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81,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负盟
负玺
负言
豕负涂
罪负
决胜负
怀负
正负
南负
得负
负课
负势
负众
负艺
负檐
《漢語大詞典》:负盟(負盟)
违背盟誓。史记·郑世家:“ 庄公 曰:‘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 考叔 曰:‘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
《漢語大詞典》:负玺(負璽)
(1).背负玺印。谓随侍皇帝左右。晋书·职官志:“大驾出,则次直侍中护驾,正直侍中负璽陪乘,不带剑,餘皆骑从。”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六年:“﹝帝﹞遂帅 南阳王 宝炬 、 清河王 亶 、 广阳王 湛 以五千骑宿於 瀍 西, 南阳王 别舍沙门 惠臻 负璽持千牛刀以从。”
(2).指近侍官。 唐 李峤 《让地官尚书表》:“行膺负璽之任,遂服专车之宠。” 唐 崔致远 《谢落诸道监铁使加侍中兼实封状》:“许登负璽之班资,不替拥旄之宠寄。”
《漢語大詞典》:负言(負言)
背弃约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 隗炤 ﹞临终书板,授其妻曰:‘……此人负吾金,即以此板往责之,勿负言也。’” 唐 贾岛 《题李凝幽居》诗:“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明 冯梦龙 《情史·情报·袁乞妻》:“君先结誓,何负言!”
分類:背弃约言
《漢語大詞典》:豕负涂(豕負塗)
谓猪匍伏道途泥淖中。易·睽:“上九,睽孤。见豕负涂。” 王弼 注:“以文明之极,而观至秽之物,睽之甚也。豕失负涂,秽莫过焉。”后用“豕负涂”比喻污秽。 宋 陆游 《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之五:“三沐復三熏,佩玉怀明珠;何至不自珍,欲效豕负涂。”
《漢語大詞典》:罪负(罪負)
罪责;过失。三国志·魏志·常林传:“太守 王匡 起兵讨 董卓 ,遣诸生於属县微伺吏民罪负,便收之,考责钱穀赎罪。”北齐书·崔昂传:“帝歷数诸人,咸有罪负。”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夫史之曲笔诬书不过一二,语其罪负,为失已多。”
分類:罪责过失
《国语辞典》:决胜负(决胜负)  拼音:jué shèng fù
决定胜负、成败。如:「这是一场决胜负的比赛,大家无不全力以赴。」
《漢語大詞典》:怀负(懷負)
抱负。 王闿运 《李仁元传》:“至其母与妻,所见有过人者,聚而成其志,亦足奇也。将其秉训齐修,及夙所怀负然邪!”
分類:抱负
《漢語大詞典》:正负(正負)
正与反。 殷夫 《“孩儿塔”上剥蚀的题记》:“我的生命,和许多这时代中的智识者一样,是一个矛盾和交战的过程,啼,笑,悲,乐,兴奋,幻灭……一串正负的情感,划成我生命的曲线。”
分類:正负
《骈字类编》:南负(南负)
唐书贾循传以功擢游击将军榆关守捉使地南负海北属长城林琅岑翳寇所蔽伏循调士斩木开道贼遁去五明一统志广州府形胜北距 岭南负重溟
《漢語大詞典》:得负(得負)
犹得失。指优劣。三国志·魏志·刘廙传“ 廙 上疏谢” 裴松之 注引《廙别传》:“课之皆当以事,不得依名。事者,皆以户口率其垦田之多少,及盗贼发兴,民之亡叛者,为得负之计。”
分類:得失优劣
《漢語大詞典》:负课(負課)
亏欠赋税。宋史·钱暄传:“ 暄 钩考诸路逋租, 两浙 转运使负课当坐。”
分類:亏欠赋税
《漢語大詞典》:负势(負勢)
亦作“ 负埶 ”。 倚仗权势。后汉书·第五种传:“中常侍 单超 兄子 匡 为 济阴 太守,负埶贪放, 种 欲收举,未知所使。”新唐书·任瓌传:“ 瓌 歷职有功,然补吏多为亲故人私,至负势賕请。” 元 黄溍 《格庵先生阡表》:“会其姪 蕃 世守 广德 ,负势贪虐,公奏黜之。”
分類:倚仗权势
《漢語大詞典》:负众(負衆)
凭恃人多势众。《宋书·武帝纪中》:“ 鲜卑 负众,僭盗 三齐 ,狼噬 冀 青 ,虔刘 沂 岱 ,介恃遐阻,仍为边毒。”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然 南詔 负众,益治器械,斧兵昼夜有声,将击锦楼,众失色。”
《漢語大詞典》:负艺(負藝)
怀有的才艺。 唐 黄滔 《误笔牛赋》:“则知负艺通神,呈功骇人,遽从无而入有,俄背伪以归真。”
分類:才艺
《漢語大詞典》:负檐(負簷)
(1).肩挑背负。《楚辞·严忌〈哀时命〉》:“负檐荷以丈尺兮,欲伸要而不可得。” 王逸 注:“背曰负,荷曰檐。”魏书·食货志:“布帛不可尺寸而裂,五穀则有负檐之难。”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关羽》:“当是时, 羽 威震华夏, 许下 之民,负檐而立。”按,檐,一本作“ 担 ”。“负檐而立”,形容准备逃跑的样子。
(2).对自己所担负的工作的谦称。史记·陈杞世家:“ 齐桓公 欲使 陈完 为卿, 完 曰:‘羈旅之臣,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 晋 卢谌 《赠崔温》:“亦既弛负檐,忝位宰黔庶。”
(1).亦作“ 负簷 ”。托住檐梁。文选·张协〈七命〉:“阴虬负檐,阳马承阿。” 吕向 注:“虬龙阴物,马为阳物。谓刻作其象,负荷檐梁之势,承接木石之曲。”
(2).亦作“ 负簷 ”。背靠屋檐。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下:“ 益都 孙文定公 为诸生时,数有异徵。一日天未明,自家赴塾,过大街,见一人负簷而立,长过於簷,无他径趋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