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41,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页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胎藏界诸尊
修行菩萨行诸经要集
修诸功德愿
流转诸有经
时处诸缘
师子诸传说
庄严佛法诸义
诸尊之面位
欲界诸宫殿
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等一切诸佛
遍成诸行
佛类词典(续上)
受诸心行特胜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胎藏界诸尊
修行菩萨行诸经要集
修诸功德愿
流转诸有经
时处诸缘
师子诸传说
庄严佛法诸义
诸尊之面位
欲界诸宫殿
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等一切诸佛
遍成诸行
受诸心行特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六特胜之一。(参见:十六特胜)
【三藏法数】
谓既与观慧相扶,若證初禅一心支时,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颠倒;于一心中,获得正受,是为特胜。
(术语)十六特胜之一。(参见:十六特胜)
【三藏法数】
谓既与观慧相扶,若證初禅一心支时,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颠倒;于一心中,获得正受,是为特胜。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之异译,先出。度者,入之义也。
(经名)一卷,失译,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之异译,先出。度者,入之义也。
胎藏界诸尊
【佛学大辞典】
(杂语)诸家所说之数无定。而以四百十四尊为常数。第一中台八叶院九尊,第二遍知院七尊,第三释迦院三十九尊,第四持明院五尊,第五虚空藏院二十八尊,第六金刚手院三十三尊,第七除盖障院九尊,第八观音院三十七尊,第九地藏院九尊,第十文殊院二十五尊,第十一苏悉地院八尊,已上二百九尊为之内院。第十二外周之金刚部院二百五尊,通内外院为四百十四尊也。
(杂语)诸家所说之数无定。而以四百十四尊为常数。第一中台八叶院九尊,第二遍知院七尊,第三释迦院三十九尊,第四持明院五尊,第五虚空藏院二十八尊,第六金刚手院三十三尊,第七除盖障院九尊,第八观音院三十七尊,第九地藏院九尊,第十文殊院二十五尊,第十一苏悉地院八尊,已上二百九尊为之内院。第十二外周之金刚部院二百五尊,通内外院为四百十四尊也。
修行菩萨行诸经要集
【佛学大辞典】
(书名)大乘修行菩萨行诸经要集,三卷,唐智严译。集诸经四十二部,明菩萨之行门六十六条。
(书名)大乘修行菩萨行诸经要集,三卷,唐智严译。集诸经四十二部,明菩萨之行门六十六条。
修诸功德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是也。为修诸功德之人临终时,来迎引导之愿,故亦曰临终现前愿,现前导生愿,来迎引接愿,至心发愿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是也。为修诸功德之人临终时,来迎引导之愿,故亦曰临终现前愿,现前导生愿,来迎引接愿,至心发愿愿。
流转诸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卷,唐义净译。佛对影胜王说诸有情依造业而流转诸有之义。诸有者二十五有也。
(经名)具名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卷,唐义净译。佛对影胜王说诸有情依造业而流转诸有之义。诸有者二十五有也。
时处诸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时为十二时。处为净处不净处。诸缘者,止观四之二所谓「息诸缘务者,生活人事伎艺也」是也。往生要集下本曰:「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所缘,修之不难,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术语)时为十二时。处为净处不净处。诸缘者,止观四之二所谓「息诸缘务者,生活人事伎艺也」是也。往生要集下本曰:「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所缘,修之不难,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师子诸传说
【佛学大辞典】
(杂语)野狐领师子攻敌。及师子先吼,野狐自象堕而死。见止观辅行五。师子王欲为猕猴舍身。见大集经三,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食象哽死。木雀援之苏息,后忘恩不报,因拔一目。见菩萨璎珞经九,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有二子,为猎者所杀,同生于长者家,出家得道。见十诵律一,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堕井为野干所救。见十诵律一,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与虎为善友,野干两舌而分身丧命。见十诵律第二诵第三分,同四诵第九分,弥沙塞律六,野干两舌经,经律异相四十七。
(杂语)野狐领师子攻敌。及师子先吼,野狐自象堕而死。见止观辅行五。师子王欲为猕猴舍身。见大集经三,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食象哽死。木雀援之苏息,后忘恩不报,因拔一目。见菩萨璎珞经九,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有二子,为猎者所杀,同生于长者家,出家得道。见十诵律一,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堕井为野干所救。见十诵律一,经律异相四十七。师子与虎为善友,野干两舌而分身丧命。见十诵律第二诵第三分,同四诵第九分,弥沙塞律六,野干两舌经,经律异相四十七。
庄严佛法诸义
【佛学大辞典】
(经名)持心梵天所问经之异名。
(经名)持心梵天所问经之异名。
诸尊之面位
【佛学大辞典】
(杂语)凡金胎两部之曼荼罗。一曼荼罗之诸尊,皆向大日而坐,例如金刚界五解脱轮之圣众,前右左后虽异,然皆面向大日。又摄真实经中说毗卢遮那如来坐在中,面向东方,东方不动如来,面向西方,四大菩萨亦然。(中略)南方之宝生如来,面向北方,四大菩萨亦然。然现图诸尊,总向行者而坐。是为使行者观念之方便也。演奥钞十三曰:「问:右为智,故应为金刚部。左为理,故应为莲华部。今相反之如何?答:北以水故为莲华部,南以火故为金刚部。疏第四云:土持中胎藏,水持右方莲华部眷属,金持左方金刚部眷属,木持上方如来果德,火持下方大力诸明。」又曰:「问:观音右安多罗,左安毗俱胝如何?答:观音有定慧二德,多罗主定德,故置右,毗俱胝主慧德,故置左。例如大日右安莲华部尊,左安金刚部尊。」
(杂语)凡金胎两部之曼荼罗。一曼荼罗之诸尊,皆向大日而坐,例如金刚界五解脱轮之圣众,前右左后虽异,然皆面向大日。又摄真实经中说毗卢遮那如来坐在中,面向东方,东方不动如来,面向西方,四大菩萨亦然。(中略)南方之宝生如来,面向北方,四大菩萨亦然。然现图诸尊,总向行者而坐。是为使行者观念之方便也。演奥钞十三曰:「问:右为智,故应为金刚部。左为理,故应为莲华部。今相反之如何?答:北以水故为莲华部,南以火故为金刚部。疏第四云:土持中胎藏,水持右方莲华部眷属,金持左方金刚部眷属,木持上方如来果德,火持下方大力诸明。」又曰:「问:观音右安多罗,左安毗俱胝如何?答:观音有定慧二德,多罗主定德,故置右,毗俱胝主慧德,故置左。例如大日右安莲华部尊,左安金刚部尊。」
欲界诸宫殿
【佛学大辞典】
(杂语)欲界有六重之天,称曰六欲天。即六欲天之宫殿也,(参见:六欲天)
(杂语)欲界有六重之天,称曰六欲天。即六欲天之宫殿也,(参见:六欲天)
六欲天
【佛学大辞典】
(界名)欲界有六重之天,谓之六欲天:一、四王天,有持国,广目,增长,多闻之四王,故名四王天。二、忉利天,译言三十三天,帝释天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从天数而名三十三天。三、夜摩天,译言时分,彼天中时时唱快哉,故名。四、兜率天,译言喜足,于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五、乐变化天,于五欲之境自乐变化,故名。六、他化自在天,于五欲之境使他自在变化,故名。此中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故谓之地居天,兜率天已上住在空中,故谓之空居天。见智度论九,俱舍论八。
【佛学常见辞汇】
欲界有六种的天,故名六欲天,即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此中四天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腰,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因依山而住,故名地居天,夜摩天以上,因依云而住,故名空居天。
【佛学次第统编】
六欲天者,福德与诸天为一趣。而饮食、男女、睡眠三事,与色、声、香、味、触五欲,与馀五道为一界。故论六趣则为天趣,论三界则属欲界也。
一、四王天 四王即护世四大天王也。并其眷属,总名四王天。此皆上品十善所感,或是不杀戒增上功德所感,或是一日一夜斋戒之力所感。身长五十七丈(约周尺算),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昼夜,寿五百岁,计人间数,即是九百万年。然亦有中夭者,死时五衰相现,甚大苦恼,阴阳如人世。
一、东方持国天王 主乾闼婆众。
二、南方增长天王 主鸠槃茶众。
三、西方广目天王 主龙众。
四、北方多闻天王 主夜叉众。
二、忉利天 梵语忉利,此翻三十三,因此天有三十三天也。(中一四方各八)。亦是上品十善所感,或是不杀不盗两戒增上功德所感,或是一日一夜斋力所感。天身长百五十丈,唯帝释身长三百丈。以人间百年为一日夜,寿一千岁,合人间三千六百万年。中夭并五衰相,与前天同。后诸天中,亦皆准知,此天以相抱为阴阳。
一、善法堂天 帝释天王所居,在各天中央。
二、南八天 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
三、西八天 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旋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
四、北八天 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
五、东八天 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光天、清净天。
三、夜摩天 梵语夜摩,此翻时分,但以莲花开合,分昼夜故。此是上品十善,兼学坐禅所感,或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三戒增上功德所感,或亦八戒、十戒等功德所感。身长二百二十五丈,以人间二百年为一昼夜,寿二千岁,以身相近为阴阳。
四、兜率天 梵云兜率,此翻知足,谓于五欲境知止足故。上品十善兼得细住所感,或是身三、口四、七支戒品增上功德所感,或亦八戒、十戒等力所感。身长三百丈,人间四百年为一日夜,寿四千岁,以执手为阴阳。
内院 兜率天中,别有一生补处菩萨所居,名为内院。故大佛顶经云:「乃至劫坏,三灾不及也。」菩萨修行十善,乐习禅观,发心亲近补处大士,乃得上生。
五、化乐天 谓此天自化五尘而娱乐故。上品十善,兼成欲界中定所感。身长三百七十五丈,人间八百年为一日夜,寿八千岁,以相熟视为阴阳。
六、他化自在天 谓此天假他所化乐事,以成己乐,即欲界天主。上品十善兼成未到地定所感。身长四百五十丈,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一日夜,寿一万六千岁,以暂瞬目为阴阳。
魔罗天 第六天上,别有魔罗所居天,他化天摄。大佛顶经云:「纵有禅定多智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又云:「善男子!穷诸行空,己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大约或行福德,或修禅定,或学智慧,但由不能专持梵行,深堕爱网,遂成魔侣也。既恋尘劳,必与出世净法,为怨为障。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能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大智度论云:昔有婆罗门,姓憍尸迦,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憍尸迦为天主,名帝释天,三十二人为辅臣,周围列居,而帝释独处其中。又净名疏云:昔迦叶佛灭后,有一女人,发心修塔,报为天主;有三十二人助修,报为辅臣。君臣合之,为三十三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憍尸迦,又云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三十二人名字,经论不载。据正法念处经所载,三十三天各有住处,谓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旋行天、金殿天、鬘影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光天、清净天也。)
〔三、夜摩天〕,梵语夜摩,华言善时,亦名时分。谓其时时唱快乐故。以莲华开合,分其昼夜,此天依空而居。
〔四、兜率天〕,梵语兜率,华言知足。谓其于五欲境知止足故。此王依空而居。(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五、化乐天〕,化乐天者,谓自化五尘之欲而娱乐故。此天依空而居。(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六、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者,谓假他所化以成己乐故。此天依空而居,即魔王天也。
(界名)欲界有六重之天,谓之六欲天:一、四王天,有持国,广目,增长,多闻之四王,故名四王天。二、忉利天,译言三十三天,帝释天为中央,四方各有八天,故从天数而名三十三天。三、夜摩天,译言时分,彼天中时时唱快哉,故名。四、兜率天,译言喜足,于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五、乐变化天,于五欲之境自乐变化,故名。六、他化自在天,于五欲之境使他自在变化,故名。此中四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上,故谓之地居天,兜率天已上住在空中,故谓之空居天。见智度论九,俱舍论八。
【佛学常见辞汇】
欲界有六种的天,故名六欲天,即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此中四天王天在须弥山之半腰,忉利天在须弥山之顶,因依山而住,故名地居天,夜摩天以上,因依云而住,故名空居天。
【佛学次第统编】
六欲天者,福德与诸天为一趣。而饮食、男女、睡眠三事,与色、声、香、味、触五欲,与馀五道为一界。故论六趣则为天趣,论三界则属欲界也。
一、四王天 四王即护世四大天王也。并其眷属,总名四王天。此皆上品十善所感,或是不杀戒增上功德所感,或是一日一夜斋戒之力所感。身长五十七丈(约周尺算),以人间五十年,为一昼夜,寿五百岁,计人间数,即是九百万年。然亦有中夭者,死时五衰相现,甚大苦恼,阴阳如人世。
一、东方持国天王 主乾闼婆众。
二、南方增长天王 主鸠槃茶众。
三、西方广目天王 主龙众。
四、北方多闻天王 主夜叉众。
二、忉利天 梵语忉利,此翻三十三,因此天有三十三天也。(中一四方各八)。亦是上品十善所感,或是不杀不盗两戒增上功德所感,或是一日一夜斋力所感。天身长百五十丈,唯帝释身长三百丈。以人间百年为一日夜,寿一千岁,合人间三千六百万年。中夭并五衰相,与前天同。后诸天中,亦皆准知,此天以相抱为阴阳。
一、善法堂天 帝释天王所居,在各天中央。
二、南八天 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
三、西八天 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旋行天、金殿天、鬘形天、柔软天。
四、北八天 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日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
五、东八天 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光天、清净天。
三、夜摩天 梵语夜摩,此翻时分,但以莲花开合,分昼夜故。此是上品十善,兼学坐禅所感,或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三戒增上功德所感,或亦八戒、十戒等功德所感。身长二百二十五丈,以人间二百年为一昼夜,寿二千岁,以身相近为阴阳。
四、兜率天 梵云兜率,此翻知足,谓于五欲境知止足故。上品十善兼得细住所感,或是身三、口四、七支戒品增上功德所感,或亦八戒、十戒等力所感。身长三百丈,人间四百年为一日夜,寿四千岁,以执手为阴阳。
内院 兜率天中,别有一生补处菩萨所居,名为内院。故大佛顶经云:「乃至劫坏,三灾不及也。」菩萨修行十善,乐习禅观,发心亲近补处大士,乃得上生。
五、化乐天 谓此天自化五尘而娱乐故。上品十善,兼成欲界中定所感。身长三百七十五丈,人间八百年为一日夜,寿八千岁,以相熟视为阴阳。
六、他化自在天 谓此天假他所化乐事,以成己乐,即欲界天主。上品十善兼成未到地定所感。身长四百五十丈,人间一千六百年为一日夜,寿一万六千岁,以暂瞬目为阴阳。
魔罗天 第六天上,别有魔罗所居天,他化天摄。大佛顶经云:「纵有禅定多智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又云:「善男子!穷诸行空,己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种。」大约或行福德,或修禅定,或学智慧,但由不能专持梵行,深堕爱网,遂成魔侣也。既恋尘劳,必与出世净法,为怨为障。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他善根增长,故居须弥山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谓能以净天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故居须弥山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谓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须弥山水晶埵。(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大智度论云:昔有婆罗门,姓憍尸迦,与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憍尸迦为天主,名帝释天,三十二人为辅臣,周围列居,而帝释独处其中。又净名疏云:昔迦叶佛灭后,有一女人,发心修塔,报为天主;有三十二人助修,报为辅臣。君臣合之,为三十三也。(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梵语憍尸迦,又云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三十二人名字,经论不载。据正法念处经所载,三十三天各有住处,谓善法堂天、山峰天、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他天、俱吒天、杂殿天、欢喜园天、光明天、波利耶多天、离险岸天、谷崖岸天、摩尼藏天、旋行天、金殿天、鬘影天、柔软天、杂庄严天、如意天、微细行天、歌音喜乐天、威德轮天、月行天、阎摩那娑罗天、速行天、影照天、智慧行天、众分天、曼陀罗天、上行天、威德颜天、威德燄轮光天、清净天也。)
〔三、夜摩天〕,梵语夜摩,华言善时,亦名时分。谓其时时唱快乐故。以莲华开合,分其昼夜,此天依空而居。
〔四、兜率天〕,梵语兜率,华言知足。谓其于五欲境知止足故。此王依空而居。(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五、化乐天〕,化乐天者,谓自化五尘之欲而娱乐故。此天依空而居。(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六、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者,谓假他所化以成己乐故。此天依空而居,即魔王天也。
发菩提心破诸魔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出生菩提心经之新译。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出生菩提心经之新译。
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佛学大辞典】
(书名)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之略名。
(书名)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之略名。
等一切诸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回向之第三位。(参见:十回向)
(术语)十回向之第三位。(参见:十回向)
遍成诸行
【佛学大辞典】
(术语)顿成诸行之对。由行布门修行之菩萨,始自发菩提心,终至等觉位,次第经过诸法门阶级,遍修诸行也。
【三藏法数】
遍成诸行者,即依行布法门而修行也。谓诸菩萨,始自发菩提心,终至等觉,位中次第历诸法门,遍修诸行,是名遍成诸行。(行布法门者,谓诸法门行列排布也。)
(术语)顿成诸行之对。由行布门修行之菩萨,始自发菩提心,终至等觉位,次第经过诸法门阶级,遍修诸行也。
【三藏法数】
遍成诸行者,即依行布法门而修行也。谓诸菩萨,始自发菩提心,终至等觉,位中次第历诸法门,遍修诸行,是名遍成诸行。(行布法门者,谓诸法门行列排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