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盐韵》:大谦(大谦)
诗:用锡尔祉。笺王为虎臣之志大谦,故进之云尔。释文:大音泰。
《漢語大詞典》:谦屈(謙屈)
谦恭屈己。晋书·愍怀太子遹传:“宜深自谦屈,以防其变,广延贤士,用自辅翼。”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轻浮称谓:“长史贵重,不宜妄自谦屈。” 严复 《论世变之亟》:“其接物也, 中国 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
分類:谦恭屈己
《漢語大詞典》:柔谦(柔謙)
柔和谦逊。 北魏 高允 《征士颂》:“ 张纲 柔谦, 叔术 正直。” 唐 梁洽 《水德赋》:“分位象于八卦,得柔谦于五行。混之不浊,流之不盈。”
《國語辭典》:谦谢(謙謝)  拼音:qiān xiè
谦让而不受。如:「他再三谦谢,还是拗不过主人的好意。」
《漢語大詞典》:谦柔(謙柔)
谦虚平和。后汉书·梁商传:“ 商 自以戚属居大位,每存谦柔,虚己进贤。”旧唐书·苗晋卿传:“ 晋卿 性谦柔,选人有诉讼索好官者,虽至数千言,或声色甚厉者, 晋卿 必含容之,略无愠色。”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谁似你这般轻贤傲士没谦柔。”
分類:谦虚平和
《韵府拾遗 盐韵》:非谦(非谦)
江淹为萧大尉三让扬州表:再辞非谦,重让靡饰。
《漢語大詞典》:谦默(謙默)
谦抑静默。后汉书·李固传:“虽外託谦默,不干州郡,而諂伪之徒,望风进举。”旧唐书·郑絪传:“ 絪 谦默多无所事,由是贬秩为太子宾客。”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
分類:谦抑静默
《韵府拾遗 盐韵》:终谦(终谦)
易:君子之终也。疏:言君子能终其谦之善事,又获谦之终福。
《漢語大詞典》:谦悫(謙慤)
谦虚谨慎。后汉书·桓谭传:“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慤,此脩己正家避祸之道也。”
分類:谦虚谨慎
《国语辞典》:支谦(支谦)  拼音:zhī qiān
人名。一名越,字恭明,生卒年不详。为月氏后裔。后避乱至吴,孙权拜为博士。其人细长瘦黑,博通经典,译经三十六部,为著名的佛经翻译家。
《國語辭典》:谦称(謙稱)  拼音:qiān chēng
谦逊的称呼,通常用以表示谦虚。如:「他因年纪较长,所以谦称自己为愚兄。」
《漢語大詞典》:谦靖(謙靖)
谦虚敬慎。三国志·蜀志·吕乂传:“ 乂 歷职内外,治身俭约,谦靖少言,为政简而不烦,号为清能。”新唐书·杨涉传:“ 涉 受命,与家人泣,语其子 凝式 曰:‘世道方极,吾婴网罗不能去,将重不幸,祸且累汝。’然以谦靖,终免于祸。”
《漢語大詞典》:谦明(謙明)
犹谦光。 宋 王安石 《答戚郎中书》:“敢意谦明,首形缄问。”
《分类字锦》:蹈谦(蹈谦)
王俭褚渊碑文:率礼蹈谦,谅实身干。
分类:谦让
《漢語大詞典》:谦道(謙道)
谦逊之道。《晋书·乐志下》:“谦道光,冲不盈。”参见“ 谦尊而光 ”。
分類:谦逊
《漢語大詞典》:谦尊而光(謙尊而光)
谓尊者谦虚而显示其光明美德;谦虚。语本《易·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孔颖达 疏:“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踰越。” 阮元 校勘记:“《集解》作‘卑者有谦而不踰越’。”一说,尊,通“ 撙 ”。退让。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易下:“尊读撙节退让之撙……尊与退让同义。”《魏书·李彪传》:“先皇有大功二十,加以谦尊而光,为而弗有,可谓四三皇而六五帝矣。”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公子原是説自己不通庶务,不想惹得老人家也‘谦尊而光’起来。”亦省作“ 谦光 ”、“ 谦尊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听所执,出表示外,以章公之谦光焉。” 唐 柳宗元 《为百官上尊号表》之二:“伏惟皇帝陛下,允恭克让,约己谦尊,参天雨地之功,为而不有,安上理人之德,置而不论。”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 安老爷 向来诸处谦光,只有遇着人拜他作老师,从不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