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野路诗(野路詩)
与传统的诗旨诗法相背的诗。 明 代对公安派诗的贬称。 明 袁宏道 《叙姜陆二公同适稿》:“而剽窃成风,万口一响,诗道寝弱。至於今市贾佣儿,争为謳吟,递相临摹,见人有一语出格,或句法事实非所曾见者,则极詆之为野路诗。”
《漢語大詞典》:幺二
亦作“么二”。
(1).骨牌名。旧时妓院中妓女有长三、幺二的等级名称,幺二是次一等的妓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因为东西 棋盘街 都是么二妓女麕聚之所,众人也误认了他做么二,其实他与那一箇妓院聚了四五十箇妓女的么二妓院,有天渊之隔呢。” 鲁迅 《南腔北调集·关于女人》:“ 民国 初年我就听说, 上海 的时髦是从长三幺二传到姨太太,之流。”
(2).贬称次等的。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六:“因为到那儿去压诗谜的人,多是幺二女士和瘪三男士,他们并不问你字句的通不通,其实有多少连字都不认识,只是和赌单双有无一样,猜着好玩而已。”
《漢語大詞典》:小爷叔(小爺叔)
方言。对表现较差而又难以管束的青年人的贬称。《解放日报》1984.9.8:“前些时候, 上海 市政一○二施工队推行承包责任制,重新组建班组,有九个工作吊儿郎当的‘小爷叔’成了班组长都不欢迎的人。”
《国语辞典》:对著和尚骂贼秃(对著和尚骂贼秃)  拼音:duì zhe hé shang mà zéi tū
(谚语)贼秃,和尚的贬称。全句指当著和尚的面来骂别的和尚为贼秃,即指桑骂槐,用第三者来骂对方。如:「你这简直是『对著和尚骂贼秃』,我欠你人情,你也不必骂他『忘恩负义』来提醒我。」
《国语辞典》:毛子人  拼音:máo zi rén
旧俗对洋人之贬称。如:「那个毛子人有一头金发和一双蓝眼睛。」
分类:洋人贬称
《國語辭典》:断烂朝报(斷爛朝報)  拼音:duàn làn cháo bào
断烂,残缺陈腐。朝报,朝廷的公报,传抄皇帝诏令和官员章奏之类。王安石戏称《春秋经》只有简略要闻而缺乏事情的原委本末,如同断烂朝报。见《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传》。后指陈腐杂乱,缺少价值的记载。元。王恽〈编年纪事序〉:「若笔之无所用,则上下数千载事绩,特断烂朝报耳。」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三。历史。东华录》:「阅东华录,此书绝无触碍,而所记大事,往往不具首尾,错杂漏缺,全无体裁,真断烂朝报也。」
《漢語大詞典》:赌窝(賭窩)
对专门聚赌的处所的贬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严禁赌博》:“欲禁赌博,先断赌窝。” 章丽娅 李小兵 《赌海沉浮》第一章:“在 贵州 省会 贵阳 ,该市××区工商所竟沦为赌窝。”
《漢語大詞典》:赌贼(賭賊)
对赌徒的贬称。《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不直亦不妨,又为赌贼作榜样。”《禅真逸史》第八回:“这一班赌贼却是兀谁,敢来赚骗公子?”
分類:赌徒贬称
《漢語大詞典》:踝蹄婆
旧时对妓女的贬称。踝,用同“ 裸 ”。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鬼神·嫖鬼》:“ 福建 南臺 闽安口 多妓船,妓名珠娘,又名踝蹄婆,以其赤脚不裹足也。”
分類:妓女贬称
《國語辭典》:狐鸣狗盗(狐鳴狗盜)  拼音:hú míng gǒu dào
比喻作恶偷盗或祸国殃民的人。《旧唐书。卷一七八。郑畋传》:「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分類:造反贬称
《國語辭典》:狐鸣鱼书(狐鳴魚書)  拼音:hú míng yú shū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欲壮大反秦声势,鼓动众人起事,乃丹书「陈胜王」于布帛上,置鱼腹中,再令人买而剖食,得丹书;又令人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典出《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后用以比喻起事者欲鼓动群众所使用的手段。如:「野心家往往藉著怪力乱神的说法、狐鸣鱼书的骗局,煽动纯洁而无知的乡民。」
《國語辭典》:孩子王  拼音:hái zi wáng
擅于领导、哄带孩子的人。如:「他是个孩子王,难怪小孩喜欢黏著他。」
《漢語大詞典》:珰子(璫子)
对太监或太监义子的贬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阉儿璫子,阉儿璫子,那许你拜 文宣 。”
《漢語大詞典》:东亚病夫(東亞病夫)
旧时外国人对 中国 人的贬称。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过去说 中国 是‘老大帝国’,‘ 东亚 病夫’,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讲卫生……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 中国 的面貌改变了。” 郭沫若 《全运会闭幕》诗:“ 中华 儿女今舒畅,‘ 东亚 病夫’已健康。”
《漢語大詞典》:豭尾
公猪尾巴。辛亥革命前后对男子发辫的贬称。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由是引犬羊为同种,奉豭尾为鸿宝。”
《漢語大詞典》:监仆(監僕)
贬称负责监察的人。 清 顾炎武 《郡县论三》:“故天下之患一圉人之足办,而为是纷纷者也,不信其圉人而用其监僕,甚者并监僕又不信焉,而主人之耳目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