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谷 → 榖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号东谷。曾游湖海五十年,为老塾师。度宗咸淳中,撰《东谷所见》,多愤世嫉俗语。
全宋文·卷八二四一
李之彦,号东谷,宋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著有《东谷所见》一卷(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海盐人,号丽水。志气超迈,博览经史。工诗。喜山水之乐。受聘至杭州慧因寺讲《华严经》,众倾伏,名益重。晚居松郡,年七十余,无疾端坐而寂。有《游山诗集》。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盘谷号丽水。海盐人。师貌不扬而志气超迈。博览经史性耽山水之乐。至元中游五台峨眉伏牛少室名山胜地。尝云。足迹半天下。诗名满世间。时附马高丽沈王闻师德望。具书聘讲华严大意于杭之慧因寺。师展四无碍辩七众倾伏。王大悦师声价益重。后至松郡搆精舍。勤修净业日课弥陀佛号。年七十馀无疾预告以时。端坐而寂。有游山诗集三卷行世。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盘谷,号丽水,海盐人。状貌特殊,而志气超迈,博览经史,复假山水以怡禅性。至元中,游五台、莪眉、伏牛、少室诸名胜,每止其地,时发高吟。人尝谓其足迹半天下,诗名满世间,谷芺谢之。时附马高丽沈王闻其德望,具书聘讲《华严》大意于杭之慧因寺,乃展四无碍辩,七众倾伏,王大悦而声价益重。后至松郡搆精舍,勤脩净业,日课弥陀佛号。年七十馀,无疾,预告以时,端坐而寂。有《游山诗集》三卷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9 【介绍】: 元女真人,居滕州,字士常、号书稳。初为济宁教授。元军攻宋,授行省左右司都事。至元十九年,召为吏部郎中,立陟降澄汰之法,著为令式。官终吏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德兴人,字志友,号芳谷。八岁能文。世祖至元间任隆兴教授,又为江西儒学提举。尝奉使安南。历聘江浙湖广三省考试,拔黄溍于落卷中。以文学名。有《芳谷集》。
韩公麟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3—1319 【介绍】: 元真定人,字国瑞,号雪谷。父精医,公麟世其业。世祖时以荐为尚医。成宗即位,为承直郎,迁太医院副使,进佥书太医院事。仁宗时权臣专权,移病家居,除淮安路总管,不赴。官至昭文馆大学士、太医院使。善养生学。喜画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1321 【介绍】: 元潞州上党人,徙汉中,字道复,号秋谷。七岁能文,博学强记,通贯经史。世祖时累荐不就。成宗大德初,侍仁宗于宫中,日陈善言正道,多所进益。武宗之立,孟有策画功。仁宗嗣立,拜中书平章政事,力以国事为己任。以宋儒及许衡从祀孔庙,行科举取士之制。英宗即位,为铁木迭儿诬谤,降授侍讲学士。孟宇量闳廓,材略过人,三入中书,民间利益,知无不言,士无贵贱,贤者进拔。为文有奇气。卒谥文忠。有《秋谷集》。
元诗选
孟字道复,上党人,徙居汉中。至元中至京师,裕宗召见东宫,不及用。成宗立,荐为太子师傅。大德初,武宗抚军北方,仁宗留宫中,日陈善言正道,多所进益。又从仁宗侍昭献元圣皇后降居怀州,四年诚节如一。成宗崩,安西王阿难答谋逆,力劝仁宗奉太后还都,收首谋及同恶者,奉御玺北迎武宗,及事定逃去,不知所之。武宗即位,仁宗为皇太子。追叙其功,特授中书平章政事、集贤大学士、同知枢密院事。仁宗立,真拜中书平章政事,赐爵秦国公。皇庆元年,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延祐元年,改封韩国公。七年仁宗崩,英宗初立,为丞相铁木迭儿所诬,尽前后封拜制命,降授集贤侍讲学士。至治元年卒,年六十七。诏复元官,赠太保、仪同三司、上柱国,进封魏国公,谥文忠。韩公才气跌宕,落笔纵横,诗尤清壮丽逸。仁宗尝亲授国公印章,召绘工惟肖其形,赐号秋谷,命集贤大学士王颙大书之,手刻为扁而署其上,又侧注曰:大德三年四月吉日,为山人李道复制。因自号所著曰《秋谷集》。元初因仍吏治,士气奄奄仅属。韩公侍仁宗潜邸,日夕启沃,谓儒可与守成。迨延祐当国,即议行贡举,其后如泰白野、余忠宣、李浔阳诸公,立节疆场,垂名竹帛,皆出自左右两榜。元朝尊贤养士之报,于今为烈,揆厥由来,皆韩公主行科举之力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3—1339 【介绍】: 元抚州临川人,字仲谷,一字北斋。清修文雅,善为诗。从曾子良游,讲授乡里,辟荐相望,终身不为动。尝云:“士无求用于世,惟求无愧于世。”人以为名言。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九
云谷老人,不知何许人也。宋末以训蒙至海晏之博荣。栖隐仙岩之侧,或谈黄白之术,未有知者。久之,白玉蟾造焉。清晨,歌曰:“梧桐枝上秋风起,碧水连天天映水。残花几点暮山紫,斜阳影落芦花里。蜂衙罢声蛙作市,藜杖落肩寝书几。天黎明,月痕消,安得佳人兮仙岩作逍遥。”云谷和之,一时传诵。后不知所终。诗一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6—1331 【介绍】: 元镇江人,居吴中,字子敬。文章卓伟殊绝,自成一家。历和静、学道二书院山长,改宁国路儒学教授。后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有《存悔斋稿》。
元诗选
璛字子敬,宋司农卿潗之子,自高邮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县,不食卒,璛悲不自胜,叹曰:国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门户,独不可为儒以自奋邪!与其弟理刻苦于学。戴帅初、仇仁近、胡汲仲皆与为忘年交,声誉籍甚。人称曰「两龚」,以比汉「两龚」云。宪使徐琰辟置幕中,举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当事者交章荐,宜在馆阁,不报。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簿,改宜春丞,岁馀乞休,遂以江浙儒学副提举致仕卒。其所作诗曰《存悔斋稿》,明朱性甫录补遗十七首,出自荻溪王氏所藏。子敬少时,尝有咏史诗云:「文若纵存犹九锡,孔明虽死亦三分。」为一时所传诵,其序袁静春集云:通甫与予交,上下古今,一返诸性情之正。其于持论如此。
维基百科
龚璛,字子敬,号谷阳生,高邮人。龚卿潗之子,自高邮徙平江(今江苏吴县)。与戴表元、仇远等人友好。早为在徐琬幕下,后担任和靖书院山长、学道书院山长。晚年以浙江儒学副提举退休。宋亡,不食而卒。有《存悔斋稿》。
钦定四库全书·存悔斋稿·提要
(臣)等谨案:存悔斋稿一卷,补遗一卷,元龚璛撰。璛字子敬,自高邮迁居平江。父潗,宋末官司农卿,国亡不食卒。璛少为宪使徐琰辟置幕下,举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当路者交荐其宜居馆阁,调宁国路儒学教授,迁上饶主簿,改宜春丞,以浙江儒学副提举致仕。所著有存悔斋诗稿一卷。明朱存理复辑其佚篇,为补遗一卷附之。盖存理作铁网珊瑚行世,所见前人书画题跋为多,故所录往往得之手迹也。盛仪嘉靖维扬志称璛善属文,刻意学书,有晋人风度。盖亦一时知名之士。而篇什所存无几,当已不免散佚。然其诗格伉爽,颇能自出清新,在元人诸集中,犹为独开生面者焉。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
夹谷山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女真人。仁宗延祐中任崇安县尹。县西有梨岭,路险隘,行者苦之。山寿凿坦途,又修建县学。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一
王景贤,字希贤,号愚谷。海康人。登元仁宗延祐乡荐,由邕州路教授迁庆远天河县尹,官至靖江路推官致仕。学富行修,著作超逸,皆自抒胸臆。元英宗至治三年(一三二三),文宗潜邸于海南,道经雷州,览景贤所进诗,甚喜,手书“愚谷”二大字赐之。天历中,复赐六花宫袍。明黄佐纂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五八、清吴盛藻修康熙十一年刊《雷州府志》卷九有传。诗三首。王景贤,黄《通志》误作“黄景贤”。

人物简介

简介
高丽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4—1372 【介绍】: 元明间徽州府祁门人,字德辅,一字仲裕。元泰定帝泰定二年举人。会试以答策伉直见黜,弃科举业,尽力于经学。教授于宣城、歙县间,四方学士执经门下者甚众,学者称环谷先生。明洪武初,聘修《元史》,辞归后,结庐石门山。有《春秋经传附录纂疏》、《程朱易传义音考》、《诗集传音义会通》、《礼经补逸》、《环谷集》。
元诗选
克宽,字德辅,一字仲裕,祁门人。尝从云峰胡炳文、可堂吴仲迂、朝阳吴暾学。泰定丙寅,中江浙乡试。次年会试,论《春秋》与主司不合,遂见黜,贡待制奎深惋惜之。南归,笃志著述,以所居山谷环绕,称曰环谷,四方学者皆曰环谷先生。洪武二年,召至京师,与脩元史。事毕,特旨一班留仕,以老疾力辞不受。乃命礼部设宴,赐白金䌽缎,给驿而还。五年卒,年六十九。德辅生而颖异,其外王父为康石溪先生,来视辄教之。一日引群儿浴于溪浒,因以对偶试群儿,乃曰:「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德辅即应曰:「英雄三百辈,随我瀛洲。」石溪喜曰:不负吾宅相矣。后果以理学名世,当时推为史局布衣第一人云。

人物简介

简介
郑誧(1309年—1345年),高丽王朝末期大臣、诗人。字仲孚,号雪谷,清州人,官至左司议大夫。有《雪谷集》传世。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