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中子  拼音:zhōng zǐ
1.排行居中的儿子。《史记。卷一○。孝文本纪》:「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唐。韩愈 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铭:「有子五人,皆有名迹。其达者四人,公于伦次为中子。」
2.一种基本粒子。常以符号n表示。为所有质量数大于一的原子核之构成部分。西元一九三二年,由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Chadwick)发现。质量与质子的质量相近,为电子质量的一八三八点六倍,但不带电荷。单独存在时不稳定,容易衰变为质子和电子。因其不带电,容易进入原子核,故可以用来冲击原子核,引起核子反应。
《漢語大詞典》:介子
(1).古代宗法,长子为宗子,宗子为士,庶子为大夫,祭於家庙,庶子则称介子。介,副。以示不敢僭越宗子。礼记·曾子问:“孝子某,使介子某,执其常事。” 孔颖达 疏:“介子,某介子,谓庶子为大夫者。介,副也,某,是庶子名也。”
(2).指庶子有官爵者。 宋 王安石 《谢葛源郎中启》:“追讲前人之欢,坐忘介子之丑。” 明 宋濂 《瞿孝子传》:“孝子年且耄,见介子 庄 宦学有立, 洪武 初,擢礼部员外郎,喜动颜色。”
(3). 春秋 晋 介子推 。《淮南子·说山训》:“ 介子 歌龙蛇,而 文君 垂泣。” 唐 郭郧 《寒食寄李补阙》诗:“ 介子 终知禄不及,王孙谁肯一相怜。”
(4).指 傅介子 。 西汉 时出使 西域 的使者。旧唐书·西戎传论:“西方之国,绵亘山川,自 张騫 奉使已来, 介子 立功之后,通於中国者多矣。” 清 黄鷟来 《咏史》诗之一:“ 介子 一书生, 楼兰 立奇功。”
(5).物理名词。质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的基本粒子的总称。它们都不能稳定存在,能用来轰击原子核,引起核反应。
《漢語大詞典》:重子
(1).犹宗子,古代指承嗣宗祧的嫡长子。魏书·礼志二:“设使 世祖 之子男於今存者,既身是戚蕃,号为重子,可得宾於门外,不预碑鼎之事哉?”
(2).质子和质量重于质子的基本粒子的统称。
《国语辞典》:轻子(轻子)  拼音:qīng zǐ
基本粒子中质量比质子轻的一族。包括电子、缈子、微中子及这些粒子的反粒子等。
《國語辭典》:核子  拼音:hé zǐ
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即质子和中子的合称,故原子核的核子数即是它的质量数。
《国语辞典》:太阳风(太阳风)  拼音:tài yáng fēng
由太阳喷发出来的带电粒子,主要包含电子、质子,与氦原子核,以每秒数百公里高速喷出。
《漢語大詞典》:质馆(質館)
古代接纳外族或外国降者质子的馆舍。后汉书·鲜卑传:“ 邓太后 赐 燕荔阳 王印綬,赤车参驾,令止 乌桓 校尉所居 宁城 下,通胡市,因筑南北两部质馆。” 李贤 注:“筑馆以受降质。”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军旅》:“边有质馆,以居降夷。”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大抵住冬有期,防秋无警,降城三筑,质馆两开。”
《國語辭典》:原子核  拼音:yuán zǐ hé
原子的核心,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所结合而成。
《国语辞典》:核子作用  拼音:hé zǐ zuò yòng
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因介子而能在近距离交互吸引的作用力。也称为「强作用」。
《国语辞典》:直线加速器(直线加速器)  拼音:zhí xiàn jiā sù qì
由许多小段的加速管连成直线,靠交变电压的作用加速电子、质子等粒子的加速装置。
《国语辞典》:中和反应(中和反应)  拼音:zhōng hé fǎn yìng
化学上指酸与碱因质子的转移作用,使酸与碱产生盐和水的反应。例如使用等量的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产生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呈中性。
《国语辞典》:酸根  拼音:suān gēn
化学上指酸类化合物在水中解离出质子后的阴离子。如硫酸根、磷酸氢根、氰酸根、羧酸根等。也称为「酸基」。
《国语辞典》:酸酐  拼音:suān gān
1.有机化学上指两个羧基脱去一分子水所形成的物质。如醋酸酐或苯二甲酸酐。
2.无机化学上指含氧酸分子脱水至没有可解离的质子,所形成的化合物。如磷酸酐。
《国语辞典》:反物质(反物质)  拼音:fǎn wù zhí
由反中子、反质子、反电子(正子)等反粒子所组成的物质。正物质和反物质相遇可能消灭而产生能量。
《国语辞典》:二元酸  拼音:èr yuán suān
1.即二质子酸,在水溶液中每一分子能解离出二个氢离子者。如硫酸、碳酸、草酸、己二酸。
2.有机化合物每一分子含二羧基者。如草酸、己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