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46,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9  70  71  72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不调伏
性调伏
众生调伏
行调伏
方便调伏
调达推山
调恶众生化不失时
道品调适
制令心调
调大香象
调顺声
其它辞典
赵调
王调
严佛调
樊调
赵调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南阳人。以任侠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勃海人。李固门生。固为梁冀诬陷下狱,调自戴刑具上书證固之枉,固因得赦。
严佛调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全后汉文·卷一百六
佛调或作浮调,临淮人,官都尉(见支谦《法句经序》)灵帝末出家,通译佛经,与安世高、安玄齐名。
樊调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南阳湖阳人。其妻妹系章帝贵人,生和帝而早卒。和帝即位后,追念外家,调妻梁嫕上书自讼,辞證明审,恩及调,擢为羽林左监。
不调伏
【三藏法数】
谓修行之人,虽闻正法,精进勤修,然善根未熟,久远已来,不能调伏其心,则亦不得佛果菩提也。
性调伏
【三藏法数】
谓菩萨宿有善根种性,故能修习善法,调伏身心诸烦恼障,由是得證菩提,是名性调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众生调伏
【三藏法数】
谓菩萨善能调伏一切众生。若有声闻性者,令得声闻道。有缘觉性者,令得缘觉道。乃至有人天性者,令其得人天乐,是名众生调伏。(声闻道,即四谛也。缘觉道,即十二因缘也。)
行调伏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万行调伏诸烦恼故,而能具足佛道。复为众生故,修习苦行,心无悔恨,是名行调伏。
方便调伏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种种方便,调伏众生。如初发心者,教持禁戒,脱离生死。已发心者,教令亲近善友,受持经法,是名方便调伏。
调达推山
【三藏法数】
佛往昔于罗阅祇城,有长者名须檀,家富多财,子名须摩提。其父须檀命终已后,摩提异母弟名修耶舍摩提,不欲与弟分财。一日与弟执手,共登耆阇崛山,将至高崖,便推置崖底,以石堆之,其弟命绝。佛告舍利弗:长者须檀者,我父王白净是也。须摩提者,则我身是。修耶舍者,今提婆达多是也。以是因缘,我于耆阇崛山经行,为提婆达多举崖石以掷我头,山神以手接石,石边小片,迸中我脚,拇指破而血出。(梵语耆阇崛,华言鹫头,即灵鹫山也。须檀、须摩提俱无翻。)
调恶众生化不失时
【三藏法数】
谓如来以大威神之力,调伏暴恶众生,令其舍恶迁善,不失时宜,是为调恶众生化不失时。
道品调适
【三藏法数】
道即能通之义。品类不同,故名道品。谓三十七道品,而能通至涅槃也。调适者,调谓调停,亦调试也。适,当也、宜也。从别言之,故有三十七品;若从总而言,此三十七品,不出戒定慧。即是以戒定慧而调适也。若修四念处,能生正勤,正勤发如意足,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力,五力生七觉,七觉入八正道,是为调停适当也。若随人根性,于诸道品,何者相应,可以入理,是为调试适宜也。当知道品即四谛之道谛也。今依圆教,无作四谛,三十七品成于一心三观也。于上破法遍及识通塞,若不以道品调适,何能疾与真法相应。故大论云:三十七品是行道法,修道之人,若欲破惑入理,必须此道品调适也。(三十七道品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四念处。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是四正勤。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是四如意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五根。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是为五力。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是七觉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八正道。已上诸法总为三十七道品也。)
制令心调
【三藏法数】
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当起精进,制伏其心,调停适中,勿使过度,增长乱意,则得定相现前,三昧成就,是为制令心调。
调大香象
【三藏法数】
谓如来无畏说法,亦为破坏富兰那等憍慢之心,令其调伏,而生正信。犹师子震吼,调伏大香象也。(梵语富兰那,无翻,外道名。)
调顺声
【三藏法数】
谓如来音声,随机说法,调伏众生,使其信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