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四谏(四諫)
指 宋 余靖 、 欧阳修 、 蔡襄 、 王素 。四人为谏官,皆敢直言,故称。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十三:“ 庆历 中, 余靖 、 欧阳修 、 蔡襄 、 王素 为諫官,时谓四諫。”
《國語辭典》:愎谏(愎諫)  拼音:bì jiàn
固执己意,不听规谏。《左传。僖公十五年》:「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
《國語辭典》:笔谏(筆諫)  拼音:bǐ jiàn
借书法之理寄托讽谏。《旧唐书。卷一六五。列传。柳公绰》:「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宋。苏轼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诗二首之二:「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國語辭典》:谏言(諫言)  拼音:jiàn yán
劝谏的话。如:「针对上司错误的决策,他毫不保留的在会议上提出谏言。」
分類:谏言规劝
《漢語大詞典》:五谏(五諫)
(1).五种进谏方式。名目略有不同。(1) 汉 刘向 说苑·正谏:“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讽諫。”(2)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人怀五常,故有五諫。谓讽諫、顺諫、窥諫、指諫、陷諫。”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諫,讽为上。” 李贤 注:“讽諫者,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顺諫者,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也。闚諫者,视君颜色而諫也。指諫者,质指其事而諫也。陷諫者,言国之害,忘生为君也。”(3)《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三諫不从” 汉 何休 注:“諫有五,一曰讽諫, 孔子 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 季氏 自堕之’是也;二曰顺諫, 曹羈 是也;三曰直諫, 子家驹 是也;四曰争諫, 子反 请归是也;五曰赣諫, 百里子 蹇叔子 是也。”(4)《孔子家语·辨证》:“忠臣之諫君,有五义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风諫。”
(2).五位谏臣。 明 林兰友 与 何楷 及 黄道周 、 刘同升 、 赵士春 称“ 长安 五谏”。见明史·林兰友传
《漢語大詞典》:谏曹(諫曹)
指御史台。 唐 权德舆 《论裴延龄不应复判度支疏》:“臣职在諫曹,合採羣议,正拜已来,今已旬日,道路云云,无不言此。” 唐 柳宗元 《代节使谢迁镇表》:“不遗臣小善,擢处諫曹,叨承厚恩,备职藩翰。”
分類:御史台
《國語辭典》:苦谏(苦諫)  拼音:kǔ jiàn
极力规劝。《晋书。卷七五。王湛传》:「初,谢安爱好声律,期功之惨,不废妓乐,颇以成俗。坦之非而苦谏之。」
分類:规劝
《漢語大詞典》:死谏(死諫)
冒死进谏。 明 唐顺之 《封知县张公墓志铭》:“顾吾与若母两人老耳,死諫是尔职,不死是圣天子恩厚无量也。” 清 钱谦益 《尚宝司少卿王之寀授奉直大夫制》:“尚终念生全之德,其无忘死諫之时。”
分類:冒死进谏
《漢語大詞典》:谏苑(諫苑)
谏官官署。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初夏〉》:“諫苑君方续 承业 ,醉乡我欲访 无功 。”
《國語辭典》:几谏(幾諫)  拼音:jī jiàn
委婉劝谏。《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晋书。卷八八。孝友传。刘殷传》:「事君之法,当务几谏,凡人尚不可面斥其过,而况万乘乎!」
《漢語大詞典》:陈谏(陳諫)
进谏。后汉书·皇甫嵩传:“ 嵩 为人爱慎尽勤,前后上表陈諫有补益者五百餘事,皆手书毁草,不宣於外。”
分類:进谏
《漢語大詞典》:善谏(善諫)
(1).良好的规劝。韩非子·难一:“非其行则陈其言,善諫不听则远其身者,臣之於君也。”
(2).谓善于规劝。资治通鉴·汉高帝六年:“故 良 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若 良 者,可谓善諫矣。”
分類:良好规劝
《韵府拾遗 谏韵》:臣谏(臣谏)
吴越春秋:临非决疑,君误臣谏。
《韵府拾遗 谏韵》:必谏(必谏)
左传:梗阳人有狱,赂以女乐魏子,将受之。魏戊谓阎没、女宽曰:吾子必谏。皆许诺。
《漢語大詞典》:谏司(諫司)
指谏官的职位。 唐 白居易 《哭孔戡》诗:“或望居諫司,有事 戡 必言。或望居宪府,有邪 戡 必弹。”
分類:谏官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