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芳草  拼音:fāng cǎo
1.香草。《后汉书。卷四○上。班彪列传》:「茂树荫蔚,芳草被堤,兰茝发色,晔晔猗猗,若摛锦布绣,烛耀乎其陂。」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三出:「叶分芳草绿,花借美人红。」后喻指君子的美德。《楚辞。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2.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多喻指女子。如:「曾几何时,人们用『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来抚慰失恋之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不禁暗暗称奇,不料这荜门圭窦中,有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國語辭典》:硕人(碩人)  拼音:shuò rén
1.美人。《诗经。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2.隐士。《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3.大德、贤德的人。《诗经。邶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魏书。卷七。高祖纪上》:「顷者州郡选贡,多不以实,硕人所以穷处幽仄,鄙夫所以超分妄进。岂所谓旌贤树德者也?」
4.宋代妇人的封号。侍郎以上职官的妻封为「硕人」。元以后废。
《國語辭典》:黄陵(黃陵)  拼音:huáng líng
1.黄帝陵寝所在。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为陕北著名的古迹和风景区。
2.山名。位湖南省湘阴县北,滨洞庭湖。湘水由此入湖,山上有黄陵庙,相传舜二妃之墓在其上。
《漢語大詞典》:黄陵庙(黄陵廟)
(1).庙名。传说为 舜 二妃 娥皇 、 女英 之庙,亦称 二妃庙 ,在 湖南省 湘阴县 之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湖水西流,逕 二妃庙 南,世谓之 黄陵庙 也。” 唐 郑谷 《鹧鸪》诗:“雨昏 青草湖 边过,花落 黄陵庙 里啼。” 清 吴伟业 《南风》诗:“ 九疑 望断 黄陵庙 ,曾共 湘灵 拂五絃。”
(2).庙名。即 黄牛庙 。《瞭望》1991年第52期:“ 唐宣宗 大中 九年(八五五年), 黄牛庙 重修扩建。大约是考虑到 大禹 致力于疏导江河,终于使天下黎民得享景福,重修者将原庙的主祭神改为 禹王 ,并将庙名改为 黄陵庙 。”参见“ 黄牛庙 ”。
《國語辭典》:象贤(象賢)  拼音:xiàng xián
1.子孙效法有德行的先人。《书经。微子之命》:「殷王元子,惟稽古,崇德象贤。」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2.人子之称。
《國語辭典》:无盐(無鹽)  拼音:wú yán
战国时齐无盐人钟离春。参见「钟离春」条。
《國語辭典》:椒兰(椒蘭)  拼音:jiāo lán
1.椒与兰,皆为香草。《荀子。礼论》:「刍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2.比喻美好的品德。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等州节度使制〉:「闻尔鼙鼓之音,怀尔椒兰之德。」《旧唐书。卷一九三。列女传。序》:「末代风靡,贞行寂寥,聊播椒兰,以贻闺壶。」
3.楚大夫子椒及怀王的弟弟子兰。两人皆是佞人。语出《楚辞。屈原。离骚》:「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后用以比喻奸佞的小人。唐。韩愈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诗:「椒兰争妒忌,绛灌共谗谄。」
《國語辭典》:遗珠(遺珠)  拼音:yí zhū
遗失珍珠。语本《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后比喻人才被埋没或珍贵事物湮灭消失。《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传》:「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國語辭典》:元君  拼音:yuán jūn
1.道家称男子登仙者为「真人」,女子登仙者为「元君」。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七。南极王夫人授杨羲诗。序》:「南极王夫人,王母第四女也。名林,字容真,一号南极紫元夫人,或号南极元君。」
2.善良的君主。《国语。晋语七》:「抑人之有元君,将禀命焉。」
3.父祖。汉。刘向《古列女传。卷七。孽嬖传。齐东郭姜》:「请就元君之庙而死焉。」
《漢語大詞典》:兴贤(興賢)
(1).推举有贤德的人。参见“ 兴能 ”。
(2).发扬贤德。晋书·戴逵传:“且儒家尚誉者,本以兴贤也。”
《漢語大詞典》:兴能(興能)
推举有才能的人。《周礼·地官·乡大夫》:“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治之。”
《漢語大詞典》:遗德(遺德)
(1).指前人留下的德泽。庄子·盗跖:“今长大美好,人见而悦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也。”《史记·孝文本纪》:“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宋 曾巩 《思轩诗序》:“今六十餘年,而君来世其官,众於是考於州人,以求 水部 之餘恩遗德。”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老年人念 托氏 的遗德,不忍动手。”
(2).谓留下德泽。史记·秦本纪:“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
(3).指弃置未用的贤德之人。 晋 羊祜 《让开府表》:“假令有遗德於板筑之下,有隐才於屠钓之间,而令朝议用臣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岂不大哉!”
《漢語大詞典》:贤智(賢智)
(1).有贤德有才智。韩非子·难势:“由此观之,贤智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詘贤者也。”《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窃见令史 陈留 边让 ,天授逸才,聪明贤智。” 清 先著 《述怀》诗:“虽有贤智人,惟与忧患并。”
(2).贤人智士。慎子·威德:“官不足,则道理匱;道理匱,则慕贤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何贤智操行,若此之难;婢妾引决,若此之易,悲夫!”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此朝廷所以多不肖之人,而虽有贤智,往往困於无助,不得行其意也。”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二》:“贤智之过,有时与愚不肖相去唯阿,况以利欲济其气质,但有不及无太过乎?”
《漢語大詞典》:灵修(靈修)
亦作“ 灵脩 ”。
(1).指 楚怀王 。楚辞·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王逸 注:“灵,神也。脩,远也。能神明远见者,君德也,故以諭君。”汉书·扬雄传上:“灵修既信 椒兰 之唼佞兮,吾纍忽焉而不蚤睹?”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灵修, 楚王 也。” 郑泽 《壬寅春日谒屈子祠》诗:“犀甲 吴 戈悲 战国 ,女萝山鬼怨灵修。”
(2).泛指君主。 清 钱谦益 《资德大夫忠宪高公神道碑铭》:“公之忠君爱国,死而弥篤。灵修美人之思,有餘恫焉!”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自序》:“美人香草,貌託灵脩。”
(3).指贤德明哲的人。 明 黄哲 《过梁昭明太子墓》诗:“灵修忽尔逝,岁晏劳予心。”
(4).指美好的声名。 清 魏源《杂诗》之三:“感此大化奔,惧为造物腐。灵修不早立,百岁如过雨。”
(5).指思慕的恋人。 清 方朝 《大江吟》:“青鸟欲语意夷犹,天路险阻怀灵修。白日西驰不我留,长歌徙倚增离忧。” 清 龚自珍 《莺啼序》词:“予怀渺渺,灵修尚隔中央,只恐弃我如土。”参阅诗·秦风·蒹葭
(6).指神灵。《宋史·乐志十二》:“灵修戾止,詔以毛血。” 明 沈贞 《乐神曲·城隍》:“民不惊兮志定,眷灵修兮作民命。”
《漢語大詞典》:令主
贤德的君主。左传·昭公十三年:“若见 费 人,寒者衣之,飢者食之,为之令主,而共其乏困, 费 来如归, 南氏 亡矣。”新唐书·吐蕃传上:“帝召见问曰:‘ 赞普 孰与其祖贤?’对曰:‘勇果善断不逮也,然勤以治国下无敢欺,令主也。’”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事莫难於取人之天下,而 黄帝 、 顓頊 、 帝嚳 、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 高 、 光 以至列朝之令主,莫不以得内助而兴。”
《漢語大詞典》:殆庶
(1).易·繫辞下:“子曰:‘ 颜 氏之子,其殆庶几乎!’”后以“殆庶”指贤德者。后汉书·黄宪传论:“ 宪 隤然处顺,渊乎其似道,浅深莫臻其分,清浊未议其方,若及门於 孔 氏,其殆庶乎!”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 游 夏 之英才, 伊 颜 之殆庶。”《隋书·李德林传》:“书契已还,立言立事,质非殆庶,何世无之。”
(2).犹言近似,差不多。 唐 陈子昂 《临卭县令封君遗爱碑》:“夫其忠信之教,宽猛之机,古之官人,君其殆庶乎?”
《國語辭典》:贤妃(賢妃)  拼音:xián fēi
1.贤德的后妃。《诗经。齐风。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序》:「若夫贤妃助国君之政,哲妇隆家人之道。」
2.唐代一种女官的名称。《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自注》:「唐因隋志,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一。帝王后妃部。贤妃》:「唐百官志,内官有贤妃正一品,……续事始曰:『隋炀帝置德妃、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