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群贤毕至(群贤毕至)  拼音:qún xián bì zhì
众多贤能的人全部聚集在一起。《周书。卷四一。王褒传》:「昔平吴之利,二陆而已。今定楚之功,群贤毕至,可谓过之矣。」《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小弟许久不曾出门,有疏诸位先生的教。今何幸群贤毕至!」
《国语辞典》:废贤失政(废贤失政)  拼音:fèi xián shī zhèng
废弃贤能的人,丧失为政的道理。《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公荒淫无道,废贤失政,理宜诛戮。」
《国语辞典》:矜名嫉能  拼音:jīn míng jí néng
誇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汉。崔寔〈政论〉:「其达者或矜名嫉能,耻善策不从己出,则舞笔奋辞,以破其义。」也作「矜名妒能」。
《国语辞典》:见贤不隐(见贤不隐)  拼音:jiàn xián bù yǐn
看到贤能的人,不会加以埋没而不荐举。汉。桓宽《盐铁论。刺权》:「见贤不隐,食禄不专,此公叔之所以为文,魏成子所以为贤也。」
《国语辞典》:子孝孙贤(子孝孙贤)  拼音:zǐ xiào sūn xián
儿子孝顺,孙子贤能。形容子孙都很孝顺优秀。如:「我现在虽然老了,但是子孝孙贤,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国语辞典》:贤愚不分(贤愚不分)  拼音:xián yú bù fēn
是非不明,无法辨别贤能者与平庸者。《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但是人数多了,自难免鱼龙混杂,贤愚不分。」
《国语辞典》:招贤下士(招贤下士)  拼音:zhāo xián xià shì
招求、礼遇贤能的人。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一二出:「年方少,气正豪,心犹小,招贤下士人争道,芳名那更流传早。」《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于是宣王招贤下士,疏远嬖佞,散遣稷下游说之徒,以田婴为相国,以邹人孟轲为上宾,齐国大治。」
《国语辞典》:被褐怀金(被褐怀金)  拼音:pī hé huái jīn
比喻贤能之士,隐藏其才能,不为人知。也作「被褐怀玉」。
《国语辞典》:妒能害贤(妒能害贤)  拼音:dù néng hài xián
对于贤能的人,心怀妒意而加以陷害。也作「妒贤嫉能」。
《国语辞典》:残贤害善(残贤害善)  拼音:cán xián hài shàn
摧残、迫害贤能良善的人。《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国语辞典》:乡射礼(乡射礼)  拼音:xiāng shè lǐ
1.古时州郡长官于春秋两季以礼会民,习射于州序。《仪礼。乡射礼》:「乡射之礼,主人戒宾,宾出迎,再拜,主人答再拜,乃请。」
2.古以射选士。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能之书于王,则行乡射之礼。
《國語辭典》:芳兰生门,不得不锄(芳蘭生門,不得不鋤)  拼音:fāng lán shēng mén,bù dé bù chú
(谚语)香草生长在门户当中,妨碍进出,也只得锄去。比喻一个人即使有才能,若是行为越规,于人有碍,也不会被饶赦。《三国志。卷四二。蜀书。周群传》:「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漢語大詞典》:貙牙
比喻勇武贤能的辅佐者。新唐书·韩偓传赞:“观 綮 ( 郑綮 )、 朴 ( 朱朴 )辈不次而用,捭豚臑拒貙牙,趣亡而已。一 韩偓 不能容,况贤者乎?”
《漢語大詞典》:称贤使能(稱賢使能)
举用贤能之人。逸周书·大聚:“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
《漢語大詞典》:噬贤(噬賢)
嫉害贤能。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夫詆訾之法者,伐贤之斧也;而骄妬者,噬贤之狗也。”
分類: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