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利养(利養)
(1).犹养育。管子·度地:“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育六畜。”
(2).指财利。《法华经·序品》:“贪著利养,虽復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璎珞寺:“众僧利养,百姓所供也。” 夏曾佑 《小说原理》:“其所以读之者,为其与生平之品行、智慧、名誉、利养大有关係。”
分類:养育财利
《國語辭典》:势利(勢利)  拼音:shì lì
1.权势和财利。《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太史公曰》:「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红楼梦》第六回:「因贪王家的势利便连了宗,认作侄儿。」
2.形势有利。「势」文献异文作「埶」。《荀子。议兵》:「兵之所贵者埶利也,所行者变诈也。」
《國語辭典》:势利(勢利)  拼音:shì li
依财势的多寡而有不同态度的作风。《三国演义》第一回:「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上复世上人,不要十分势利。」
《國語辭典》:利禄(利祿)  拼音:lì lù
1.利益与爵禄。如:「大部分人成天争的是啥?无非就是功名利禄。」《礼记。坊记》:「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则民不背。」宋。欧阳修〈朋党论〉:「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
2.贪禄。《礼记。表记》:「事君,三违而不出竟,则利禄也。」
《國語辭典》:失利  拼音:shī lì
1.战败、打败仗。《喻世明言。卷六。葛令公生遣弄珠儿》:「主上在夹寨失利,唐兵分道入寇。」
2.吃亏、丧失利益。《红楼梦》第五八回:「深恐不令芳官认他做乾娘,便有许多失利之处,故心中只要买转他们。」
《國語辭典》:贪冒(貪冒)  拼音:tān mò
为官贪污而不廉洁。《左传。成公十二年》:「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也作「贪墨」。
《國語辭典》:趋利(趨利)  拼音:qū lì
急于图利。汉。王充《论衡。齐世》:「今世趋利苟生,弃义妄得。」《儒林外史》第十三回:「这事不过是名利二者。小弟一不肯自己坏了名,自认做趋利。」
《國語辭典》:利源  拼音:lì yuán
产生利益的根源。如:「资本与人才是利源之所在。」《元史。卷一八七。列传。贡师泰》:「至则剔其积蠹,通其利源,大课以集,国用资之。」《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如此办法,不但圈住我们自己的利源,还可以杜绝他们的来路!」
分類:财利来源
《國語辭典》:货利(貨利)  拼音:huò lì
货物财利。《书经。康诰》「凡民自得罪,寇攘奸宄,杀越人于货」句下汉。孔安国。传:「杀人颠越人,于是以取货利。」《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今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迈,务于货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
分類:货物财利
《國語辭典》:射利  拼音:shè lì
谋取利益。《新唐书。卷五四。食货志四》:「江淮豪贾射利,或时倍之。」《红楼梦》第五三回:「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
分類:谋取财利
《漢語大詞典》:民利
民众的利益、财利。书·盘庚中:“视民利用迁。”国语·楚语上:“若於目观则美,缩於财用则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老子:“絶圣弃智,民利百倍。”
《國語辭典》:下达(下達)  拼音:xià dá
1.由上级传递给下级。如:「下达命令。」
2.指追求财富。《论语。宪问》:「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宋。邢炳。疏:「言君子达于德义,小人达于财利。」
3.古时婚礼,男家使媒人向女家求婚。《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汉。郑玄。注:「达,通也。将欲与彼合昏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礼。」
4.向君主陈述私事。《礼记。表记》:「事君不下达,不尚辞,非其人弗自。」
《國語辭典》:好利  拼音:hào lì
贪爱财利。《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毙何以异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那和尚却是好利的先锋,趋势的元帅,终日索债。」
分類:贪图财利
《漢語大詞典》:国利(國利)
(1).于国有利。左传·成公六年:“国利君乐,不可失也。”
(2).国家的财利。后汉书·刘陶传:“议者不达农殖之本,多言铸冶之便,或欲因缘行诈,以贾国利。国利将尽,取者争竞,造铸之端於是乎生。”
《漢語大詞典》:利柄
财利大权。 宋 苏辙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近岁有司分掌利柄,更相侵渔,以自为功。” 宋 叶适 《资政殿学士参政枢密杨公墓志铭》:“收悍将也,总利柄也。”明史·奸臣传·鄢懋卿:“ 懋卿 尽握天下利柄。”
分類:财利大权
《國語辭典》:财气(財氣)  拼音:cái qì
获得钱财的运气。如:「他最近财气很旺,一连中了好几期的统一发票。」《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其时榜已发出,毓生仍落孙山,妙在财气甚好,也不在乎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