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66
典故
12
词典
247
佛典
3
其它
4
共247,分17页显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庙貌
体貌
容貌
玉貌
礼貌
古貌
状貌
气貌
花貌
形貌
风貌
颜貌
道貌
貌取
貌似
《漢語大詞典》:
庙貌(廟貌)
《
诗·周颂·清庙序
》
郑玄 笺:“庙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见,但以生时之居,立宫室象貌为之耳。”因称庙宇及神像为庙貌。 三国 蜀
诸葛亮
《黄陵庙记》
:“庙貌废去,使人太息。”
《
桯史
》
附 宋 岳珂
《吁天辩诬通叙》
:“ 孝宗 皇帝嗣位之初,首加昭雪,復其宫爵,又锡之冢地……旌以庙貌而俾有以尉部曲三军之心。”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
:“形骸虽肖何如觉,庙貌徒严妄设陈。”
分類:
庙宇
神像
《國語辭典》:
体貌(體貌)
拼音:
tǐ mào
1.形体面貌。《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薛仁贵征辽事略》:「见仁贵凤姿端雅,体貌非俗。」
2.礼遇,以礼相待。《战国策。齐策三》:「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薛,而孟尝令人体貌而亲郊迎之。」《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所以体貌大臣而厉其节也。」
分類:
体貌
礼貌
体态
体制
形容
以礼相待
容貌
规矩
描绘
模样
敬重
义证
证引
《國語辭典》:
容貌
拼音:
róng mào
面貌、相貌。《三国演义》第一○回:「吾观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
分類:
容颜
样式
相貌
修饰
饰容
容貌
威仪
装饰品
《國語辭典》:
玉貌
拼音:
yù mào
1.称人貌美如玉。南朝宋。
鲍照
〈
芜城赋
〉:「蕙心纨质,玉貌绛唇。」也称为「玉面」。
2.称人面貌的敬词。《战国策。赵策三》:「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也称为「玉面」。
分類:
青春
美女
貌美
青春年少
容颜
春年
年少
如玉
敬称
女子
《國語辭典》:
礼貌(禮貌)
拼音:
lǐ mào
表示敬意的仪容。《孟子。告子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七:「走到张果面前打个稽首,言词清爽,礼貌周备。」也作「礼路儿」。
分類:
礼貌
庄肃
言语
和顺
顺之
行动
仪容
容表
敬意
恭敬
尊敬
谦虚
《漢語大詞典》:
古貌
古朴的形貌。 唐
韩愈
《孟生》
诗:“ 孟生 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
下篇:“﹝ 马拯 ﹞见一老僧,古貌庞眉,体甚魁梧。” 明
周筼
《哭然公》
诗:“古貌世莫见,高风予夙闻。”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南州逸事》
:“同朝 京江 张相国 玉书 ,古貌清臞。”
分類:
古朴
形貌
《國語辭典》:
状貌(狀貌)
拼音:
zhuàng mào
容态、面貌。《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
分類:
状貌
外貌
描摹
相貌
容貌
描绘
形状
《漢語大詞典》:
气貌(氣貌)
(1).谓描述气势、形貌。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夸饰
》
:“气貌山海,体势宫殿,嵯峨揭业,熠燿焜煌之状,光采煒煒而欲然,声貌岌岌其将动矣。”
(2).气度,风貌。 唐
李华
《元鲁山墓碣铭》
:“神体和,气貌融,视色至教,不言而信。” 南唐
李建勋
《赠送致仕郎中》
诗:“衣冠皆古製,气貌异常人。”
《
新五代史·杂传三·赵匡凝
》
:“ 匡凝 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 明
王廷相
《
慎言·君子
》
:“气貌可以观德,役使可以观政。”
分類:
气貌
气度
描述
气势
风貌
形貌
《漢語大詞典》:
花貌
像花一样美丽的容貌。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中有一人字 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唐
吕岩
《题广陵妓屏》
诗之一:“他年鹤髮鸡皮媪,今日玉颜花貌人。”
分類:
美丽
容貌
《國語辭典》:
形貌
拼音:
xíng mào
形体相貌。《三国志。卷一八。魏书。典韦传》:「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三国演义》第九三回:「令部卒形貌相似者,假扮姜维攻城。」
分類:
形貌
风度
外形
现形
风格
容貌
《國語辭典》:
风貌(風貌)
拼音:
fēng mào
1.神采容貌。唐。
白居易
昭君怨
诗:「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2.事物的形貌、格调。如:「他一直为维护古迹风貌,保留文化遗产而努力。」
分類:
风貌
风采
容貌
面貌
格调
《漢語大詞典》:
颜貌(顔貌)
亦作“顏皃”。 容仪,面貌。 晋
葛洪
《
抱朴子·行品
》
:“士有颜貌修丽,风表闲雅,望之溢目,接之适意,威仪如龙虎,盘旋成规矩,然心蔽神否,才无所堪。”
《文选·颜延之〈秋胡诗〉》
“日落游子颜” 唐 吕向 注:“每及岁暮,常悽惨烦忧,恐 秋胡 颜皃日就销落。”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
卷二:“颜貌如生,端坐拱手,指爪甚长。” 萧三
《片三潜的手》
诗:“但是你的声音和颜貌,一切都如在我眼前。”
分類:
容仪
面貌
《國語辭典》:
道貌
拼音:
dào mào
人的面貌、神态。《三国演义》第三七回:「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分類:
修道
道学
道者
清雅
飘逸
容貌
面貌
一本正经
《漢語大詞典》:
貌取
谓描画其形貌。 唐
韩愈
《楸树》
诗:“不得画师来貌取,定知难见一生中。” 宋
秦观
《流觞亭并次韵》
之一:“待唤画师来貌取,图成便是竹溪行。”
分類:
描画
形貌
《國語辭典》:
貌似
拼音:
mào sì
外表很像。如:「有些貌似弱不禁风的人,但身体却硬朗得很呢!」
分類:
貌似
表面上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