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1,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胜败
一败
败绩
祸败
败衄
旷败
败盟
司败
败絮
败露
败阙
战败
败北
败德
败军
《漢語大詞典》:胜败
胜利或者失败。例如:胜败乃兵家常事。
成功或者失败
《漢語大詞典》:一败(一敗)
(1).一旦失败或一次失败。新唐书·文艺传下·吴武陵:“假使官军百败,而行阵未尝乏;足下一败,败成禽矣。”二程遗书卷二上:“今日堂堂天下,只西方一败,朝廷遂震,何也?”《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 李克用 喜曰:‘ 周阳五 此举,足以雪 沧滩 一败之耻矣!’”
(2).完全失败。新唐书·魏徵传:“始 魏公 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 唐 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3).全部败落。 唐 杨炯 《幽兰赋》:“悲秋风之一败,与蒿草而为芻。”
《國語辭典》:败绩(敗績)  拼音:bài jī
1.战败。《左传。鲁襄公三十一年》:「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史记。卷六四。司马穰苴传》:「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
2.功业毁坏。《楚辞。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3.行列错乱。《礼记。檀弓上》:「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县贲父御卜国为右,马惊败绩。」
《漢語大詞典》:祸败(禍敗)
灾祸与失败。左传·襄公九年:“ 商 人閲其祸败之衅,必始於火。”国语·晋语八:“民志不厌,祸败无已。”《后汉书·李固传》:“譬犹一门之内,一家之事,安则共其福庆,危则通其祸败。” 宋 苏舜钦 《猎狐篇》:“久纵此凶妖,一旦果祸败。”
分類:灾祸失败
《國語辭典》:败衄(敗衄)  拼音:bài nǜ
挫败、战败。《新五代史。卷二五。唐臣传。符存审》:「存审为将,有机略,大小百馀战,未尝败衄,与周德威齐名。」《金史。卷一一四。列传。白华》:「白华以儒者习吏事,以经生知兵,其所论建,屡中事机,然三军败衄之馀,士气不作,其言果可行乎。」
《漢語大詞典》:旷败(曠敗)
失败;失误。宋史·陈韡传:“帝称其平寇功, 韡 顿首言曰:‘臣不佞,徒有孤忠,仗陛下威灵,苟逃旷败耳,何功之有。’” 宋 苏辙 《辞御史中丞札子》:“﹝臣﹞常恐才小责重,一有旷败,孤负圣恩。”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求人之际,但信其言而用之;有所旷败,亦如其言而坐之。”
分類:失败失误
《國語辭典》:败盟(敗盟)  拼音:bài méng
毁约、违约。宋。陆游 湖水愈缩戏作诗:「今秋雨少烟波窄,堪笑沙鸥也败盟。」《醒世姻缘传》第一八回:「说了死誓,不许败盟。」
分類:违约
《漢語大詞典》:司败(司敗)
(1).官名。即司寇。左传·文公十年:“臣免於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於司败也。” 杜预 注:“ 陈 楚 名司寇为司败。”
(2).泛指司法机关。周书·文帝纪上:“臣不能式遏寇虐,遂使乘舆迁幸。请拘司败,以正刑书。” 宋 岳飞 《奏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死有餘罪,敢逃司败之诛。”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下》:“先生言一旦遘此鞠凶,臣即不致死於贼,亦当归死,司败席藁以待。”参见“ 司寇 ”。
《國語辭典》:司寇  拼音:sī kòu
1.职官名。《周礼》秋官有大司寇,为六卿之一,掌理刑狱。后世称刑部尚书为「大司寇」,侍郎称为「少司寇」。
2.一种刑罚。将罪犯发往边疆,以防禦外寇。《后汉书。卷五六。张皓传》:「帝乃悟,减腾死罪一等,馀皆司寇。」
3.复姓。如春秋时鲁国有大夫司寇惠子。
《國語辭典》:败絮(敗絮)  拼音:bài xù
破旧的棉絮。如:「败絮其中,金玉其外」。晋。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败絮自拥,何惭儿子?」《南齐书。卷五二。文学列传。卞彬》:「为人多病,起居甚疏,萦寝败絮,不能自释。」
分類:破旧棉絮
《國語辭典》:败露(敗露)  拼音:bài lù
坏事或机密事件被发觉、揭露。《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文士有偶中魁选,不问操履,而辄授翰苑之职。如赵承元,朕闻其无士行,果败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应捕魆地跳将出来道:『你们干得好事!今已败露,还走那里去?』」也作「败漏」。
《漢語大詞典》:败阙(敗闕)
犹过失。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宰相者,所以临察百司,考其殿最,若自为使,纵有败闕,遣谁举之?此又不可者也。”
分類:过失
《國語辭典》:战败(戰敗)  拼音:zhàn bài
1.在战争中失败。《战国策。魏策二》:「梁君田侯恐其至而战败也,悉起兵从之,大败赵氏。」
2.打败、战胜。《三国演义》第一○回:「李傕、郭汜自战败西凉兵,诸侯莫敢谁何。」
《國語辭典》:败北(敗北)  拼音:bài běi
1.打败仗。《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七出:「吴国内甚惊恐,每发兵来交锋败北,端的神愁鬼哭。」
2.失败。唐。柳宗元 上大理雀大卿应制举不敏启:「秉翰执简,败北而归,不可以言乎文。」
《國語辭典》:败德(敗德)  拼音:bài dé
1.败坏道德。《书经。大禹谟》:「侮慢自贤,反道败德。」汉。孔安国。传:「反正道,败德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太康败德,五子咸怨。」
2.恶劣的品行。《左传。僖公十五年》:「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
《國語辭典》:败军(敗軍)  拼音:bài jūn
1.战败的军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至荥阳,诸败军皆会。」
2.战败。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