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成败得失(成敗得失)  拼音:chéng bài dé shī
成功与失败、获得与丧失。《三国志。卷五二。吴书。步骘传》:「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漢語大詞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不能把事情办好,只能把事情弄坏。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 梅厂长 这个人的能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漢語大詞典》: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成則爲王,敗則爲寇)
旧谓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反映了以成败论人的观点。 孙中山 《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演讲》:“ 中国 歷史上有一习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但近代文明国家,不是如此。”亦作“ 成则为王,败则为虏 ”、“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我成则为王,败则为虏,事已至此,惟求早死而已。”虏,俘虏。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成语,贼者,流着之王,王者,不流之贼也,要说得简单一点,那就是‘坐寇’。”亦省作“ 成王败寇 ”。 柳亚子 《题〈太平天囯战史〉》:“成王败寇漫相呼,直笔何人纵 董狐 。”
《國語辭典》:成则为王,败则为虏(成則為王,敗則為虜)  拼音:chéng zé wéi wáng,bài zé wéi lǔ
相互争斗后,只论结果,不论过程,也不计是非对错,成功的即代表正统,失败的便沦为俘虏、寇贼。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我成则为王,败则为虏。事已至此,惟求早死而已。」也作「成则公侯,败则贼」、「成则为王,败者为寇」、「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漢語大詞典》:成则为王,败则为贼(成則爲王,敗則爲賊)
见“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
《漢語大詞典》:成王败寇(成王敗寇)
见“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
《國語辭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拼音: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汉初萧何荐韩信为大将军,后又助吕后设计杀害他。典出《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后用以比喻事情的好坏或成败都由同一人造成的。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亦比喻为做事出尔反尔,反覆无常。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这非是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故恁的反覆勾当。」
分類:成败个人
《漢語大詞典》:成也萧何败萧何(成也蕭何敗蕭何)
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國語辭典》:酢败(酢敗)  拼音:cù bài
酒味变酸而败坏。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八。酒客》:「酒客,梁市上酒家人也。作酒常美,售日得万钱。有过而逐之,主人酒常酢败。」
《漢語大詞典》:蹉败(蹉敗)
失败。 梁启超 《论支那独立之实力与日本东方政策》:“去年始一著手,未得行其志,遽遭幽闭,新政蹉败。”
分類:失败
《骈字类编》:七败(七败)
战国策见七胜下
《漢語大詞典》:七残八败(七殘八敗)
形容残败不堪。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梁鸣泉计处市马》:“ 辽东 人马,不过十餘万,犹能将土蛮杀得七残八败,况我 蓟镇 ,雄兵三十万,车骑连云,火器如山。”
分類:残败不堪
《國語辭典》:气急败坏(氣急敗壞)  拼音:qì jí bài huài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的样子。常用以形容慌张或恼怒的样子。《水浒传》第六七回:「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精忠岳传》第七一回:「忽见那些逃回军士,气急败坏,跑回营来。」也作「气急败丧」。
《漢語大詞典》:气急败丧(氣急敗喪)
同“ 气急败坏 ”。 茅盾 《子夜》十五:“ 桂长林 脸上挂了彩,气急败丧地跑来。”
《漢語大詞典》:俏成俏败(俏成俏敗)
近似于成或败,谓非真成真败。列子·力命:“佹佹成者,俏成也,初非成也。佹佹败者,俏败者也,初非败也。” 殷敬顺 释文:“佹,姑危切,几欲之貌。俏与肖字同。” 卢重玄 解:“已欲成而不成者,似於成而非成也,垂欲败而不败者,似於败而非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