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5—706 【介绍】: 唐襄州襄阳人,字孟将。登进士第,始调清源丞。武周永昌元年以贤良征试,擢监察御史。后出为合、蜀二州刺史。长安中召为司刑少卿,拜同平章事。神龙元年武则天病,与桓彦范等乘机政变,诛张昌宗、张易之,复中宗帝位,擢天官尚书,迁中书令,封汉阳郡王。为武三思所诬,罢相,贬新州司马。卒谥文贞。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5—706 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少补太学生,博涉经史。登进士第,调清源丞。武则天永昌元年(689)中贤良方正科,擢拜监察御史。圣历初,累迁凤阁舍人,后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长安中,累官秋官侍郎,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以诛张易之、拥中宗即位功,拜天官尚书、凤阁鸾台三品,迁中书令。神龙二年(706),为武三思所排,贬新州司马,又流泷州,卒。谥文贞。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大唐新语》卷六。柬之所存之诗均为乐府体,辞彩斐然,颇沿齐梁旧习。《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张柬之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5首。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五
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少补太学生。第进士。累补青城丞。永昌元年以贤良徵。时年七十馀矣。试策第一。擢拜监察御史。神功初累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长安中召还。狄仁杰荐为司刑少卿。迁秋官侍郎。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中宗即位。以诛张易之昌宗功擢拜天官尚书凤阁鸾台三品。封汉阳郡公。迁中书令。监修国史。进封汉阳郡王。加特进。令罢知政事。授襄州刺史。寻为武三思所搆。贬新州司马。愤恚卒。年八十二。景云元年赠中书令。谥曰文贞。建中初又赠司徒。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高宗时人。《全唐诗》录其《晦日宴高氏林亭》诗1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7—650 又称徐贤妃,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自幼聪慧。4岁诵《论语》、《毛诗》,8岁好属文。太宗召为才人,俄拜婕好,再迁充容。常上疏论时政,太宗称善。太宗卒后,哀慕成疾,因作诗及连珠以见其志。高宗永徽元年(650)卒,赠贤妃。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徐惠所作诗文,词华绮赡。《全唐诗》存诗5首。
全唐文·卷九十五
贤妃名惠。湖州长城人。八岁自晓属文。太宗召为才人。再迁充容。帝崩。哀慕成疾。永徽元年卒。年二十四。赠贤妃。
刘齐贤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 【介绍】: 唐魏州观城人。刘祥道子。袭爵,由侍御史出为晋州司马。高宗以其方正,甚礼之。累迁黄门侍郎,修国史。永淳元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则天时代裴炎为侍中,辩炎不反,因贬吉州长史。武周永昌中为酷吏所陷,自缢死。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高宗时人。调露二年(680)作《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全唐诗》存诗3首。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智贤。南海波凌国人。善三藏学。麟德中。成都沙门会宁。游西域。道由波凌遂与贤于阿笈摩经内。译出世尊焚棺收设利等事。为涅槃后分二卷。附舶达交州。宁复西进。仪凤初。都督梁难敌遣使偕宁弟子运期来上。三年大慈恩寺沙门灵会。于东宫。启请施行。贤竟终于其国云。
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若那跋陀罗。华言智贤。南海波凌(亦曰诃凌)国人也。善三藏学。麟德年中有成都沙门会宁。欲往天竺观礼圣迹。泛舶西游。路经波凌。遂与智贤同译涅槃后分二卷。此于阿笈摩经内。译出。说世尊焚棺收设利罗等事。与大涅槃颇不相涉。译毕寄经达交州。宁方之西域。至仪凤年初。交州都督梁难敌。遣使同会宁弟子运期。奉表进经入京。三年戊寅。大慈恩寺沙门灵会。于东宫启请施行。运期奉侍其师。因心莫比。师令赍经行化。故无暇影随往西域也。
郑知贤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2—698 【介绍】: 唐荥阳开封人,字道鉴。登第后,累迁汉州司马。转蜀州长史,为政清美,吏民歌曰:“州有长史,一隅欢喜。调吏如琴,养民如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3—712 【介绍】: 唐僧。原藉西域康居,因俗姓康。武则天赐以贤首之称号,后人即尊为贤首大师。先从智俨学《华严》,智俨死后,出家。预义净译场,为则天讲新《华严经》,因撰《金狮子章》,径捷易解,则天遂悟其旨。创华严宗法界缘起理论,被尊为华严宗第三祖。有《华严探玄记》、《般若心经疏》等。
全唐文·卷九百十四
法藏字贤首。俗姓诸葛氏。苏州吴县人。一云姓康氏。康居人。自少出家。如意元年。武后制于东都大福先寺检校无尽藏。长安四年。又制于化度寺检校无尽藏。后延为荐福寺大德。开元二年卒。年七十八。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字贤首。其先康居国人。因姓康氏。幼知学佛。高宗时应名僧迁。参奘公译事。颇以證义润文笔受之任见称。及天后置馆翻传。首登入场之选。实叉难陀。以所赍华严梵夹。与义净复礼出新经。藏。尤有力。后义净专主译任。偕胜庄大仪等。充證义。既而后召讲新经。指镇殿金狮子。以喻天帝网。十重玄门。海印三昧。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等。于是后晓。然开寤。得未曾有。遂缉其言。为金狮子章。行于世。圣历二年十月八日。又诏讲于佛授记寺。至华严世界品。讲堂及寺中。地皆震动。都维那恒景表闻。有答诏。不录。且尝以巧方便。示刹海。涉入无尽之指。则对悬十鉴于八方上下。中。安佛像。然一炬以照之则互影交光。重重映蔽。不可得而思议矣。 始燉煌杜顺以华严法界观。传弟子智俨。俨传藏。其统绪之正如此。别疏般若心经。复号康藏国师云。
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法藏。字贤首。姓康。康居人也。风度奇正利智绝伦。薄游长安弥露锋颖。寻应名僧义学之选。属奘师译经。始预其间。后因笔受證义润文见识不同而出译场。至天后朝传译首登其数。实叉难陀赍华严梵夹至同义净复礼译出新经。又于义净译场与胜庄大仪證义。昔者燉煌杜顺传华严法界观。与弟子智俨讲授此晋译之本。智俨付藏。藏为则天讲新华严经。至天帝网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门。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此诸义章皆是华严总别义网。帝于此茫然未决。藏乃指镇殿金狮子为喻。因撰义门。径捷易解。号金师子章。列十门总别之相。帝遂开悟其旨。又为学不了者设巧便。取鉴十面八方安排。上下各一。相去一丈馀。面面相对中安一佛像。燃一炬以照之。互影交光。学者因晓刹海涉入无尽之义。藏之善巧化诱。皆此类也。其如宣翻之寄亦未能舍。盖帝王归信缁伍所凭之故。洎诸梵僧罢译。帝于圣历二年己亥十月八日。诏藏于佛授记寺讲大经。至华藏世界品。讲堂及寺中地皆震动。都维那僧恒景具表闻奏。敕云。昨请敷演微言阐扬秘赜。初译之日梦甘露以呈祥。开讲之辰感地动以标异。斯乃如来降迹。用符九会之文。岂朕庸虚敢当六种之震。披览来状欣惕于怀云。其为帝王所重实称非虚。所以华严一宗付授澄观。推藏为第三祖也。著般若心经疏。为时所贵天下流行。复号康藏国师是欤。
郝象贤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安州安陆人。郝处俊孙。武则天垂拱中为通事舍人。武后素恶处俊,乃因事诛象贤。临刑,极骂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1或653—684 【介绍】: 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所生。字明允。少为帝爱,读书一览不忘。永徽六年,封潞王,龙朔元年,徙封沛王。咸亨三年,徙封雍王。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寻令监国。贤处事明审,为时论所称。又招诸儒注《后汉书》。武则天宠信之正谏大夫明崇俨为盗所杀,则天疑出贤谋,遣人发贤阴事,废为庶人。则天立,迫令自杀。睿宗时,追谥章怀,世称章怀太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3—684 字明允,曾名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高宗第六子,上元二年(675),立为皇太子,监国。留心政要,专精坟典,尝招集学者张大安等注范晔《后汉书》。武则天忌之,调露二年(680),废为庶人,幽于巴州。睿宗文明元年(684),则天临朝,逼令自杀,年三十二(据《旧唐书》本传,《新唐书》本传谓卒年三十四)。后睿宗复即位,追赠皇太子,谥曰章怀。后世习称章怀太子。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唐诗汇评
李贤(653-684),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高宗第六子。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寻令监国。贤处事明审,留心政要,专精坟典,尝集诸儒张大安等注《后汉书》。武则天忌之,调露二年废为庶人,幽干巴州。文明元年,武后临朝,逼令自杀。睿宗践祚,追赠皇太子,谥曰章怀。《全唐诗》存诗一首。
全唐文·卷九十九
贤字明允。高宗第六子。永徽六年封潞王。授岐州刺史。加雍州牧。龙朔元年徙封沛。累进扬州大都督右卫大将军。更名德。徙封雍。授凉州大都督。上元元年复名贤。立为皇太子监国。时明崇俨以左道为武后所信。密称英王类太宗。又言相王相最贵。宫人潜议。贤乃后姊韩国夫人生。贤闻之疑惧。后数以书让。愈不自安。调露中。崇俨为盗所杀。后疑出贤谋。遣人发其阴事。诏薛元超等杂治之。获甲首数百于东宫。乃废为庶人。迁于巴州。武后得政。诏左金吾将军邱神绩检卫贤第。迫令自杀。年三十二。后贬神绩叠州刺史。复爵雍王。神龙初赠司徒。睿宗立。追赠皇太子。谥曰章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5—736 【介绍】: 唐苏州吴人,字崇贤。初名景初,睿宗赐现名。陆元方子。举制科第。历迁监察御史、中书侍郎。睿宗景云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初,不从太平公主废立之谋,及太平公主败,帝以其保护功,封兖国公。出为剑南按察使,政尚仁恕。徙河东,民吏怀之。累迁太子少保。卒谥文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5—736 睿宗赐名象先,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举制科高第,授扬州参军事,擢洛阳尉。入为监察御史,历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迁中书侍郎。睿宗景云二年(711),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玄宗先天二年(713),封兖国公,出为益州长史、剑南按察使。开元六年(718)自隰州刺史徙润州刺史,九年,转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入为太子詹事,历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知吏部选事,加刑部尚书,以继母忧去官。十三年,起复同州刺史,十七年入迁太子少保。二十四年卒,赠尚书右丞相,谥文贞。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苏颋《授陆景初大理少卿制》,《册府元龟》卷一七二、八六二。《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陕州陕人。武周圣历初为太常奉礼郎,议告朔礼于明堂。久之迁太常博士,时东都置太社,所行之礼皆齐贤等参定。官终谏议大夫。有《孝和中兴故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郡望南阳(今属河南),陕州陕(今河南陕县)人。武后圣历初为太常奉礼郎,后迁太常博士。中宗景龙四年(710)在陈州长史任。玄宗先天元年(712)前后又任太子洗马、昭文馆学士,累迁谏议大夫,卒。博学,能文善诗,其论礼制颇合古议。先天元年,曾与徐彦伯、徐坚、员半千诸人共作《仪坤庙乐章》。生平事迹详见《新唐书》本传、《唐会要》卷一二、张说《唐陈州龙兴寺碑》。《新唐书·艺文志二》著录其《孝和中兴故事》3卷,今佚。《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二百八
齐贤。陜州人。圣历初为太常奉礼郎。迁博士。论礼制合古议。累迁谏议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3或678—740 【介绍】: 唐韶州曲江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擢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先天元年道侔伊吕科登第,授左拾遗,迁左补阙。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称贤相。二十四年为李林甫所谗,罢相,出为荆州长史。卒谥文献。有文名,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称。有《曲江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8—740 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武后神功元年(697),登进士第,授校书郎。玄宗先天元年(712),中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后历官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桂州都督、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一年(73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翌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为著名贤相。二十四年,受李林甫排挤,罢相。次年贬为荆州长史,在州以文史自娱,不戚戚于怀。二十八年病卒。年63岁(两《唐书》本传均作68岁,误)。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及近年于韶关发现之《张九龄墓志铭》。九龄工诗能文,文长于碑志,诗格调清雅,兴寄深婉,其《感遇》十二首,与陈子昂诗齐名。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唐初五言古,犹沿六朝绮靡之习,唯陈子昂、张九龄直接汉魏,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复古之功大矣。”至其古近体写景抒情诸作,清淡和雅,兴象玲珑,前人以为实开王、孟、储、韦一派。《诗薮》内编卷二云:“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今存《曲江张先生文集》20卷。《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全粤诗·卷七
张九龄(六七八 — 七四〇),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唐中宗景龙元年(七〇七)进士,始授校书郎。又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第,迁左拾遗,调左补阙、司勋员外郎。以才鉴为宰相张说所亲重,进中书舍人。玄宗开元十四年(七二六),张说罢官,改九龄太常少卿,出为冀州刺史,以养母,请改洪州都督,徙桂州都督,摄御史中丞、岭南按察兼选补使。以拟奏章称旨,诏擢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迁工部侍郎,知制诰。二十一年冬,晋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固辞,不许。次年,迁中书令,知院事。为李林甫所忌,又以谏阻进用张守圭、牛仙客而遭潜构,罢为尚书右丞相,寻再贬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请拜扫南归,五月七日,病卒于故里。追赠荆州大都督,谥“文献”。有《曲江集》二十卷。事见徐浩撰碑铭。《旧唐书》卷九九、《新唐书》卷一二六有传。
唐诗汇评
张九龄(673-740),—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武后长安二年(702)擢进士第,又连登材堪经邦及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玄宗开元十一年,累迁至中书舍人。寻出为冀州刺史,改洪州都督,转桂州都督,充岭南道按察使。召拜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再迁中书侍郎,二十一年以本官同平章事,累封始兴县伯。因李林甫排挤,于开元二十五年眨荆州长史。卒,谥文献。九龄为开元贤相之一,其诗词采富艳,而情致深婉。有《曲江集》二十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三卷。
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三
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人。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第。开元十一年拜中书舍人内供奉。封曲江男。二十一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累封始兴县伯。左迁荆州大都督长史。卒年六十八。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建中元年加赠司徒。

作品评论

《唐诗品》
曲江藻思翩翩,体裁疏秀,深综占意,通于远调,上追汉魏而下开盛唐,虽风神稍劣而词旨冲融,其源盖出子古之平调曲也。自馀诸子、驰志高雅,则峭径挺出,游泳时波,则蘼芜莫剪,安能少望其风哉?近体诸作,绮密闲澹,复持格力,可谓备其众美。虽与初唐作者骈肩而出,更后诸名家,亦皆丈人行也。而况节义相先,称古之遗直者耶!
唐音癸签
张曲江五言以兴寄为主,而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
《唐诗观澜集》
曲江长律,鸣鸾佩琼,万象咳吐,与明皇诗赓歌倡答,如律吕之相应,可谓一德一心。
《唐诗别裁》
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洛未遒,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
《四库全书总目》
九龄守正嫉邪,以道匡弼,称开元贤相,而文章高雅,亦不在燕、许诸人下。《新唐书·文艺传》载徐坚之言,谓代文如轻缣素练,实济时用,而窘边幅。今观其《感遇》诸作,神味超轶,可与陈子昂方驾;文笔宏博典实,有垂绅正笏气象,亦具见大雅之遗,坚局于当时风气,以富艳求之、不足以为定论。
石洲诗话
曲江公委婉深秀,远出燕、许诸公之上、阮、陈而后,实推一人,不得以初唐论。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张曲江襟情高迈,有遗世独立之意,《感遇》诸诗,与子昂称岱、华矣。
昭昧詹言
张曲江以风雅之道,兴寄为上,故一篇一咏,莫非兴寄,此意是矣。然僻者为之,则又入于空泛,捕风捉影,似是而非。夫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兼之,奈何独主风与兴二端乎?大约天下义理及古今载籍文字,惟变所适,无所不备,但用各有当耳。不能观其会通而偏提一端,即为病痛,知味者鲜,所以末流多歧也。
白华山人诗说
赤堇氏云:读张曲江诗,要在字句外追其神味。又云:曲江诗如蜘蛛之放游丝,一气倾吐,随风卷舒,自然成态。初视之,若绝不经营;再三读之,仍若绝不经营。天工言化,其庶几乎?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鲍明远、江文通,次叙连章,见铺排之迹。《感遇》诸篇,犹为高调,情词芬恻,清亮音多,骨格未及拾遗,每以非条伤干。至如汉上游女,遥襭古馨,清江白云,蔚发明秀,哀梨爽口,不必与橄榄同功,若斯之类,亦其独至也。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三百七
殷贤。开元七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玄宗开元初为任丘令。开元四年,开渠自县南五里至城西北入滱水,为通利渠,陂淀蓄泄,得地二百余顷,百姓利之,号为鱼君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