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81
典故
34
词典
622
佛典
3
其它
22
共681,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负期
负冰
负恃
负水
负债
负情
负惭
负责
负责
负犯
负衅
负冤
负斧
负胜
负素
《漢語大詞典》:
负期(負期)
失期。 明
冯梦龙
《情史·情报·珍珠衫》
:“既去,数日不至。一日雨中,媪来曰:‘老身爱女有事,数日奔走,负期。’”
分類:
失期
《漢語大詞典》:
负冰(負冰)
水底鱼虫游近冰面,以示天气回暖,百虫解蛰。
《
大戴礼记·夏小正
》
:“鱼陟负冰。陟,升也。负冰云者,言解蛰也。” 顾凤藻 集解:“案 孔颖达 云,鱼当寒威之时,伏於水下,逐其温煖,至正月阳气既上,鱼游於上水,近於冰,若负然。” 宋
司马光
《春帖子词·皇帝阁》
:“候鴈来归北,寒鱼陟负冰。” 清
魏源
《扬州絜园闲咏》
之九:“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
分類:
天气
《漢語大詞典》:
负恃(負恃)
(1).仗恃,凭借。
《
左传·襄公十四年
》
:“昔 秦 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 清
刘大櫆
《伯兄奉之墓志铭》
:“而 太谷 民负恃强力,欲私其有,乃堤防遏絶之。”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
第三篇第十四章:“今虏负恃徒众,凭陵 江 汉 ,义师寡弱,天下寒心。”
(2).依仗其可凭借者;有所依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妬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宋
王安石
《忆昨诗示诸外弟》
诗:“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 清
查慎行
《翁康饴寓斋看芍药分韵得面字》
:“负恃各争妍,谁能分最殿。”
分類:
依仗
仗恃
凭借
依恃
《國語辭典》:
负水(負水)
拼音:
fù shuǐ
游泳。《西游记》第三八回:「那呆子扑通的一个没头蹲,丢了铁棒,便就负水。」
分類:
游水
《國語辭典》:
负债(負債)
拼音:
fù zhài
1.欠人钱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有那些负债还不起的,他便替人赔偿。」
2.会计学上指企业的既有义务,该义务系由过去交易事项所产生,且预期未来清偿时将产出经济资源之流出。负债可分为短期的(流动)或长期的(非流动)负债。
分類:
会计
钱财
资产
负债
营业
资金
来源
《漢語大詞典》:
负情(負情)
(1).违背情实。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适至守相,便言千万皆一,校以至理,负情之对,於是乎见。”
(2).犹违心。
《晋书·儒林传·范弘之》
:“每观载籍,志士仁人有发中心任直道而行者,有怀知阳愚负情曲从者,所用虽异,而并传后世。”
(3).背弃情谊。多指转移爱情。
《
南史·王敬则传
》
:“ 仲雄 在御前鼓琴,作
《懊儂曲》
,歌曰:‘常叹负情儂,郎今果行许。’” 唐
温庭筠
《西州词》
:“鸂鶒飞復还,郎随早帆去。迴头语同伴,定復负情儂。”
《花城》
1981年第5期:“我准备承受一场暴风雨,了却这笔负情债。”
分類:
违背
背弃
违心
情谊
情实
转移
爱情
《漢語大詞典》:
负惭(負慚,負慙)
亦作“ 负慙 ”。犹抱愧。 唐
李观
《交难说》
:“今也,则无 石父 解缚於 齐 相, 智罃 负慙於贾夫。”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春日偶书〉》
:“唯公恩遇留连久,频对樽罍也负慙。” 明
归有光
《与张虚冈书》
:“公於僚友间,一言可解,毋使僕负惭于彼中士民也。”
《豆棚闲话·藩伯子散宅兴家》
:“那汉再三负惭,连称不敢。”
分類:
抱愧
《國語辭典》:
负责(負責)
拼音:
fù zé
1.担负责任。如:「他在报社负责编辑的工作。」
2.欠债。《汉书。卷九三。佞幸传。邓通传》:「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通家尚负责数钜万。」
分類:
担负
失职
负责
责任
认真
踏实
《漢語大詞典》:
负责(負責)
负债;欠债。
《
史记·周本纪
》
“ 周君 、 王赧 卒” 张守节 正义引
《
帝王世纪
》
:“﹝ 王赧 ﹞虽居天子之位号,为诸侯之所役逼,与家人无异。名负责於民,无以得归,乃上臺避之,故 周 人名其臺曰逃责臺。”
《
南史·褚彦回传
》
:“家无餘财,负责数十万。”
《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
》
:“蠲冗赋及民负责不能偿者数百万计,而官用亦饶。”
分類:
负债
欠债
《漢語大詞典》:
负犯(負犯)
谓违犯法纪。 唐
韩愈
《泷吏》
诗:“ 潮州 底处所,有罪乃窜流;儂幸无负犯,何由到而知。” 前蜀
杜光庭
《宣胜军使王谠为亡男昭胤明真斋词》
:“臣积生衅咎,往世寃讎,及主务以来,公私负犯,或赏刑不当,或裁断失宜,俗有怨嗟,过书阴隲。”
《宋史·道学传三·朱熹》
:“又虑其势有所偏,而因重以壅己也,则时听外廷之论,将以阴察此辈之负犯而操切之。”
分類:
违犯
犯法
法纪
《漢語大詞典》:
负衅(負釁)
亦作“ 负舋 ”。 犹负罪;获罪。
《后汉书·黄琼传》
:“臣至顽駑,世荷国恩,身轻位重,勤不补过,然惧於永殁,负衅益深。”
《
宋书·武帝纪中
》
:“ 刘毅 叛换,负衅 西夏 ,凌上罔主,志肆姦暴。”
《
周书·独孤信传
》
:“以父负舋,久废於家。” 唐
刘禹锡
《祭柳员外文》
:“顾余负舋,营奉方重,犹冀前路,望君铭旌。” 唐
司空图
《观音忏文》
:“敢将负衅之身,曲累无私之照。”
分類:
负罪
获罪
《漢語大詞典》:
负冤(負冤)
受冤枉。 宋
苏轼
《东坡志林》
卷三:“ 太史公 固陋承疑,使 宰我 负寃千载。” 清
王士禛
《
池北偶谈·谈异二·谢在杭
》
:“妾负寃久,求公申之。”
分類:
受冤
冤枉
《韵府拾遗 麌韵》:
负斧(负斧)
梁简文帝碑文:幸得愆无负斧,仕重束薪。
《漢語大詞典》:
负胜(負勝)
(1).谓裁夺是非。 宋
沈括
《席氏墓志铭》
:“ 思正 为 高邮军 司理,以狱用,而夫人雅不喜笞辱人, 思正 尤以此治狱,常主於情而不负胜以法也。”
(2).犹胜负。 宋
洪适
《刘府君墓志》
:“会通国之善,与战终日,不名负胜,人始惊其奕思无敌。”
分類:
胜负
裁夺
是非
《漢語大詞典》:
负素(負素)
背负书籍。指勤奋读书。素,写书的纸,指书籍。
《
新唐书·儒学传序
》
:“四方秀艾,挟策负素,坌集京师,文治煟然勃兴。”
分類:
背负
负书
书籍
勤奋
读书
写书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