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质疑(質疑)  拼音:zhí yí
心中怀疑而向人提出问题。《汉书。卷九二。游侠传。陈遵传》:「竦居贫,无宾客,时时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书而已。」
《漢語大詞典》:质疑辨惑(質疑辨惑)
谓提出疑问,请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明 朱衡 《道南源委》卷三:“﹝ 张彦清 ﹞初从 朱子 游,得其大旨,后与 李公 吕 质疑辨惑,造诣益深。”
《分类字锦》:质疑斯在(质疑斯在)
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僧孺访对不休,质疑斯在。
分类:博学
《國語辭典》:质疑问难(質疑問難)  拼音:zhí yí wèn nàn
提出怀疑困惑的问题,请求解答。《宋史。卷四三○。道学四。黄灏传》:「朱熹守南康,灏执弟子礼,质疑问难。」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窃听绪论,虽已经月,终以不得质疑问难为恨。」
《国语辞典》:考古质疑(考古质疑)  拼音:kǎo gǔ zhí yí
书名。宋叶大庆撰,六卷。择取六经诸史及宋代名家著述疑义,加以考證。为继程大昌《考古编》之作。原本久佚,《四库本》自《永乐大典》录出。
《國語辭典》:疑问(疑問)  拼音:yí wèn
令人质疑的问题。如:「如有任何疑问,可径赴本中心洽询。」
《漢語大詞典》:难疑(難疑)
犹质疑。 汉 赵岐 《〈孟子〉题辞》:“於是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 公孙丑 、 万章 之徒,难疑答问。” 焦循 正义:“难疑者,有疑则解説之也。”太平广记卷三一○引 唐 李玫 《纂异记·张生》:“著书七千二百章,盖与 孔 门之徒难疑答问。” 宋 程大昌 考古编·中庸一:“ 子思 之传,是为 孟子 。 孟子 之门,犹有 公孙丑 、 万章 、 告子 、 乐克 之徒相与难疑答问。”
分類:质疑焦循
《漢語大詞典》:考质(考質)
咨询质疑。 宋 曾巩 《侍读制》:“盖用儒学之臣入閤侍读,所以考质疑义,非专诵习而已。”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上:“至 贾渊 之辨墟墓, 束晳 之诵古文,则又无假思惟,但凭考质而已。”
分類:咨询质疑
《國語辭典》:劄记(劄記)  拼音:zhá jì
读书时摘记下来的要点或心得。如清。钱大昕有《潜丘劄记》,赵翼有《二十二史劄记》。也作「札记」。
《漢語大詞典》:攻难(攻難)
(1).犹作难,发动祸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攻难之士,将奔走之。”
(2).质疑诘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裴成公 作《崇有论》,时人攻难之,莫能折。”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鸠摩罗什:“王即请入宫,集外道论师,共相攻难。”
(3).攻击责难。 梁启超 《论支那宗教改革》:“当时厌世主义一派颇盛,如 楚狂 、 长沮 ……之徒,皆攻难 孔子 。”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四》:“伶俐人实在伶俐,所以,决不攻难古人,摇动古例的。”
《漢語大詞典》:论质(論質)
论难质疑。 宋 叶适 《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既从余,初若无所论质,已而耳改目化,气竦神涌,古今事物,错落高下,不以涯量。”
分類:论难质疑
《漢語大詞典》:质论(質論)
(1).质疑评论。 明 张居正 《答宣大巡抚贾春宇言边事书》:“况边事关係甚重,须彼此虚心商量,又不可谓事出鄙见,黽勉相从,不復质论也。”
(2).信实的评论。 明 张溥 《〈陆清河集〉题词》:“集中大文虽少,而 江 汉 同名。 刘彦和 谓其‘布采鲜浄,敏於短篇’,殆质论歟!”
《漢語大詞典》:咨质(咨質)
问难质疑。新唐书·王綝传:“ 方庆 博学……尤精《三礼》。学者有所咨质,酬復渊诣,故门人次为《杂礼答问》。”
分類:问难质疑
《漢語大詞典》:质证(質證)
(1).凭据;证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 履 曾於 绍圣 初録奏。比三省又令 履 録私藳以为质证。”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不知他杀坏您父子之时,有甚么赃仗质证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票匪大头目 沈克諴 咨行通缉有案,近经步军统领在京城捕获,刑部审讯,坚称并非 沈克諴 ,恃无质证,任意狡展。”
(2).质疑论证。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读书:“院中肄业生,亦欣欣向荣,日以诗文相质证。”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承示高论,实获我心。猥辱明问,相与质证。”
(3).对质证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圆驾》:“听旨: 柳状元 质证, 丽娘 所言真假?因何预名 梦梅 ?”红楼梦第九五回:“又不好与他质证他会扶乩的话。”
(4).核实验证。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五:“近见后生小子,皆喜读《毛西河集》。其所称引,未足为据,必须搜讨源头,字字质证,慎勿为悬河之口所谩。”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海上述林〉下卷序言》:“印本上虽有可疑之处,也无从质证,而且连小引也恐怕和初稿未必完全一样了。”
《漢語大詞典》:质辩(質辯)
亦作“ 质辨 ”。
(1).质疑辩论。新唐书·刘子玄传:“宰相 宋璟 等不然其论,奏与诸儒质辩。” 明 归有光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时有质辨,剖析毫髮,议论蠭起,羣疑豁如。”
(2).指质正分辩。《平山冷燕》第五回:“ 山显仁 质辩道:‘天子宠爱,岂独宠爱老臣一人?’”
(3).对质讯辩。 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兀那 张鼎 ,我还要阎王殿下攀告你来,挐去质辨。” 清 俞蛟 梦厂杂著·齐东妄言·谢云:“遂闻堂上呼 谢云 ,则一武夫,冠带而前,质辩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