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03
词典
2
分类词汇
101
共101,分7页显示
1
2
3
4
5
6
7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辞说
语话
言话
对话
谈语
讲话
盘话
扺掌而谈
说话儿
话言话语
抵掌
晤言
私语
立谈
共谈
《漢語大詞典》:
辞说(辭説)
(1).言辞。
《
礼记·礼运
》
:“祝嘏辞説,藏於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 汉
王充
《
论衡·超奇
》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説,士之荣叶、皮壳也。” 晋
葛洪
《
抱朴子·勤求
》
:“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辞説。”
(2).犹意见,看法。
(3).谈话。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
:“行必联轡,息必比席,食也匕箸之与邻,言也辞説之与参。欢然有会於心,而若有所得。”
分類:
谈话
言辞
意见
看法
《漢語大詞典》:
语话(語話)
(1).谈话;说话。 唐
张鷟
《
游仙窟
》
:“ 十娘 共少府语话。” 宋
陆游
《
老学庵笔记
》
卷三:“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溼,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
(2).话语;说话声。 五代
齐己
《寄孙闢呈郑谷郎中》
诗:“雪长松檉格,茶添语话香。”
《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
:“只见人烟輳集,语话喧闐,甚是热闹。”
分類:
话语
谈话
说话
话声
《漢語大詞典》:
言话(言話)
说话;谈话。 南朝 宋 刘义庆
《
世说新语·赏誉
》
:“ 天锡 见其风神清令,言话如流。” 唐
颜真卿
《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
:“僕自停 裴 家月餘日,因与 裴儆 从长史言话。” 宋
苏轼
《归去来集字》
诗之三:“言话审无倦,心怀良独安。”
分類:
说话
谈话
《國語辭典》:
对话(對話)
拼音:
duì huà
1.当面对證所说的话。《金瓶梅》第五一回:「他在后边对著俺娘如此这般说了你一篇是非,如今俺娘要和你对话哩!」
2.答话。《西游记》第五三回:「只见那道人在井边挡住道:『你是甚人,敢来取水!』沙僧放下吊桶,取出降妖宝杖,不对话,著头便打。」
3.相互间的交谈。如:「这部作品,人物之间的对话,非常生动。」
4.一向没有联系的国家、政府之间的接触、谈判。如:「以阿之间的对话,往往具有冲突性。」
分類:
对话
核对
相互
答话
文艺作品
说过
交谈
联系
人物
国家
谈话
等之
接触
谈判
《漢語大詞典》:
谈语(談語)
谈话;谈说。
《
管子·轻重丁
》
:“途旁之树未沐之时,五衢之民男女相好,往来之市者罢市,相睹树下,谈语终日不归。”
《
史记·滑稽列传
》
:“即为 孙叔敖 衣冠,抵掌谈语。”
《
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元年
》
:“上以 安 属为诸父而材高,甚尊重之,每宴见谈语,昏暮然后罢。”
分類:
谈话
谈说
《國語辭典》:
讲话(講話)
拼音:
jiǎng huà
1.说话、谈话。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
2.一种各篇完整独立,但主题相同的著作。通常是某人的演讲稿或授课底稿。如:「文学讲话」。
分類:
讲话
谈话
讲演
普及
说话
著作
体裁
作书
《國語辭典》:
盘话(盤話)
拼音:
pán huà
聚会长谈。《水浒传》第一九回:「酒至数巡,食供两次,晁盖和王伦盘话。」
分類:
交谈
谈话
《国语辞典》:
扺掌而谈(扺掌而谈)
拼音:
zhǐ zhǎng ér tán
比喻极为欢洽的谈话。《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赵王大悦。」《隋唐演义》第三七回:「两人意气相合,扺掌而谈者三日。」也作「抵掌而谈」。
分类:
欢洽
谈话
《国语辞典》:
说话儿(说话儿)
拼音:
shuō huà ér
谈话。《
红楼梦
》第五七回:「我因等太太的工夫,和玉钏儿姐姐坐在下房里说话儿。谁知,赵姨奶奶招手儿叫我!」
分类:
谈话
《漢語大詞典》:
话言话语(話言話語)
犹谈话。 柳青
《创业史》
第二部第七章:“并且话言话语间,很不满意 郭振山 。”
分類:
谈话
《漢語大詞典》:
抵掌
(1).击掌。指人在谈话中的高兴神情。亦因指快谈。
《
战国策·秦策一
》
:“﹝ 苏秦 ﹞见説 赵王 於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
史记·滑稽列传
》
:“﹝ 优孟 ﹞即为 孙叔敖 衣冠,抵掌谈语。” 裴駰 集解引 张载 曰:“谈説之容则也。” 唐
韩愈
《送穷文》
:“抵掌顿脚,失笑相顾。” 清
魏源
《偶然吟》
之八:“学问同献酬,风俗同抵掌。” 康有为
《六哀诗》
之二:“足迹徧西域,抵掌好谈兵。”
(2).指掌。
《梁书·王僧孺传》
:“ 甘泉 遗仪, 南宫 故事,画地成图,抵掌可述。” 宋
王禹偁
《送许制归曹南序》
:“然生行周业茂,于人无媿,将见受乡老荐取太常,第犹抵掌尔。”
分類:
击掌
谈话
高兴
神情
《國語辭典》:
晤言
拼音:
wù yán
相见对谈。《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晋。
王羲之
〈
兰亭集序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分類:
见面
面谈
谈话
当面
《國語辭典》:
私语(私語)
拼音:
sī yǔ
1.私下请托。《汉书。卷四九。爰盎传》:「使君所言公事,之曹与长史掾议之,吾且奏之;则私,吾不受私语。」
2.秘密、低声说话。《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曰:『齐政卒归田氏。』」《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承心中暗喜,步入后堂,忽见家奴秦庆童同侍妾云英在暗处私语。」
分類:
私语
私下
私事
低声
谈话
声说
请托
话语
《漢語大詞典》:
立谈(立談)
(1).站着谈话。
《
孟子·离娄下
》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徧国中无与立谈者。”
《初刻拍案惊奇》
卷六:“但只叫他立谈一两句,就打发去,须防耳目不雅。”
(2).比喻时间短暂。 汉
扬雄
《解嘲》
:“或七十説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 唐
卢照邻
《对蜀父老问》
:“或立谈以邀鼎食,或白首而甘布衣。” 宋
陈师道
《赠赵奉议》
诗:“我往立谈间,歘若白受緇。” 章炳麟
《文学说例》
:“抑名家所著,为演説之元则,彼固施诸笔籥,犹与演説有殊。至於 战国 游説,惟在立谈。”
分類:
时间
谈话
时间短暂
短暂
《国语辞典》:
共谈(共谈)
拼音:
gòng tán
一同谈话、商议。《三国演义》第八回:「卓疾既愈,入朝议事。布执戟相随,见卓与献帝共谈。」
分类:
谈话
商议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