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06
典故
3
词典
194
佛典
3
其它
6
共206,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时谬
偏谬
遗谬
愚谬
诡谬
疵谬
缺谬
谬错
谬践
谬盭
谬失
僻谬
诬谬
谬赞
暗谬
《韵府拾遗 宥韵》:
时谬(时谬)
高僧传:经出已久,而旧译时谬,致使深义,隐没未通。
《漢語大詞典》:
偏谬(偏謬)
偏颇不公。
《
三国志·吴志·张纮传
》
:“上无偏谬授,下无希冀之望。” 清 陈廷焯
《
白雨斋词话
》
卷五:“ 圣嘆 评传奇,虽多偏谬处,却能独出手眼。”
分類:
偏颇
不公
《漢語大詞典》:
遗谬(遺謬)
亦作“ 遗繆 ”。 留下的谬误。
《宋书·周朗传》
:“而 秦 汉 餘敝,尚行於今; 魏 晋 遗谬,犹布於民。”
《
北史·文苑传·虞世基
》
:“ 世基 至省,方为敕书,日且百纸,无所遗繆。” 唐
颜师古
《嫂叔舅服议》
:“所议两条,实为舛驳,特降丝綍,俾革遗谬。”
分類:
留下
谬误
《漢語大詞典》:
愚谬(愚謬)
愚昧乖谬。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方术》
:“ 刘向 惑於
《鸿寳》
之説, 君游 眩於 子政 之言,古今愚谬,岂惟一人哉!” 清
姚鼐
《复张君书》
:“举纤介之微长,掩愚谬之大罪。” 梁启超
《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
:“大约为开风气起见,先须广其识见,破其愚谬。”
分類:
愚昧
乖谬
《漢語大詞典》:
诡谬(詭謬)
怪诞荒谬。
《晋书·礼志上》
:“况自此已来,篇章焚散,去圣弥远,丧制诡谬,固其宜矣。”
《宋书·律历志下》
:“未详辛卯之説何依,古术诡谬,事在前牒,溺名丧实,殆非索隐之谓也。”
《
旧唐书·房玄龄传
》
:“然史官多是文咏之士,好採诡谬碎事,以广异闻。”
分類:
怪诞
荒谬
《漢語大詞典》:
疵谬(疵謬)
差错;谬误。 清
戴名世
《〈四书朱子大全〉序》
:“近日 平湖 陆氏 、 长州 汪氏 为之抉摘其疵谬,以告於世。” 林纾
《译〈孝女耐儿传〉序》
:“予不审西文,其勉强厠身於译界者,恃二三君子为余口述其词,余耳受而手追之……得文字六千言,其间疵谬百出。” 郭沫若
《蜩螗集·〈满江红〉词小引》
:“ 宁乡 鲁君 实先 近成
《驳议》
一书,标举七事纠斥之,曰体例未精,曰校刊未善……曰立説疵谬。”
分類:
差错
谬误
《漢語大詞典》:
缺谬(缺謬)
缺漏错误。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自序》
:“亦有得於传闻者,其间不能无缺谬。”
分類:
缺漏
错误
《漢語大詞典》:
谬错(謬錯)
舛误;错误。
《后汉书·申屠刚传》
:“臣闻王事失则神祇怨怒,姦邪乱正,故阴阳谬错。”
分類:
谬错
舛误
错误
《韵府拾遗 铣韵》:
谬践(谬践)
崔融皇太子贺芝草表:谬践储闱,祗膺守国。
《漢語大詞典》:
谬盭(謬盭)
见“ 谬戾 ”。
《漢語大詞典》:
谬戾(謬戾)
亦作“ 谬盭 ”。 悖谬乖戾。 汉
严遵
《
道德指归论·得一
》
:“是故使天有为,动不顺一,为高得卑,为清得裂,阴阳谬戾,纲弛纪絶。”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叙》
:“其辞旨固不甚谬盭於本,特其漶漫散杂,亡足采者,非以解颐,足鼓掌耳。”一本作“ 谬戾 ”。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
:“可知公论尚在人心,曲直早经显见,偏私谬戾之举,究非空言曲説所能掩饰也。”
分類:
悖谬
乖戾
《漢語大詞典》:
谬失(謬失)
错误。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
:“故就 伊氏 之言论之,则有足以正 梁氏 之谬失,而畅吾人前説者三焉。”
分類:
错误
《漢語大詞典》:
僻谬(僻謬)
乖僻荒谬,违背正理。
《
宋书·礼志二
》
:“古之诸侯众子,犹以尊厌;况在王室,而欲同之士庶,此之僻谬,不俟言而显。”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正纬
》
:“是以 桓谭 疾其虚伪, 尹敏 戏其深瑕, 张衡 发其僻谬, 荀悦 明其诡诞,四贤博练,论之精矣。”
《
南史·裴松之传
》
:“今宜準经誥,凡诸僻谬,一皆详正。” 明
沈德符
《
野获编·著述·献书被斥
》
:“ 东昌府 通判 傅宽 进
《
太极图説
》
,上谓僻谬悖理,斥之勿令误后学。” 清
纪昀
《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
》
:“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憒僻谬,貽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
分類:
乖僻
荒谬
违背
正理
《漢語大詞典》:
诬谬(誣謬)
虚妄荒谬。 明
胡应麟
《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四
》
:“大抵 孔明 为当时言,不容大尽,否则 陈寿 之词,与将略非长,同一诬谬,非事实也。”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
:“ 严氏 之言则曰:‘ 中国 社会,宗法而兼军国者也……’斯言则诬谬之甚也。”
分類:
虚妄
荒谬
《国语辞典》:
谬赞(谬赞)
拼音:
miù zàn
妄加誇赞,不当的誇赞。如:「这点小事不足挂齿,各位谬赞了。」
分类:
誇赞
不当
《漢語大詞典》:
暗谬(暗謬)
亦作“ 暗繆 ”。 愚昧而悖谬。
《
旧唐书·陆贽传
》
:“得贤有鑑识之名,失实当暗谬之责。”
《
宋史·河渠志二
》
:“都水使者 王孝先 暗繆,望别择人。”
分類:
愚昧
悖谬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