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象形文字  拼音:xiàng xíng wén zì
模仿物体形状所造的文字。如「日」、「月」、「山」等。中国的部分文字与埃及的文字等,均含有象形文字。也称为「表形文字」。
《漢語大詞典》:象制
(1).绘制的物象。指图画。 唐 彦悰 《后画录·唐骠骑尉张孝师》:“象制有功,云为尽善;鬼神之状,羣彦推雄。”
(2).指象形文字。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
《國語辭典》:钩勒(鉤勒)  拼音:gōu lè
1.用线条钩描物象轮廓,钩描后,大都填著彩色。通常用于工笔花鸟画。
2.一种中国绘画技法。用笔顺势为钩,逆势为勒。亦有以单笔为钩,复笔为勒。
《國語辭典》:图画文字(圖畫文字)  拼音:tú huà wén zì
不具美术要求与作用,而只用来传达意思的简单图画。图画文字不代表固定的语词,也没有特定的读法,严格来讲,称不上文字,但可视为文字的前身。曾为北美、非洲、西伯利亚和中东原始部落使用。
《国语辞典》:马雅文字(马雅文字)  拼音:mǎ yǎ wén zì
一种以神明和鬼怪头像为主要表意符号的象形文字。一般都写在鹿皮或无花果树皮纸上,有些则刻在石头上。大多是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的天文、历算,以及祭典仪式的文献。因西班牙入侵后,马雅文卷大部分被焚毁,只留下三卷残本,现代学者只能解读部分文字。
《国语辞典》:古埃及文字  拼音:gǔ āi jí wén zì
古埃及所使用的文字。以象形文字为主,后来演变成今日的罗马字母。
《国语辞典》:文字画(文字画)  拼音:wén zì huà
文字学家称中国初期的文字。因其形状介于图画与象形文字之间,称为「文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