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谋财害命(謀財害命)  拼音:móu cái hài mìng
为谋取钱财,而伤害人命。《醒世恒言。卷三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这桩事须不是你一个妇人家做的,一定有奸夫帮你谋财害命。」《老残游记》第二○回:「委员问许大吴二:『你二人为甚么要谋财害命?』」
《高级汉语词典》:米烂陈仓,财高北斗
白米烂在仓里,钱财高过北斗。形容极其富有
《漢語大詞典》:昧心财(昧心財)
背弃良心得来的钱财。 曹禺 《雷雨》第二幕:“姓 周 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一章:“发了昧心财的 美国 老板和 荷兰 老板,在 纽约 和 海牙 过着荒淫无耻的‘文明人’的生活。”
《國語辭典》:民穷财尽(民窮財盡)  拼音:mín qióng cái jìn
形容人民生活困苦。清。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以今所睹国维人表,视昔十不得二三,而民穷财尽,又倍蓰而无算矣。」《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在他手里过日子,要是不想个法儿抵制抵制,将来民穷财尽,还有兴旺的时候吗?」也作「民穷财匮」。
《國語辭典》:临财不苟(臨財不苟)  拼音:lín cái bù gǒu
面对钱财引诱能不随便求取。意谓廉洁自好。五代十国。王定保《唐摭言。卷四。气义》:「孰以显廉?临财不苟。孰以定交,宏道则久。」
七法财
【佛学大辞典】
(名数)财者,谓信等七种出世法财也。若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佛道之粮。二、进财,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世道,以为成佛之资。三、戒财,谓戒为解脱之本,能止防身口意之恶非,以为成佛之资。四、惭愧财,惭者,惭天。愧者,愧人。谓既能惭愧,则不造诸恶业,以为成佛之资。五、闻财,闻为三慧之首,闻必能思,思必能修。若能闻佛声教,则开发妙解,如说而行,以为成佛之资。六、舍财,舍即舍施。谓若能运平等心,无憎爱想,身命资财,随求给施,无所吝惜,以为成佛之资。七、定慧财,定慧即止观也。定则摄心不散,止诸妄念。慧则照了诸法,破诸邪见,以为成佛之资。见止持会集音义。(参见:七圣财)
【佛学常见辞汇】
七种出世的法财,即信财、进财、戒财、惭愧财、闻财、舍财、定慧财。
七财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七法财,七圣财)
【佛学次第统编】
十诵律云七财,财者信等七种出世间之法财也。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
一、信财 信即信心,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成佛之资,故名信财。
二、进财 进即精进,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离道,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进财。
三、戒财 戒即戒律,谓戒为解脱之本,能防身口意之非,止身口意之恶,以为成佛之资,故名戒财。
四、惭愧财 惭者惭天,愧者愧人,谓既能惭愧,则不造诸恶业,以为成佛之资,故名惭愧财。
五、闻财 闻为三慧之首,闻必能思,思必能修。谓若能闻佛声教,则开发妙解,如说而行,以为成佛之资,故名闻财。
六、舍财 舍即舍施,谓若能运平等心,无憎无爱,身命资财,随求即施,无所吝惜,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舍财。
七、定慧财 定慧即止观也。定则摄心不散,止诸妄念;慧则照了诸法,破诸邪见。以为成佛之资,故名定慧财。
【三藏法数】
(出十诵律并未曾有因缘经)
财者,信等七种出世间之法财也。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
〔一、信财〕,信即信心。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成佛之资,故名信财。
〔二、进财〕,进即精进。谓未能见真谛理,而一心精进求出离道,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进财。
〔三、戒财〕,戒即戒律。谓戒为解脱之本,能防身口意之非,止身口意之恶,以为成佛之资,故名戒财。
〔四、惭愧财〕,惭者,惭天。愧者,愧人。谓既能惭愧,则不造诸恶业,以为成佛之资,故名惭愧财。
〔五、闻财〕,闻为三慧之首,闻必能思,思必能修,谓若能闻佛声教,则开发妙解,如说而行,以为成佛之资,故名闻财。(三慧者,闻慧、思慧、修慧也。)
〔六、舍财〕,舍即舍施。谓若能运平等心,无憎、无爱,身命资财,随求给施,无所吝惜,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舍财。
〔七、定慧财〕,定慧即止观也。定则摄心不散,止诸妄念。慧则照了诸法,破诸邪见。以为成佛之资,故名定慧财。
七圣财
【佛学大辞典】
(名数)见道以后之圣者,分七种。诸经所说少异。宝积经四十二曰:「云何圣财?谓信(信受正法)、戒(持法律)、闻(能闻正教)、惭(自分有惭)、愧(于人有愧)、舍(舍离一切而无染著)、慧(智慧照事理),如是等法,是谓七圣财。彼诸众生不护此故,名极贫穷。」涅槃经十七曰:「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故名圣人。」二卷法句经上曰:「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维摩经佛道品曰:「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报恩经谓人生世间。祸福从口生。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能烧一世。恶口能烧无数世。猛火烧世间财。恶口烧七圣财。口舌皆凿身之斧也。七圣财谓一信,二精进,三戒,四惭愧,五闻舍,六忍辱,七定慧。七者能资用成佛。故名。(参见:七法财)。梵Saptadhana。
【佛学常见辞汇】
七种已经见道的圣人所得到的功德法财。诸经所说的略有不同,宝积经说:「云何圣财?谓信、戒、闻、惭、愧、舍、慧。如是等德法,是谓七圣财。彼诸众生不护此故,名极贫穷。」法句经说:「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报恩经说:「七圣财为信、精进、戒、惭愧、闻舍、忍辱、定慧。」
大辨财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经轨作辩才,辨财俗字也。
少财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饿鬼少得食物者。(参见:饿鬼)
付财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于般若时,加被于须菩提等小乘之比丘使对大乘之菩萨说般若之大乘,谓为转教。转教之意,于小乘之比丘附与大乘之法财故,法华譬之使穷子管领长者财物,谓为付财。四教仪集注上曰:「所以令其转教菩萨,意在二乘领知法门,故曰付财。二乘本所不知,但谓加被令说,故曰转教。」
回财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林之语,施主就寺修荐,或未纳支费之现钱,且借常住物之财而营办,后日施主如数偿之,谓之回财。见象器笺二十。
有财
【佛学大辞典】
(杂语)Sa%mis!a%,有财物也。
有财饿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饿鬼有三种:一无财饿鬼,毕竟不能食者。二小财饿鬼,食脓血等者。三多财饿鬼,能得人遗落之食及祭飨之食者。三界义说之。指后二者为有财饿鬼。
有财释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多财释。六离合释之一Rahuvri^hisama%sa,(参见:六离合释)
【三藏法数】
谓从他所有以得其名,如言金刚,金刚本是护法之神,因执金刚宝杵,得金刚名,又如梵语俱舍,华言藏,藏有含藏之义。以其含藏文义,犹如世之库藏,能积聚财物,故名藏。将他名以显己,是为有财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