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04,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谦称
谦靖
谦明
蹈谦
谦道
谦拒
谦洽
牧谦
谦祗
谦书
谦亮
谦己
必谦
从谦
谦衷
《國語辭典》:谦称(謙稱)  拼音:qiān chēng
谦逊的称呼,通常用以表示谦虚。如:「他因年纪较长,所以谦称自己为愚兄。」
《漢語大詞典》:谦靖(謙靖)
谦虚敬慎。三国志·蜀志·吕乂传:“ 乂 歷职内外,治身俭约,谦靖少言,为政简而不烦,号为清能。”新唐书·杨涉传:“ 涉 受命,与家人泣,语其子 凝式 曰:‘世道方极,吾婴网罗不能去,将重不幸,祸且累汝。’然以谦靖,终免于祸。”
《漢語大詞典》:谦明(謙明)
犹谦光。 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书》:“敢意谦明,首形缄问。”
《分类字锦》:蹈谦(蹈谦)
王俭褚渊碑文:率礼蹈谦,谅实身干。
分类:谦让
《漢語大詞典》:谦道(謙道)
谦逊之道。《晋书·乐志下》:“谦道光,冲不盈。”参见“ 谦尊而光 ”。
分類:谦逊
《漢語大詞典》:谦尊而光(謙尊而光)
谓尊者谦虚而显示其光明美德;谦虚。语本《易·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孔颖达 疏:“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踰越。” 阮元 校勘记:“《集解》作‘卑者有谦而不踰越’。”一说,尊,通“ 撙 ”。退让。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易下:“尊读撙节退让之撙……尊与退让同义。”《魏书·李彪传》:“先皇有大功二十,加以谦尊而光,为而弗有,可谓四三皇而六五帝矣。”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公子原是説自己不通庶务,不想惹得老人家也‘谦尊而光’起来。”亦省作“ 谦光 ”、“ 谦尊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听所执,出表示外,以章公之谦光焉。” 唐 柳宗元 《为百官上尊号表》之二:“伏惟皇帝陛下,允恭克让,约己谦尊,参天雨地之功,为而不有,安上理人之德,置而不论。”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 安老爷 向来诸处谦光,只有遇着人拜他作老师,从不推让。”
《漢語大詞典》:谦拒(謙拒)
谦让推辞。《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即位告天文》:“僉以百姓须主,万机难旷,皇灵眷命,非可谦拒。”旧唐书·礼仪志二:“臣之愚诚,亦望陛下斟酌繁省,为其节文,不可谦拒,以淹大典。”
分類:谦让推辞
《國語辭典》:谦洽(謙洽)  拼音:qiān qià
谦虚、谦恭。元。王了一《误入桃源》第一折:「心行更奸猾,举止少谦洽,纷纷扰扰由他,多多少少欺咱。」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人没钱时无些话,才的有便说誇,打扮似大户豪家,你看他耸起肩胛,迸定鼻凹,没半点和气谦洽。」
《分类字锦》:牧谦(牧谦)
房宽 泰阶六符赋 且逢时而不隐,犹牧谦而作程。
分类:谦让
《漢語大詞典》:谦祗(謙祗)
谦敬。晋书·乐志上:“含章体柔顺,帅礼蹈谦祗。”
分類:谦敬
《漢語大詞典》:谦书(謙書)
指 汉文帝 致 南粤王 赵佗 书。其措词委婉谦抑,故称。 清 王夫之 《连珠有赠》:“是以谦书南誥,海人谢黄屋之狂。巽命东驰,傲帅失红陈之富。”
《漢語大詞典》:谦亮(謙亮)
犹谦逊。 三国 魏 曹操 《报荀彧(二)》:“以二事相还而復辞之,何取谦亮之多邪!”
分類:谦逊
《漢語大詞典》:谦己(謙己)
克己,自谦。 晋 陆机 《辨亡论》下:“谦己以安百姓,敦惠以致人和。”
分類:克己自谦
《韵府拾遗 盐韵》:必谦(必谦)
张瑰秋河赋:识示盈而必谦,恒昏凝而昼灭。
《韵府拾遗 盐韵》:从谦(从谦)
吴连叔谦受益赋:惟木兮从绳则正,惟后兮从谦则圣。
《漢語大詞典》:谦衷(謙衷)
谦虚的真情。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无闷子录遯翁苦口》:“ 涧翁 之意,当是以朱子语类甚繁,而仅仅摘録一帙,恐以罣漏貽讥,故不欲自显,此正其谦衷,而非为避怨起见。”
分類:谦虚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