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先韵》:未贤(未贤)
沈佺期诗:钓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贤。
《漢語大詞典》:贤善(賢善)
(1).贤明善良。《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卿云歌三》:“迁于贤善,莫不咸听。”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信度国》:“其有精勤贤善之徒,独处闲寂,远迹山林,夙夜匪懈,多证圣果。” 唐 元稹 《唐故建州浦城县尉元君墓志铭》:“夫人 濮阳 吴氏 ,贤善恭干。”
(2).指贤明善良的人。 唐 元稹 《授孟子周太子宾客制》:“闻匹夫之爱其子者,犹求明哲为之师,贤善为之友,而况乎羽翼元子,宾游东朝,非旧德耆年,孰副兹选?”
(2).指贤明善良的人。 唐 元稹 《授孟子周太子宾客制》:“闻匹夫之爱其子者,犹求明哲为之师,贤善为之友,而况乎羽翼元子,宾游东朝,非旧德耆年,孰副兹选?”
《骈字类编》:六贤(六贤)
宋史艺文志:李淑六贤传一卷。父吕览,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帝颛顼师伯夷。帝喾师伯招,帝尧师子州父,帝舜师许由,禹师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齐桓公师管夷吾,晋文公师咎犯、随会,秦穆公师百里奚、公孙枝,楚庄王师孙叔敖、沈申巫,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句践师范蠡、大夫种,此十圣人,六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祀明一统志:六贤祠在衡州府治,宋郡守刘清之建,以 张九龄、韩愈、寇准、周敦颐、胡安国名曰五贤。后郡守孙德兴又绘清之于内,改曰六贤。
又六贤堂在衢州府城东。宋时郡人祀赵鼎、范冲、马伸、汪应辰、刘颖、汪达六贤于此。郡守王已有招六贤歌。
又六贤堂,在太原府平定州治东北。初,金赵秉文建涌云楼于此,元人即其旧基改建为堂,内有赵秉文、杨云翼、元好问、李治、王构、吕思诚六人遗像钦。又六贤堂,在梧州府城东北,宋元祐间建。六贤,汉陈钦子元,元子坚,卿士燮及其弟壹子廞,皆梧人。小学绀珠六贤:樊子昭、虞承贤、李叔才、郭子瑜、杨孝祖、和阳士。
又六贤:老莱子、黔娄先生、于陵子、王蠋、仲长统、梁鸿成、应璩、荐和、模、笺八元,进则太平之化。 六贤用则九合之功立。
又六贤堂在衢州府城东。宋时郡人祀赵鼎、范冲、马伸、汪应辰、刘颖、汪达六贤于此。郡守王已有招六贤歌。
又六贤堂,在太原府平定州治东北。初,金赵秉文建涌云楼于此,元人即其旧基改建为堂,内有赵秉文、杨云翼、元好问、李治、王构、吕思诚六人遗像钦。又六贤堂,在梧州府城东北,宋元祐间建。六贤,汉陈钦子元,元子坚,卿士燮及其弟壹子廞,皆梧人。小学绀珠六贤:樊子昭、虞承贤、李叔才、郭子瑜、杨孝祖、和阳士。
又六贤:老莱子、黔娄先生、于陵子、王蠋、仲长统、梁鸿成、应璩、荐和、模、笺八元,进则太平之化。 六贤用则九合之功立。
《漢語大詞典》:十八贤(十八賢)
指 晋 庐山 白莲社中十八贤人: 慧远 法师、 刘遗民 、 雷次宗 、 周续之 、 宗炳 、 张野 、 张铨 、 西林 觉寂 大师、 东林 普济 大师、 慧持 法师、 罽宾佛驮耶舍 尊者、 罽宾佛驮跋陀罗 尊者、 慧睿 法师、 昙顺 法师、 昙恒 法师、 道炳 法师、 道敬 法师、 昙诜 法师。 唐 李群玉 《湘中别成威阇黎》诗:“愿与十八贤,同栖翠莲国。”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十八贤传》:“ 东林寺 旧有十八贤传,不知何人所作。” 清 潘耒 《游庐山记》:“ 佛驮耶舍 举铁如意示 慧远 , 远 不悟,拂衣去,似是宗门一流人,然亦在十八贤之数,则固同修净业者也。”参阅 晋 佚名《十八高贤传》。
《韵府拾遗 先韵》:厉贤(厉贤)
史记平津侯传:弘上书曰: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罢驽之质。致位三公。恐无以报德塞责。愿乞骸骨。避贤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