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南北货(南北货)  拼音:nán běi huò
南北各地来的各式各样杂货。后亦泛指各地的货品。如:「台北迪化街是有名的南北货集散区。」
《国语辞典》:旧货摊(旧货摊)  拼音:jiù huò tān
贩卖陈年货品的摊子。如:「街对面最近开了一家旧货摊。」
《国语辞典》:叫字号(叫字号)  拼音:jiào zì hao
1.字号,商店的名称。「叫字号」指商店货品精良,能博取顾客的信任与赞誉。
2.比喻人做事手法高明,得人赞仰。如:「他在此地可是响当当,叫字号的人物。」
《国语辞典》:零售店  拼音:líng shòu diàn
将货品分为小单位或数量卖出的商店。如:「没想到这些东西在零售店里的售价比批发价高那么多。」
《国语辞典》:零售价(零售价)  拼音:líng shòu jià
货品以消费者为对象所订定之单位卖出的价格。如:「这项商品虽已更新包装,增加容量,但仍维持原有的零售价。」
《国语辞典》:零售商  拼音:líng shòu shāng
将货品零星出售给消费者的商人。
《国语辞典》:来头货(来头货)  拼音:lái tou huò
不是本地所生产的货品。指外国货。如:「市面上的化妆品有不少来头货,品质不见得比较好,但一般价格却贵得多。」也作「来路货」。
《国语辞典》:外国货(外国货)  拼音:wài guó huò
来自国外的货品。如:「这类仪器的国产品精益求精,并不输给外国货。」
《国语辞典》:千面人  拼音:qiān miàn rén
1.称那些善于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来扮演不同类型、不同角色的演员。
2.专在百货商店或超市的货品中下毒,再进行勒索诈财的罪犯。
《国语辞典》:谈生意(谈生意)  拼音:tán shēng yì
洽谈货品交易。如:「总经理心思细密,辩才无碍,真是谈生意的最佳人选。」
分类:货品交易
《国语辞典》:报价(报价)  拼音:bào jià
1.交易行为中,卖方对买方的询问,用口头或书面说明商品价格。《太平广记。卷四三六。东市人》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驴甚壮,报价只及五千。」
2.售货者对采购者所提的货品价格,称为「报价」。可做为比价、议价的依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三回:「后来一个甚么人,上了条陈,说买办不妥,不如设了报价处,每日应买甚么东西,挂出牌去,叫各行家弥封报价。派了委员,会同开拆,拣最便宜的定买。」
《国语辞典》:批发商(批发商)  拼音:pī fā shāng
将货品成批卖给零售商的商人。
《国语辞典》:市无二价(市无二价)  拼音:shì wú èr jià
买卖价钱公道,同一货品的售价不因人而异。形容社会风气善良,不相欺诈。《晋书。卷五四。陆云传》:「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五。伍子胥变文》:「子胥治国五年,日月重明,市无二价,猫鼠同穴,米麦论分,牢狱无囚。」也作「市不二价」。
《漢語大詞典》:撒暂(撒暫)
宋 代小贩在酒楼向顾客逐一分送货品,然后收钱的一种兜售方法。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又有卖药或果实萝卜之类,不问酒客买与不买,散与坐客,然后得钱,谓之‘撒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