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谨备(謹備)
(1).谨慎戒备。墨子·号令:“城中戍卒,其邑或以下寇,谨备之。” 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曰:“盖戍卒之入衞者,或其乡邑已为敌人所取,则必谨防其卒,恐生内变也。”后汉书·周荣传:“ 竇氏 悍士刺客满城中,谨备之矣。” 宋 张载 《边议》:“贼至则授甲付兵,人各谨备,老幼供餉,妇女守室。”
(2).谨敬周到。 宋 刘攽 《著作佐郎周君墓志铭》:“家至贫,奉母夫人,养诸弟,谨备。”
《漢語大詞典》:愿谨(愿謹)
质朴恭谨。史记·佞幸列传:“ 通 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后汉书·梁统传论:“ 顺帝 之世, 梁商 称为贤辅,岂以其地居亢满,而能以愿谨自终者乎?” 明 文徵明 《明故资善大夫山阴何公神道碑》:“公生丰硕朗润,厚默而愿谨。”
分類:质朴恭谨
《漢語大詞典》:谨度(謹度)
慎行礼法;严守礼法。孝经·诸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唐玄宗 注:“慎行礼法谓之谨度。”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下》:“盖闻诸侯之义,以制节谨度为忠,然后能保其社稷,和其民人。” 明 海瑞 《规士文》:“束以青丝,欲其节制谨度,收敛於礼法之内而不敢纵也。”
《漢語大詞典》:谨愿(謹愿)
诚实。论语·泰伯“侗而不愿” 何晏 集解引 汉 孔安国 曰:“侗,未成器之人也。宜谨愿也。”宋史·昝居润传:“ 后唐 长兴 中,隶枢密院为小吏,以谨愿称。” 叶圣陶 《倪焕之》八:“乡间学生大体上可以说是谨愿的。”
《漢語大詞典》:端谨(端謹)
端正谨饬。北史·恩幸传·王仲兴:“ 仲兴 幼而端谨,以父任,早给事左右,累迁越骑校尉。”旧唐书·孝友传·裴敬彝:“ 敬彝 少聪敏,七岁时能属文,性又端谨,宗族咸重之。” 明 宋濂 《题〈唐太宗哀册文〉后》:“至其小楷,极端谨有法。”
《漢語大詞典》:谨信(謹信)
(1).恭谨诚信。语本论语·学而:“谨而信,汎爱众。” 邢昺 疏:“言恭谨而诚信也。”后汉书·臧宫传:“ 宫 以谨信质朴,故常见任用。”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公为人谨信,居家纯孝。” 清 何绍基 《〈使黔草〉自序》:“孝弟谨信,出入有节。”
(2).谓郑重地盟誓以示信任。《穀梁传·僖公五年》:“盟者,不相信也,故谨信也。”
《漢語大詞典》:方谨(方謹)
方正而严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父遣冰於 郑 ; 郑 性方谨,以中表为嫌,却之。”
分類:方正严谨
《國語辭典》:勤谨(勤謹)  拼音:qín jǐn
勤劳谨慎。《宋史。卷四○三。赵方传》:「尝请元祖书『勤谨和缓』四字。」《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这妈妈且是和气,又十分勤谨。」
《漢語大詞典》:畏谨(畏謹)
小心谨慎。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五:“ 绍圣 初,以诗赋为 元祐 学术,復罢之。 政和 中,遂著於令,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畏谨者至不敢作诗。”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 冯叔献 ﹞屡为法官,臺察弹劾,不避权势。时 高琪 当国,察其畏谨,数以公推考贵人,所拟輒称旨。” 清 鲁一同 《关忠节公家传》:“公容貌如常人,悛悛畏谨,而洞识机要,口占应对悉中。”
分類:小心谨慎
《漢語大詞典》:谨持(謹持)
谨慎守持。 元 戴良 《许丞传》:“为政去觚角,絀雕琢,以平易质实为务,而尤谨持其廉行。” 明 金幼孜 《送新复古之官临江序》:“遂託跡方外,既若干年,即守京刹之座,粗衣菲食,谨持律戒。”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於焉有客外至,是非问奇,书掌布画,确字谨持。”
《國語辭典》:敬谨(敬謹)  拼音:jìng jǐn
恭敬,慎重小心。汉。董仲舒 郊事对:「陛下祭,躬亲斋戒沐浴,以承宗庙,甚敬谨。」
分類:敬谨恭谨
《漢語大詞典》:清谨(清謹)
廉洁谨慎。陈书·陈方庆传:“ 方庆 性清谨,甚得民和。” 宋 司马光 《虞部郎中李君墓志铭》:“为人温良清谨,睦於族姻,厚於朋友。”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一出:“况父亲在日,居官清谨,宦橐萧然。”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一章一:“一方面政治的纷扰,需要的不是孝廉清谨之人士。”
分類:廉洁谨慎
《漢語大詞典》:谨空(謹空)
唐 宋 人书简末用语。谓敬留空白以待批覆。 唐 颜真卿 《与李太保帖》:“二十九日,刑部尚书 颜真卿 状上 李太保 大夫公阁下。谨空。” 宋 王安石 《与王宣徽书》之一:“某惶恐再拜留守宣徽太尉台座。谨空。”
《韵府拾遗 潸韵》:谨撰(谨撰)
何承天序臣素庸懦才不经武率其管窥谨撰安边论
《漢語大詞典》:谨察(謹察)
严密观察;谨慎考察。孙子·行军:“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杜牧 注:“当谨伺察之,恐有奇伏旁起也。” 宋 张栻 《雷州学记》:“则其於毫釐疑似之间,皆有以详辨而谨察之。” 明 胡居仁 《续白鹿洞学规》:“故必於事物初接、本心萌动之际,谨察精辨,孰为天理,孰为人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