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内谒(内謁)
通报姓名。汉书·翟义传:“须臾 义 至,内謁径入。” 颜师古 注:“内謁,犹今之通名也。”
分類:通报姓名
《骈字类编》:晨谒(晨谒)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 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國語辭典》:刺谒(刺謁)  拼音:cì yè
递上名帖拜见。唐。薛调《无双传》:「由是乃刺谒,以从侄礼见遂中,具道本末。」
分類:名刺求见
《漢語大詞典》:书谒(書謁)
名帖;书写名帖。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高祖 ﹞以 奋 为中涓,受书謁,徙其家 长安 中 戚里 ,以姊为美人故也。”后汉书·刘盆子传:“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笔书謁欲贺,其餘不知书者起请之。”
分類:名帖书写
《漢語大詞典》:亲谒(親謁)
(1).亲近干谒。晏子春秋·问上二六:“故令诸子无外亲謁。” 吴则虞 集释引 孙星衍 曰:“不令外人亲近干謁也。”
(2).古礼。谓帝王亲自谒陵。宋史·礼志二六:“驾还,復行亲謁之礼,帝素服乘马至 永安县 ,斋于行宫,夜漏未尽二鼓,诣三陵及 元德太后 、 明德皇后 陵奠献。”
《骈字类编》:一谒(一谒)
齐书礼志晋成帝咸和元年改号以谒庙咸康元年加元服又更谒夫时非异主犹不疑二礼相因况位隔君臣而追以一谒兼敬宜远纂周汉之盛范近黜晋宋之乖义展诚一庙骏奔万国 皇甫冉送窦叔向赴京诗相如求一谒词赋远随身何又温泉即事诗鲁儒求一谒无路独如
《漢語大詞典》:候谒(候謁)
等候谒见。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一:“ 余儔 ……吾乡诗人也。 章泉先生 雅爱之,作书,使袖访 韩仲止 ,及门,候謁甚久。”
分類:等候谒见
《漢語大詞典》:谒舍(謁舍)
客舍。汉书·食货志下:“工匠医巫卜祝及它方技商贩贾人坐肆列里区謁舍。”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謁舍,今之客舍也。”后汉书·独行传·陆续:“使者问诸謁舍, 续 母果来,於是阴嘉之,上书説 续 行状。”宣和画谱·李成:“ 成 迺见前之所画,张於謁舍中。”
分類:客舍
《國語辭典》:晋谒(晉謁)  拼音:jìn yè
前往求见。《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备久慕高明,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小弟仰慕,晋谒已迟。」
《漢語大詞典》:谒府(謁府)
晋谒官府。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江夏太守河内赵仲让》:“其日入舍,乃謁府,数日无故便去。”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光禄勋 孙堪 ﹞尝为县令,謁府,趋步遟缓。”
分類:晋谒官府
《漢語大詞典》:谒禁(謁禁)
禁止接见请托者之条令。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二:“ 皇祐 、 嘉祐 中,未有謁禁,士人多驰騖请託,而法官尤甚。” 宋 赵升 朝野类要·杂制:“百司门首謁禁者,不许接客也。若大理寺官,则又加禁謁及亦不许出謁也。”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禁谒:“按此条似謁禁、禁謁有别。謁禁者,人来謁见则有禁。禁謁者,禁其謁人也。今京官官都察院,輒署门曰:‘文武官员,私宅免见。’似謁禁之遗制。”
《漢語大詞典》:谒请(謁請)
拜谒告求。列子·仲尼:“而与 南郭子 连墙二十年,不相謁请;相遇於道,目若不相见者。”后汉书·王扶传:“国相 张宗 謁请,不应,欲强致之,遂杖策归乡里。”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永叔劝饮酒莫吟诗杂言》:“王公謁请众去早,既衰愈懒身到迟。”
分類:拜谒告求
《漢語大詞典》:告谒(告謁)
(1).求见;拜谒。 唐 无名氏 《灵应传》:“﹝二青衣﹞长跪於前曰:‘ 九娘子 自郊墅特来告謁,故先使下执事致命於明公。’”
(2).请托,求告。 宋 苏洵 《上皇帝书》:“今法不可以相往来,意将以杜其告謁之私也。” 明 《杀狗记·雪中救兄》:“如今天色已晚,告謁也不济事了,且回窰去,等明日风止雪晴,再出来求告罢。”
《漢語大詞典》:赞谒(贊謁)
谓古代谒见帝王及上级官员时赞唱礼仪,引导进见。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元年:“ 太祖 、 太宗 朝,閤门祗候不过三五员,宣导赞謁而已。”
《國語辭典》:谒归(謁歸)  拼音:yè guī
请假而归。《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三年,魏王豹谒归视亲疾。」
分類:告假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