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3
词典
1
分类词汇
62
共62,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拜见
庆谒
须参
内引
礼谒
宾谒
陛见
追班
通谒
过堂
庭参
谒拜
参奉
候谒
诣见
《國語辭典》:
拜见(拜見)
拼音:
bài jiàn
谒见、参见。《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红楼梦》第六八回:「我亲自过来拜见,还求妹妹体谅我的苦心。」
分類:
拜见
谒见
尊长
敬词
《漢語大詞典》:
庆谒(慶謁)
拜贺谒见。
《
新唐书·后妃传下·贞献萧太后
》
:“帝( 文宗 )每五日问安及岁时庆謁,率由复道至 南内 。”
分類:
拜贺
谒见
《漢語大詞典》:
须参(須參)
等候谒见皇帝。
《
北齐书·儒林传·张景仁
》
:“每旦须参,即在东宫停止。”
分類:
等候
谒见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内引
到内殿谒见皇帝。因须由有关官员引领,故称“内引”。 宋
赵升
《
朝野类要·班朝
》
:“内引:内殿引见,则可以少延时刻,亦或赐坐,亦或免穿执也。” 宋
周密
《
齐东野语·符离之师
》
:“明日内引, 浚 奏曰:‘ 史浩 意不可回也,恐失机会,惟陛下英断。’”
分類:
内引
内殿
谒见
官员
引领
帝王
《漢語大詞典》:
礼谒(禮謁)
以礼谒见。
《
后汉书·陈忠传
》
:“时帝数遣黄门常侍及中使 伯荣 往来 甘陵 ,而 伯荣 负宠骄蹇,所经郡国莫不迎为礼謁。” 唐
贾岛
《寄毗陵彻公》
诗:“已有南游约,谁言礼謁难。”
《
旧唐书·方伎传·神秀
》
:“时王公士庶,竞来礼謁。”
分類:
礼谒
谒见
《漢語大詞典》:
宾谒(賓謁)
亦作“賔謁”。 谓以敬宾之礼谒见。 宋
洪适
《贺林尚书启》
:“望峻官仪,上星辰而听履;私无賔謁,指风月以飞谈。” 宋
张孝祥
《江州林知府启》
:“半生慕义,未遑宾謁之修;支郡承流,遂有善邻之托。”
分類:
礼谒
谒见
《國語辭典》:
陛见(陛見)
拼音:
bì jiàn
臣下谒见天子。《北史。卷四六。列传。张普惠》:「普惠又表乞朝直之日,时听奉见。自此之后,月一陛见。」《红楼梦》第一六回:「特旨立刻宣贾政入朝,在临敬殿陛见。」
分類:
臣下
谒见
帝王
《漢語大詞典》:
追班
谓百官按位次排列谒见皇帝。 宋
王得臣
《
麈史·朝列
》
:“凡朝会必集於此,以待追班,然后入。” 宋
孟元老
《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
》
:“驾兴,歇座。百官退出殿门幕次。须臾追班,起居再坐。”
《
宋史·赵普传
》
:“ 太祖 大怒,促令追班。将下制逐 普 ,赖 王溥 奏解之。”
分類:
百官
位次
排列
谒见
帝王
《漢語大詞典》:
通谒(通謁)
通报请求谒见。
《
后汉书·方术传上·李南
》
:“ 和帝 永元 中,太守 马棱 坐盗贼事被徵,当诣廷尉,吏民不寧, 南 特通謁贺。” 宋
陆游
《
老学庵笔记
》
卷三:“遣亲官一人,驰往见 贯 ,至则通謁拜贺于庭。” 清 唐甄
《
潜书·名称
》
:“通謁於长者……虽非贵,则於名之上,称曰晚。”
分類:
通报
报请
请求
求谒
谒见
《國語辭典》:
过堂(過堂)
拼音:
guò táng
1.犯人到公堂上受审。《红楼梦》第九七回:「哥哥的事上司已经准了误杀,一过堂就要题本了,叫咱们预备赎罪的银子。」
2.佛教用语。僧众一起在斋堂用午餐。
分類:
上堂
诉讼
检查
查对
进士及第
当事人
逐一
公堂
堂上
审视
上受
受审
检验
审问
主司
带领
谒见
宰相
《漢語大詞典》:
庭参(庭參)
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宋
沈括
《梦溪续笔谈》
:“ 成都府 知録,虽京官,例皆庭参。”
《
宋史·郑刚中传
》
:“都统每入謁,必庭参然后就坐。”
《
儒林外史
》
第十一回:“垂老得这一个教官,又要去递手本,行庭参,自学得腰胯硬了,做不来这样的事。”
分類:
封建
官员
官厅
礼谒
谒见
见长
长官
《漢語大詞典》:
谒拜(謁拜)
谒见礼拜。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
:“牧守班禄,皆先謁拜,吏民祈祷,无不如意,若有违犯,立得祸。”
分類:
谒见
见礼
礼拜
《漢語大詞典》:
参奉(參奉)
(1).犹参与。 唐
元稹
《告赠皇考皇妣文》
:“今皇帝二月五日制书,泽被幽显,小子 稹 ,参奉班荣,得用封赠。”
(2).参拜,谒见。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岑文本》
:“上清童子 元宝 ,故此参奉。”
分類:
参拜
参与
谒见
《漢語大詞典》:
候谒(候謁)
等候谒见。 宋
张世南
《
游宦纪闻
》
卷一:“ 余儔 ……吾乡诗人也。 章泉先生 雅爱之,作书,使袖访 韩仲止 ,及门,候謁甚久。”
分類:
等候
谒见
《漢語大詞典》:
诣见(詣見)
前往谒见。 明
归有光
《与陆太常书》
:“瞻望咫尺,未遑诣见。”
分類:
前往
谒见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