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39
典故
1
词典
530
佛典
4
其它
4
共539,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货通
货宝
货宝
榷货务
珍货
滞货
贱货
货取
货贝
货鬻
积货
私货
货郎
聚货
居货
《韵府拾遗 东韵》:
货通(货通)
后汉书公沙穆传:居东莱山,富人王仲曰:方今之世以货通,吾奉百万与子为资。对曰:来意厚矣。夫富贵在天,得之有命,以货求位,吾不忍也。
《漢語大詞典》:
货宝
财货珍宝。
分類:
财货
珍宝
《漢語大詞典》:
货宝(貨寳)
财货珍宝。
《
书·盘庚下
》
:“无总于货寳,生生自庸。”
《
史记·项羽本纪
》
:“﹝ 项羽 ﹞烧 秦 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寳妇女而东。”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金玉货寳犀象白牛角之类,充牣舟中。”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
卷四:“ 马后 闻得 元 府库输其货寳至京师。”
分類:
财货
珍宝
《漢語大詞典》:
榷货务(榷貨務)
宋 代设立的管理贸易和税收的机构。 宋
沈括
《
梦溪笔谈·官政二
》
:“本朝茶法: 乾德 二年,始詔在 京 、 建州 、 汉 、 蘄口 ,各置榷货务。”
《
宋史·食货志下五
》
:“ 宋 榷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 江陵府 ,曰 真州 ,曰 海州 ,曰 汉阳军 ,曰 无为军 ,曰 蘄州 之 蘄口 ,为榷货务六。”亦省作“ 榷务 ”。
《
宋史·食货志下五
》
:“总为岁课(茶) 江 南二十七万餘斤……悉送六榷务鬻之。”
分類:
设立
管理
贸易
税收
机构
《漢語大詞典》:
珍货(珍貨)
(1).珍贵的财宝。
《
后汉书·应劭传
》
:“苟欲中国珍货,非为畏威怀德。”
《
新唐书·高崇文传
》
:“入 成都 也,师屯大逵,市井不移,珍货如山,无秋豪之犯。” 清
王士禛
《
池北偶谈·谈异六·定数
》
:“﹝ 孟昉 ﹞携珍货值千万,至山中小菴。” 清
朱琦
《感事》
诗:“巨舶通重洋,珍货聚寳贿。珊瑚斗七尺,明珠炫百琲。”
(2). 金 代货币名。
《
金史·食货志一
》
:“通宝未久復作宝泉,宝泉未久织綾印钞,名曰珍货。”参见“ 珍会 ”。
分類:
珍贵
财宝
货币
《漢語大詞典》:
珍会(珍會)
金 代货币名。 元
刘祁
《
归潜志
》
卷十:“新券初出,人亦贵之,已而復如交钞,官又为更造,号曰通货。又改曰通宝,又改曰宝货,曰宝泉、珍宝、珍会,最后以綾织印造,号珍货,抵银。一起一衰,迄国亡而钱不復出矣。”
分類:
货币
《國語辭典》:
滞货(滯貨)
拼音:
zhì huò
滞销的货物。《抱朴子。外篇。擢才》:「是以和璧变为滞货,柔木废于勿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众人都笑指道:『此敝友文兄的宝货。』中有一人衬道:『又是滞货。』」
分類:
詈词
积压
货物
废物
《國語辭典》:
贱货(賤貨)
拼音:
jiàn huò
1.不贵重的东西。
2.骂人不知自重的话。
3.不以财物为重。《礼记。中庸》:「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
分類:
贱货
低贱
轻视
下贱
财货
东西
货物
商品
妇女
《漢語大詞典》:
货取(貨取)
(1).谓以财货收买。语出
《
孟子·公孙丑下
》
:“若於 齐 ,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餽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2).买进。 元
姚燧
《太平宫新庄记》
:“为目其诸庄与地在所,及其施入之主之名,自多裒之,以及其寡,今最货取三千六百五十。”
分類:
买进
财货
收买
《漢語大詞典》:
货贝(貨貝)
(1).古代用贝壳作的货币。亦借指财货珍宝。
《
礼记·少仪
》
:“君将适他,臣如致金玉货贝於君,则曰致马资於有司。” 宋
费衮
《
梁谿漫志
》
卷三:“贾竖藏货贝。” 清
程恩泽
《粤东杂感》
诗之一:“香飞海舶关津裕,力走天涯货贝通。”
(2).货物,商品。 清
梁佩兰
《澄海楼》
诗:“名都货贝街喧闹,属国賮琛驛交错。” 清
归庄
《甘茂叔六十寿序》
:“﹝ 南翔 ﹞多大贾侨居,库藏坚密,货贝辐輳,不惟甲於诸镇,抑城郭之中不如也。”
分類:
货物
商品
贝壳
货币
财货
珍宝
《漢語大詞典》:
货鬻(貨鬻)
(1).出售货物。
《
南史·文学传·刘勰
》
:“ 勰 撰
《
文心雕龙
》
五十篇…… 勰 欲取定於 沈约 ,无由自达,乃负书候 约 於车前,状若货鬻者。”
(2).指出售。 唐
段安节
《
乐府杂录·康老子
》
:“遇一老嫗,持旧锦褥货鬻,乃以半千获之。”
《
太平广记
》
卷三七二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不疑》
:“偶获婢僕等三数十人,自 浙 右已歷南 荆 ,货鬻殆尽。” 金
王若虚
《哀雁词》
:“捕者伊何?贪于货鬻;用者伊何?悦乎口腹。”
分類:
出售
售货
货物
《漢語大詞典》:
积货(積貨)
聚敛货财。
《
史记·平準书
》
:“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
《
旧五代史·晋书·桑维翰传
》
:“然权位既重,而四方赂遗,咸凑其门,故仍岁之间,积货鉅万,由是浇竞辈得以兴谤。”
分類:
聚敛
货财
《國語辭典》:
私货(私貨)
拼音:
sī huò
1.私人的财货。《礼记。内则》:「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九:「在船军士,本用操舟,乃得袖手而坐,所载私货,多于官物,沿路发卖,率以为常。」
2.违法运送贩卖或逃漏税的货物。《福惠全书。卷三一。庶政部。漕船催攒》:「不许停泊片刻,及至口岸,偷卖粮米,装载私货。」《文明小史》第二一回:「积聚多了,就做些私货买卖,常常得利,手中也有十来万银子的光景。」
3.来路不明的货物。如:「私货品质不稳定,消费者容易受骗上当。」
4.比喻私人所藏的食物。如:「这是他珍藏的私货,打算聚会时再和大家分享。」
分類:
私货
私人
违法
贩运
财物
货物
《國語辭典》:
货郎(貨郎)
拼音:
huò láng
旧时肩挑担子,手摇小鼓,沿街叫卖日常用品的小贩。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这隔壁有个王货郎,他如今去汴梁做买卖。」《水浒传》第七四回:「扮做山东货郎,腰里插著一把串鼓儿,挑一条高肩杂货担子。」也称为「货郎担儿」、「货郎儿」。
分類:
货郎
出售
杂货
流动
小商贩
《漢語大詞典》:
聚货(聚貨)
聚集货物或钱财。语本
《易·繫辞下》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
《
国语·楚语下
》
:“古者聚货不妨民衣食之利。”
《
北史·傅竖眼传
》
:“而 竪眼 至州遇患,不堪综理,其子 敬绍 险暴不仁,聚货耽色,甚为人害,远近怨望。”
分類:
聚集
货物
钱财
《漢語大詞典》:
居货(居貨)
谓积货售卖。
《
新唐书·忠义传上·吴保安
》
:“乃力居货,十年,得縑七百。” 元 方回
《估客乐》
诗:“不如估客取邪赢,居货罔人人不觉。”
分類:
售卖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