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责象草木(责象草木)
庾阐蓍龟论:殊方之卜,或责象草木,或取类瓦石,而吉凶之应,不异蓍龟。
分类:杂占
《漢語大詞典》:责嫌(責嫌)
责备和不满。 梁斌 《播火记》五:“姑娘们!不是我责嫌你们,从目前来看,这就是一件小事了。”
分類:责备不满
《國語辭典》:责无旁贷(責無旁貸)  拼音:zé wú páng dài
自己应尽的责任,没有理由推卸。《清史稿。卷四一八。袁甲三传》:「总督程矞采为守土之臣,责无旁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漢語大詞典》:责仕(責仕)
求取官位,要求出仕。墨子·公孟:“有游於 子墨子 之门者,身体强良,思虑徇通,欲使随而学。 子墨子 曰:‘姑学乎,吾将仕子。’劝於善言,而学其年,而责仕於 子墨子 。”
《國語辭典》:责实循名(責實循名)  拼音:zé shí xún míng
依照其名位来责求实效。唐。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中代以还,争端斯起,掩抑其言则专蔽,诱掖其说则欺诬。自非责实循名,不能彰善瘅恶。」也作「循名责实」。
分類:其实
《國語辭典》:循名责实(循名責實)  拼音:xún míng zé shí
依照其名来责求其实。《淮南子。主术》:「故有道之主,灭想去意,清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循名责实。」唐。薛登 论选举疏:「始既察言观行,终亦循名责实,自然侥幸滥吹之伍无所藏其妄庸。」也作「求名责实」、「循名督实」、「循名课实」、「循名考实」、「循名校实」、「责实循名」。
《國語辭典》:责任制(責任制)  拼音:zé rèn zhì
一种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工作由专人负责,并明确规定其责任范围。
《高级汉语词典》:酌责
酌情责罚
《分类字锦》:头责子羽(头责子羽)
张敏头责子羽文:维泰始元年,头责子羽曰:吾托子为头,万有馀日矣。大块禀我以精,造我以形。我为子植发肤,置鼻耳,安眉须,插牙齿,眸子摛光,双颧隆起。每至出入之间,遨㳺市里,行者辟易,坐者竦跽,或称君侯,或言将军,捧手倾倒,伫立崎岖,如此者,故我形之足伟也。子冠冕不戴,金银不佩,钗以当笄,帢以代帼,旨味弗尝,食粟茹菜,隈摧园间,粪壤污黑,岁莫年过,曾不自悔。子厌我于形容,我贱子乎意态?若此者乎?必子行已之累也。按:子羽姓秦。
分类:
《國語辭典》:无以塞责(無以塞責)  拼音:wú yǐ sè zé
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入,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漢語大詞典》:无过失责任制
又称“无过错责任制”。只要损害事实确凿,不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都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制度。如中国《民法通则》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漢語大詞典》:挞责(撻責)
攻击指责。 何其芳 《画梦录·岩》:“许多无辜的挞责创伤了他的心。”
分類:攻击指责
《國語辭典》:死有馀责(死有餘責)  拼音:sǐ yǒu yú zé
虽死仍难辞其罪责。《新唐书。卷九四。侯君集等传。赞曰》:「侯君集位将相私谒太子,张亮养子五百人,薛万彻与狂竖谋,皆死有馀责,又何咎哉?」宋。苏轼 到昌化军谢表:「并鬼门而东骛,浮瘴海以南迁,生无还期,死有馀责。」
《骈字类编》:四责(四责)
邓析子:何谓四责?受重赏而无功,一责;居大位而不治,二贵;理刑官而不平,三责;御军阵而奔北,四责。
《分类字锦》:庭责定军(庭责定军)
唐书李景让传:景让常怒牙将。杖杀之。军且谋变。母欲息众。欢召景让庭责曰。尔镇抚方面。而轻用刑。一夫不宁。岂特上负天子。亦使百岁母衔羞泉下。何面目见先大夫乎。将鞭其背。吏大将冉拜请。不许。皆泣谢。乃罢。一军遂定。
分类:
《漢語大詞典》:逃责台(逃責臺)
见“ 逃债臺 ”。
《國語辭典》:逃债台(逃債臺)  拼音:táo zhài tái
位于河南省洛阳县境的古台。因周赧王曾避债于此,故称为「逃债台」。《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居处部五。台》引《帝王世纪》:「周赧王虽居天子之位,为诸侯所侵逼,与家人无异。贳于民,无以归之,乃上台以避之。故周人因名其台曰逃债台。故洛阳南宫簃台是也。」也称为「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