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46,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年调
调剂
平调
平调
声调
调娱
音调
能调
调丝
和调
赴调
时调
调舌
一调
调一
《骈字类编》:年调(年调)
宋书沈怀文传:斋库上绢,年调钜万匹,绵亦称此。期限严峻,民间买绢一匹至二三千,绵一两亦三四百,贫者卖妻儿,甚者或自缢死。怀文具陈民困,由是薄有所减。
《國語辭典》:调剂(調劑)  拼音:tiáo jì
1.调适。如:「旅行可以调剂紧张的生活。」
2.调配药物。
《國語辭典》:平调(平調)  拼音:píng tiáo
平稳和谐。《后汉书。卷四一。宋均传》:「今诸国之封,并皆膏腴,风气平调,道路夷近,朝聘有期,行来不难。」
分類:平调调和
《國語辭典》:平调(平調)  拼音:píng diào
1.汉、魏、六朝间,相和三调或清商三调所用的一种调式。
2.在燕乐二十八调中的一个调名。
3.清代方苞通雅所列笛上七调的一种调名。
4.流行于浙江省绍兴、上虞、诸暨一带的一种曲艺,属弹词类,音乐风格典雅清幽,文静优美。
《漢語大詞典》:平调曲(平調曲)
(1).乐府《相和歌》的一部。有《长歌行》《短歌行》《猛虎行》《君子行》《燕歌行》《从军行》等。所用乐器有笙、笛、筑、瑟、琴、筝、琵琶七种。 梁启超 认为,《平调曲》应属《清商曲》。参阅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平调曲引 南朝 陈 智匠 《古今乐录》
(2).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 浙江 宁海 、 象山 、 三门 等地。传自 新昌 或 宁波 ,尚无定论。演唱形式为高腔。
《國語辭典》:声调(聲調)  拼音:shēng diào
1.诗文字句中音韵配置的抑扬顿挫。如:「声调铿锵」。
2.音乐的节奏。如:「声调悠扬」。
3.声音的高低升降的调子。如国音所分的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轻声等读法。
《國語辭典》:声调(聲調)  拼音:shēng tiáo
声音和谐。《淮南子。本经》:「行沮然后义立,和失然后声调。」
《漢語大詞典》:调娱(調娱)
调和使两情欢悦。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其所设张举措,必本於宽大。以几教化,多所助与。维匡调娱,不失其正。” 宋 陆游 《小憩》诗:“徐行散腰膂,小憩嗇精神。休养观书眼,调娱宴坐身。”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 寿王 感 吴后 之意,调娱父子之欢,倍四十万緡以献。”
《國語辭典》:音调(音調)  拼音:yīn diào
在物理学上指声音的频率。音调高者表示声音高亢;音调低者表示声音低沉。
《韵府拾遗 萧韵》:能调(能调)
淮南子:能调五味者,不与五味者也。楚辞:汤禹俨而求会兮,摰皋繇而能调。
分类:能调
《漢語大詞典》:调丝(調絲)
弹奏弦乐器。《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翫江楼记:“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品竹调丝,无所不通。”
《國語辭典》:和调(和調)  拼音:hé tiáo
互相调理、彼此协调。汉。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海内晏然,天下大洽,阴阳和调,万物咸得其宜。」元。郑光祖《㑳梅香》第二折:「教解元善服汤药,把贵体和调。」
《漢語大詞典》:赴调(赴調)
指前往吏部听候迁调。金史·宣宗纪上:“吏部秋冬置选 南京 ,春夏置选 中都 ,赴调者不便,请併选於 南京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 宋 乾道 年间, 江西 一个官人,赴调 临安 都下。”
《國語辭典》:时调(時調)  拼音:shí diào
1.当时流行的民歌、曲调。如:「天津时调」、「北平时调」、「时调小曲儿」。
2.当时的论调。唐。孟郊劝善吟〉:「顾余昧时调,居止多疏慵。」
《漢語大詞典》:调舌(調舌)
(1).啼鸣。 宋 邵雍 《暮春吟》:“梁间新燕未调舌,天末归鸿已着行。” 金 元好问 《杨柳》诗:“杨柳青青沟水流,鶯儿调舌弄娇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诗者,人之精神也;人老则精神衰葸,往往多頽唐浮泛之词, 香山 、 放翁 尚且不免,而况后人乎?故余有句云:‘鶯老莫调舌,人老莫作诗。’”
(2).学说话。 梁启超 《阿庄》诗:“ 阿庄 始生今周晬,蕙质已与常儿殊。调舌渐闻鶯恰恰,扶牀更见蟹跦跦。”
(3).耍嘴皮子。 明 邵璨 《香囊记·媾媒》:“不要调舌,且説正经事。”
《骈字类编》:一调(一调)
淮南子:道犹金石,一调不更;事犹琴瑟,每弦改调。
又趋舍之相合,犹金石之一调,相去千岁合一音也。又齐书王敬则传:今郡通课此直,悉以还台租赋之外更生一调,致令塘路崩芜,湖源泄散,害民损政,实此为剧。
分类:一调
《漢語大詞典》:调一(調一)
亦作“ 调壹 ”。 协调,统一。荀子·儒效:“大儒者,善调一天下者也,无百里之地则无所见其功。”荀子·王霸:“欲得调壹天下,制 秦 楚 ,则莫若聪明君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