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3
词典
4
分类词汇
61
佛典
1
其它
27
共61,分5页显示
1
2
3
4
5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惟良
贤可
允淑
三策
高贤
荐贤
生贤
淑慎
硕辅
椎髻
淑女
独贤
遂良
圣善
良能
《漢語大詞典》:
惟良
贤良;贤能的官吏。语出
《书·君陈》
:“呜呼,臣人咸若时,惟良显哉。” 唐
杜甫
《送杨六判官使西藩》
诗:“宣命前程急,惟良待士宽。”
分類:
贤良
贤能
官吏
《漢語大詞典》:
贤可(賢可)
贤良。
《
墨子·尚同上
》
:“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
墨子·非命上
》
:“下(内)无以降绥天下贤可之士,外无以应待诸侯之宾客。”
分類:
贤良
《漢語大詞典》:
允淑
贤良。 宋
曾巩
《秘书少监赠吏部尚书陈公神道碑铭》
:“允淑 陈公 ,生知书学,人就其华,我居以朴。”
分類:
贤良
《漢語大詞典》:
三策
(1).三道计谋。
《
史记·苏秦列传
》
:“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
(2). 汉 董仲舒 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 武帝 所赏识,任为 江都 相。后用为典实,借指经世良谋。 宋
范成大
《乙未元日书怀》
诗:“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赠玉》
:“空埋没天人三策,枉思量谈笑封侯。”
(3).三篇策论。
《西游记》
第九回:“及廷试三策, 唐王 御笔亲赐状元,跨马游街三日。”
分類:
三道
三篇
计谋
策论
董仲舒
贤良
《國語辭典》:
高贤(高賢)
拼音:
gāo xián
对贤明才智者的尊称。《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分類:
高尚
贤良
人
《国语辞典》:
荐贤(荐贤)
拼音:
jiàn xián
推举贤良之士。唐。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诗:「颂德有舆人,荐贤逢八使。」
分类:
荐贤
推举
贤良
刘长卿
《漢語大詞典》:
生贤(生賢)
(1).谓产生贤良的思想。 汉 王符
《
潜夫论·交际
》
:“俗人之相於也,有利生亲,积亲生爱,积爱生是,积是生贤,情苟贤之,则不自觉心之亲之,口之誉之也。”
(2).谓生养贤良之人。 宋
王安石
《贺生皇子表》
之七:“燕禖饗德,方储锡羡之祥;羆梦生贤,克协会昌之运。”
《
元史·后妃传一·顺帝答纳失里皇后钦察氏
》
:“
《嵩高》
生贤,予篤怀于良佐;
《关雎》
正始,尔勉嗣於徽音。”
分類:
产生
生养
养贤
贤良
思想
《國語辭典》:
淑慎
拼音:
shú shèn
善良恭慎。《诗经。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南朝梁。
沈约
〈
奏弹秘书郎萧遥昌
〉:「淑慎之迹未彰,违惰之容已及。」
分類:
贤良
和善
良谨
谨慎
《漢語大詞典》:
硕辅(碩輔)
贤良的辅弼之臣。 晋
皇甫谧
《
高士传·挚恂
》
:“ 永和 中,常博求名儒,公卿荐 恂 行侔 颜閔 ,学拟 仲舒 ,文参 长卿 ,才同 贾谊 ,实瑚璉器也,宜在宗庙,为国硕辅。”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
:“天锡皇帝,厖臣硕辅,博问遐观,以置左右。” 清
钱谦益
《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叔元授中大夫制》
:“硕辅名卿,往往辈出。”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
:“为国家得能吏百,不若得硕辅一。”
分類:
贤良
辅弼
《國語辭典》:
椎髻
拼音:
zhuī jì
发髻之形如椎。《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汤总镇叫把收留的苗婆内中,拣会唱歌的,都梳好了椎髻,穿好了苗锦,赤著脚,到中军帐房里歌舞作乐。」
分類:
一撮
梁鸿
孟光
贤良
所居
《漢語大詞典》:
椎布
椎髻布衣。
《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
》
载: 梁鸿 择 孟光 而娉,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 鸿 不答, 孟光 讯因,知 梁鸿 有志遁隐,不喜 孟光 傅粉墨。 孟光 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鸿 大喜曰:“此真 梁鸿 妻也,能奉我矣!”后遂以“椎布”为女子服饰简朴之典。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蕙芳
》
:“一日,媪独居,忽有美人来,年可十六七,椎布甚朴,光华照人。” 清
方文
《赠马婿永公》
诗:“敢以羊车迎 卫 玠 ,且将椎布配 梁鸿 。”
分類:
布衣
梁鸿
孟光
装饰
入门
《國語辭典》:
淑女
拼音:
shú nǚ
闲雅贞静的女子。《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正所谓淑女配君子,岂以年龄上下相嫌乎?」
分類:
淑女
贤良
美好
女子
多含
嘲讽
《漢語大詞典》:
独贤(獨賢)
(1).谓独劳。
《诗·小雅·北山》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毛 传:“贤,劳也。”
(2).特别贤良。
《
汉书·王吉传
》
:“古者工不造琱瑑,商不通侈靡,非工商之独贤,政教使之然也。”
《
晋书·裴頠传
》
:“ 汉 二十四年帝,惟 孝文 、 光武 、 明帝 不重外戚,皆保其宗,岂将独贤,实以安理故也。”亦称德才突出者。 元
华幼武
《送族子扩之通州》
诗:“犹子苦好学,乡閭称独贤。”
分類:
特别
贤良
称德
突出
《漢語大詞典》:
遂良
荐举贤良之士。
《
书·仲虺之诰
》
:“佑贤辅德,显忠遂良。” 孔 传:“贤则助之,德则辅之,忠则显之,良则进之。”
分類:
荐举
贤良
《國語辭典》:
圣善(聖善)
拼音:
shèng shàn
至善。语出《诗经。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后借为对母亲的美称。《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体发旦之资,有圣善之教。」
分類:
父母
聪明
贤良
称颂
《國語辭典》:
良能
拼音:
liáng néng
1.天生的本能。《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2.贤良卓越的才德。《后汉书。卷六四。吴延史卢赵列传。卢植》:「简其良能,随用爵之。」
分類:
天赋
贤能
贤良
赋之
有才
才能
太平天国
《國語辭典》:
良知
拼音:
liáng zhī
1.天生本然,不学而得的智慧。《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知交好友。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诗〉:「我志谁与亮?赏心唯良知。」唐。
罗隐
秋日寄狄补阙
诗:「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
分類:
良知
儒家
好友
知识
知己
先天
道德意识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