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止三请
【佛学大辞典】
(故事)法华经方便品之初,先赞叹如来之二智,以诸法实相为甚深微妙欲说而止,次舍利弗代众请说之。如此佛与舍利弗交互各三止三请,佛遂容第三请,广说妙法。谓之三止三请。
(故事)法华经方便品之初,先赞叹如来之二智,以诸法实相为甚深微妙欲说而止,次舍利弗代众请说之。如此佛与舍利弗交互各三止三请,佛遂容第三请,广说妙法。谓之三止三请。
三请
【佛学大辞典】
(故事)迹门之法华,由舍利弗之三请而说之。本门之法华,由弥勒之三请而说之。方便品曰:「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勤三请,岂得不说。」寿量品曰:「是时菩萨弥勒为首,分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
(故事)迹门之法华,由舍利弗之三请而说之。本门之法华,由弥勒之三请而说之。方便品曰:「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慇勤三请,岂得不说。」寿量品曰:「是时菩萨弥勒为首,分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是三白已,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
大云请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本名大云经请雨品第四十六,一卷,宇文周阇那耶舍译。请雨经四译之一。
(经名)本名大云经请雨品第四十六,一卷,宇文周阇那耶舍译。请雨经四译之一。
大云轮请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有二本:一隋那连提黎耶舍译,一卷。一唐不空译,一卷。是请雨经四译中之二。
(经名)有二本:一隋那连提黎耶舍译,一卷。一唐不空译,一卷。是请雨经四译中之二。
不请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不请求也。
(杂语)不请求也。
不请之友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众生不请求,而菩萨以大悲为我之友与我利益也。无量寿经上曰:「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胜鬘经曰:「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悯众生。」同宝窟上末曰:「四乘众生虽有根性,乐欲未生,不能请求。菩萨照机,知其堪受,即便为说,故言不请。闻必得益,目之为友。」
(杂语)谓众生不请求,而菩萨以大悲为我之友与我利益也。无量寿经上曰:「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胜鬘经曰:「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悯众生。」同宝窟上末曰:「四乘众生虽有根性,乐欲未生,不能请求。菩萨照机,知其堪受,即便为说,故言不请。闻必得益,目之为友。」
不请法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非由彼请,而鉴其机为说利益之法也。无量寿经上曰:「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杂语)谓非由彼请,而鉴其机为说利益之法也。无量寿经上曰:「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不请净施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为布施而未能于施者受者施物之三轮相,离实有之见,有粗细之执心也。
(术语)谓为布施而未能于施者受者施物之三轮相,离实有之见,有粗细之执心也。
引请阇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阿阇梨)
(术语)(参见:阿阇梨)
召请
【佛学大辞典】
(术语)劝请佛菩萨,又召致人众也。大日经七曰:「召请如本教。」涅槃经一曰:「召请涅槃众。」
(术语)劝请佛菩萨,又召致人众也。大日经七曰:「召请如本教。」涅槃经一曰:「召请涅槃众。」
召请方便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南么三曼多勃陀喃(归命一切诸佛)阿(行也)萨嚩怚啰(二合)钵啰(二合)底誐帝(一切所害)怚他(引)誐多(如来)矩奢钩菩提折嚩耶(菩提行)钵布啰迦(满足)莎诃(成就)。同零妙疏下云:「此中之行,谓由此行能招诸佛之大功德,如世间之钩,则有处所之分剂,不能遍一切处作钩召,今如来之钩,则不如是,善及一切,无所不加,乃至能招菩提之果也。以要言之,则悉满一切如来之功德,普召一切众生,使亦得此道。故次句曰遍一切害。害即是钩取而残之也。遍害一切之不调伏者,皆于菩提之行,而趣于妙果,使得满足也。」
(真言)南么三曼多勃陀喃(归命一切诸佛)阿(行也)萨嚩怚啰(二合)钵啰(二合)底誐帝(一切所害)怚他(引)誐多(如来)矩奢钩菩提折嚩耶(菩提行)钵布啰迦(满足)莎诃(成就)。同零妙疏下云:「此中之行,谓由此行能招诸佛之大功德,如世间之钩,则有处所之分剂,不能遍一切处作钩召,今如来之钩,则不如是,善及一切,无所不加,乃至能招菩提之果也。以要言之,则悉满一切如来之功德,普召一切众生,使亦得此道。故次句曰遍一切害。害即是钩取而残之也。遍害一切之不调伏者,皆于菩提之行,而趣于妙果,使得满足也。」
召请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八大童子之一。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左五位。梵名阿羯啰洒也,译言召请,密号称为普集金刚,主召请众生于菩提道之德。为童子形,三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持细叶青莲,坐赤莲上。
(菩萨)八大童子之一。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左五位。梵名阿羯啰洒也,译言召请,密号称为普集金刚,主召请众生于菩提道之德。为童子形,三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持细叶青莲,坐赤莲上。
召请童子印明
【佛学大辞典】
(真言)(参见:文殊)
(真言)(参见:文殊)
文殊
【佛学大辞典】
(菩萨)Man^jus/ri^,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祛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依胜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义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此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师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种种之差别,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法华文句二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法华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西域记四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旧曰濡首,又曰文殊师利,或言曼殊尸利,译曰妙德,讹也。」探玄记四曰:「梵语唤头为室利、吉祥、德等,亦为室利,故致翻译不同也。」慧苑音义上曰:「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师利的简称,菩萨名,以大智著称,与普贤常侍于释迦如来的左右。
(菩萨)Man^jus/ri^,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曰妙德,无行经曰妙首,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曰普首,阿目祛经、普超经曰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曰敬首(已上旧译);大日经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是头之义,德之义,吉祥之义也。此菩萨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但当以右智左理,今违之,一依胜劣之次第,二示理智融通之义也)。心地观经八曰:「三世觉母妙吉祥。」放钵经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此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师子以表智慧之威猛。此文殊有种种之差别,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此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法华文句二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法华嘉祥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西域记四曰:「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旧曰濡首,又曰文殊师利,或言曼殊尸利,译曰妙德,讹也。」探玄记四曰:「梵语唤头为室利、吉祥、德等,亦为室利,故致翻译不同也。」慧苑音义上曰:「文殊师利,正云曼殊室利,言曼殊者此云妙也,室利者德也。」
【佛学常见辞汇】
文殊师利的简称,菩萨名,以大智著称,与普贤常侍于释迦如来的左右。
再请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林之语。再受食于钵盂也。俗作再进非。见象器笺十六。
(杂语)禅林之语。再受食于钵盂也。俗作再进非。见象器笺十六。
再请禅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定式坐禅,及定钟鸣而止。此后再坐禅,谓之再请禅。见百丈清规六。
(术语)定式坐禅,及定钟鸣而止。此后再坐禅,谓之再请禅。见百丈清规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