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82
词典
1
分类词汇
181
共181,分1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冲淡
素朴
鄙朴
古朴
朴愚
拙句
愿谨
朴陋
质正
古质
劲质
本质
朴淳
纯朴
憨憨
《國語辭典》:
冲淡(沖淡)
拼音:
chōng dàn
1.谦虚淡泊。《晋书。卷九一。儒林传。杜夷传》:「夷清虚冲淡,与俗异轨。」《儒林外史》第三六回:「他襟怀冲淡,上而伯夷、柳下惠,下而陶靖节一流人物。」也作「冲澹」。
2.把事情的严重性刻意淡化。
分類:
冲淡
加入
冲和
诗歌
淡泊
液体
质朴
感情
意境
气氛
闲适
恬静
效果
减弱
分相
减少
《國語辭典》:
素朴
拼音:
sù pú
朴实无华。《三国志。卷四二。蜀书。谯周传》:「身长八尺,体貌素朴,性推诚不饰,无造次辩论之才。」
分類:
素朴
朴实
质朴
无华
生丝
原始
木材
《漢語大詞典》:
鄙朴(鄙樸)
亦作“ 鄙朴 ”。 粗俗质朴。
《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论
》
:“ 絳侯 周勃 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 北齐
颜之推
《
颜氏家训·勉学
》
:“ 江 南閭里间,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説,强事饰辞。” 唐
刘知几
《
史通·杂述
》
:“然皆言多鄙朴,事罕圆备,终不能成其不刊,永播来叶。” 宋
张耒
《朝日》
诗:“萧条野僧閒,鄙朴老农陋。” 清
王士禛
《师友诗传续录》
二四:“若 乐天 云云亦是,而其自为诗却多鄙朴。”
分類:
粗俗
质朴
《國語辭典》:
古朴(古樸)
拼音:
gǔ pú
朴拙有古风。清。李文炤〈俭训〉:「每见闾阎之中,其父兄古朴质实。」
分類:
古朴
质朴
有古
《漢語大詞典》:
朴愚(樸愚)
质朴愚钝。常用为谦词。
《汉书·南粤传》
:“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 宋
司马光
《答周源同年书》
:“ 光 生而朴愚,行能无所长。”
《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
》
:“臣之朴愚,必不敢奉詔。”
质朴愚拙。常用为谦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
:“臣性禀朴愚,材昧机变,皆为叨据,果窃显荣。”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
:“不知苟曲以取容,但信朴愚而自守。” 清
龚自珍
《寒月吟》
之二:“朴愚伤於家,放诞忌於国。”
分類:
质朴
愚拙
愚钝
谦词
《漢語大詞典》:
拙句
自然质朴的诗句。 宋
罗大经
《
鹤林玉露
》
卷三:“作诗必以巧进,以拙成。故作字惟拙笔最难,作诗惟拙句最难。” 宋
罗大经
《
鹤林玉露
》
卷三:“古人拙句,如‘池塘生春艸’、‘枫落 吴江 冷’、‘澄江静如练’……如此等类,固已多矣。”
分類:
自然
质朴
诗句
《漢語大詞典》:
愿谨(愿謹)
质朴恭谨。
《
史记·佞幸列传
》
:“ 通 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
《
后汉书·梁统传论
》
:“ 顺帝 之世, 梁商 称为贤辅,岂以其地居亢满,而能以愿谨自终者乎?” 明
文徵明
《明故资善大夫山阴何公神道碑》
:“公生丰硕朗润,厚默而愿谨。”
分類:
质朴
恭谨
《國語辭典》:
朴陋
拼音:
pú lòu
质实而无文。唐。李绰《尚书故实》:「佛像本胡夷朴陋,人不生敬。今之藻绘雕刻,自戴颙始也。」
《國語辭典》:
朴陋(樸陋)
拼音:
pú lòu
朴实鄙陋。《韩非子。六反》:「寡闻从令,全法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朴陋之民。」
分類:
简陋
粗俗
粗犷
粗俗鄙陋
俗鄙
鄙陋
丑陋
质朴
无华
谦词
《漢語大詞典》:
质正(質正)
(1).品质正直。
《楚辞·九章·怀沙》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王逸 注:“言人质性敦厚,心志正直。”亦指质朴正直。 晋
葛洪
《
抱朴子·勤求
》
:“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辞説。”
(2).质询,就正。 汉
刘向
《九叹·远逝》
:“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正。” 明
李贽
《四勿说》
:“聊且博为註解,以质正诸君何如?” 胡适
《寄陈独秀》
:“重读足下所论文学变迁之说,颇有鄙见,欲就大雅质正之。”
(3).辨明。
《
旧唐书·吕才传
》
:“ 才 多以典故质正其理,虽为术者所短,然颇合经义。”
分類:
辨明
品质
质询
质正
正直
就正
质朴
《漢語大詞典》:
古质(古質)
古雅质朴。 唐
段成式
《
酉阳杂俎·寺塔记下
》
:“佛殿内西座,番神甚古质。” 明
胡应麟
《
诗薮·古体上
》
:“ 汉 僊诗……古质意象,毫不復存,皆后人伪作也。” 清
沈德潜
《
说诗晬语
》
卷上:“
《鲁颂》
夸张,
《商颂》
古质。”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第十一篇:“然其文平实简率,既失六朝志怪之古质,復无 唐 人传奇之缠绵。”
分類:
古雅
雅质
质朴
《漢語大詞典》:
劲质(勁質)
(1).坚硬的质地;坚强的质性。 南朝 梁 沈约
《咏竹槟榔盘》
:“梢风有劲质,柔用道非一。” 唐
皮日休
《古杉》
诗:“劲质如 尧 瘦,贞容学 舜 霉。” 郁达夫
《为霭民先生题经公颐渊画松》
诗之二:“一枝剪取长松干,劲质贞心实启予。”
(2).谓艺术风格质朴有力。 清
王士禛
《
池北偶谈·谈艺七·〈徂徕集〉
》
:“其文倔强劲质,有 唐 人风。”
分類:
坚硬
艺术
风格
质地
质朴
坚强
有力
质性
《國語辭典》:
本质(本質)
拼音:
běn zhí
1.事物本身原有的根本属性。如:「这件事的本质,并不如你想像的单纯。」《红楼梦》第八六回:「譬如好木,太要做玲珑剔透,本质就不坚了。」
2.人的本性。如:「他的本质不坏。」《南齐书。卷二五。列传。张敬儿》:「朕犹谓恩义所感,本质可移。」
分類:
本质
本身
事实
形体
本性
状貌
质朴
固有
资质
风貌
根本
属性
《漢語大詞典》:
朴淳(樸淳)
质朴淳厚。 元
周伯琦
《自顺宁府历坳儿岭晚宿雷家驿》
诗:“郡治颇清旷,民俗亦朴淳。” 明
张居正
《徐存斋八十寿序》
:“ 万历 以来,主圣时清,吏治廉勤,民生康阜,纪纲振肃,风俗朴淳。” 清
梁绍壬
《
两般秋雨盦随笔·眉子砚
》
:“﹝ 陶绥之 ﹞人极朴淳,酷好风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
第一篇:“在昔原始之民……时属草昧,庶民朴淳,心志鬱於内,则任情而歌呼。”
分類:
质朴
朴淳
淳厚
《國語辭典》:
纯朴(純樸)
拼音:
chún pú
纯一朴实。《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口无烦言。」《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时政彫敝,风俗移易,纯朴已去,智惠已来。」
分類:
纯朴
纯洁
质朴
原木
《漢語大詞典》:
憨憨
痴呆貌;质朴貌。 宋
范成大
《睡起》
诗:“憨憨与世共儿嬉,兀兀从人笑我痴。”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志遗四》
:“寺僧来迓,年可七十,眉修而白,与之言,亦自质愿,憨憨若 无怀氏 。”
《金瓶梅词话》
第三九回:“恰好今日打醮,只好了你吃的恁憨憨的来家。”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十一:“他望见街上的人都望着他,便朝大家憨憨的笑了。”
分類:
痴呆
痴呆貌
质朴
朴貌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