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豁然  拼音:huò rán
1.开阔的样子。唐。刘长卿〈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诗:「豁然万里馀,独为百川雄。」
2.觉悟的样子。《晋书。卷四三。乐广传》:「客豁然意解,沉痾顿愈。」
3.畅达的样子。如:「豁然贯穿」。
《國語辭典》:豁然贯通(豁然貫通)  拼音:huò rán guàn tōng
将事理前后贯串,全盘了解。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三折:「你儿在学数年,未明性理,若文章显耀,一旦豁然贯通,你儿自此之后,朝夕勤学,母亲且恕其过也。」《官场现形记》第五四回:「把札文反复细看,看了十来遍,忽然豁然贯通,竟悟出一个道理来。」
分類:顿时晓悟
《國語辭典》:豁然开朗(豁然開朗)  拼音:huò rán kāi lǎng
1.形容开阔明亮。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形容领悟了解。如:「这题数学想了很久,豁然开朗,马上就算出答案了。」也作「豁然大悟」。
《國語辭典》:豁然开悟(豁然開悟)  拼音:huò rán kāi wù
一下子开通领悟了某种道理。《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闻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开悟,叹曰:『九流异议,皆糠秕耳。』」也作「豁然大悟」。
《漢語大詞典》:豁然确斯(豁然確斯)
明白透彻。庄子·齐物论“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晋 郭象 注:“此都忘其知也。尔乃俄然始了无耳。了无,则天地万物彼我是非豁然确斯也。” 章炳麟 《与刘光汉书》:“今君復能实证古文,则真豁然确斯,持之有故矣。” 徐复 《洪诚〈训诂学〉序》:“夫讲训詁而不通语法,则不能融会全文,而多扞格,读君论文,乃能豁然确斯也。”
分類:明白透彻
《國語辭典》:豁然省悟  拼音:huò rán xǐng wù
一下子开通领悟了某种道理。《五灯会元。卷一。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马鸣豁然省悟,稽首皈依,遂求剃度。」也作「豁然大悟」。
《漢語大詞典》:豁然顿悟(豁然頓悟)
同“ 豁然大悟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 贾 豁然顿悟,曰:‘翁不知 贾奉雉 即某是也。’翁大骇,走报其家。”
《國語辭典》:豁然大悟  拼音:huò rán dà wù
一下子开通领悟了某种道理。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九。李昌遐诵消灾经验》:「昌遐既觉,豁然大悟,因知自前侵虐我者,未有无祸殃咎,盖诵经之所验也。」也作「豁然开朗」、「豁然开悟」、「豁然省悟」。
分類:彻底晓悟
《國語辭典》:超然  拼音:chāo rán
1.超脱的样子。《楚辞。屈原。卜居》:「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
2.公正客观。如:「处理事情应该保持超然的态度。」
3.失意的样子。《庄子。徐无鬼》:「徐无鬼曰:『……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候超然不对。」
《國語辭典》:划然(劃然)  拼音:huá rán
形容皮、肉撕裂开来。《聊斋志异。卷一。画皮》:「妪仆,人皮划然而脱,化为厉鬼。」
《國語辭典》:爽然  拼音:shuǎng rán
1.失意茫然的样子。《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太史公曰》:「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2.清爽的样子。唐。李白 游秋浦白笴陂诗二首之二:「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初刻拍惊奇》卷二○:「李克让看见湖山佳胜,宛然神仙境界,不觉心中爽然。」
3.豁然开悟的样子。《聊斋志异。卷一一。晚霞》:「端始爽然自悟;然恐晚霞恶其非人,嘱毋勿复言。」
《國語辭典》:爽然若失  拼音:shuǎng rán ruò shī
失意茫然,不知所从。如:「原本到手的胜利又飞了,大家不觉爽然若失。」也作「爽然自失」。
《國語辭典》:旷然(曠然)  拼音:kuàng rán
1.旷达无累。《淮南子。泰族》:「见日月光,旷然而乐。」《文选。嵇康。养生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2.豁然通晓。《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传》:「此天所以遣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
3.广大开阔。《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五》:「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
《國語辭典》:大悟  拼音:dà wù
澈底醒悟。《三国演义》第九九回:「睿大悟曰:『卿言是也。』自此愈加敬重。」
《漢語大詞典》:一宿觉(一宿覺)
佛家语,谓一个晚上就豁然而悟。 唐 玄觉禅师 初谒六祖 慧能 ,问答投契,顿时得悟,因留住一宿,时谓一宿觉。见景德传灯录·温州永嘉玄觉禅师。后因以指神悟、顿悟。二程遗书卷十八:“问释氏有一宿觉、言下觉之説如何?曰……古人云‘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於言下即悟,何啻读十年书?” 宋 苏轼 《三朵花》诗:“归来且看一宿觉,未暇远寻三朵花。”
《国语辞典》:旷若发蒙(旷若发蒙)  拼音:kuàng ruò fā méng
比喻人从昏蒙的状态而豁然通晓。参见「旷若发矇」条。宋。苏轼〈与佛印禅师书〉:「忽奉手笔,旷若发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