過付)
互相勾结,传递赃物与贿赂。《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那令史姓 谭 名 遵 ,颇有才干,惯与知县通赃过付,是一个积年滑吏。”
《漢語大詞典》:移赃(移贓)
转移赃物或赃款。《老残游记》第五回:“有两三个专只犯 于 家移赃这一案的,被 玉大人 都放了。”
《漢語大詞典》:销赃(銷贜)
犯罪分子出售其犯罪所得的财物。亦指收买、变造或代为销售赃物取利的行为。
《国语辞典》:拿贼拿赃(拿贼拿赃)  拼音:ná zéi ná zāng
捉贼要见到赃物做凭證。《西游记》第三八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也作「拿贼见赃」。
分类:见到赃物
《国语辞典》:拿贼见赃(拿贼见赃)  拼音:ná zéi jiàn zāng
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證。《孤本元明杂剧。认金梳。第三折》:「拿贼见赃,杀人验伤,我有何罪也?」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三出:「谁是贼?老大人拿贼见赃,不曾捉奸见床来!」也作「拿贼拿赃」。
《国语辞典》:捉贼见赃,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捉奸见双)  拼音:zhuō zéi jiàn zāng,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
捉贼要有赃物为證,捉奸要当场查获通奸的男女。比喻必须掌握确实的證据,才能定罪。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常言道:『捉贼见赃,捉奸见双。』燕大,你既要拿奸,如今还我奸夫来便罢!若没奸夫,怎把这样好小事儿赃诬著我?」
《国语辞典》:真赃正贼(真赃正贼)  拼音:zhēn zāng zhèng zéi
窃贼、赃物等犯罪的确实證据。《水浒传》第三三回:「还你一个證见,教你看真赃正贼,我不屈你。」
《國語辭典》:坐地分赃(坐地分贓)  拼音:zuò dì fēn zāng
自己不亲自偷盗,但是坐享赃物。后指坐享他人部分不光荣的利益。《品花宝鉴》第二三回:「荐得一两个出去,他便坐地分赃,是要陋规的。」
《国语辞典》:赃物罪(赃物罪)  拼音:zāng wù zuì
因收受、搬运、寄藏、故买或媒介赃物所触犯的罪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