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72,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郑说
韦说
雷说
耿说
刘说
田承说
潘说
范说
师仲说
王说(应求 桃源 世称 桃源先生 )
许宗说
柳说
王说(岩夫 )
蔡说
张咸(君说、君悦 )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五代梁时诗人。后梁太祖乾化初年(911)南游访僧鸿静,至杭州龙兴寺遇温州僧鸿楚,遂作诗相赠。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二五。《全唐诗》存断句2。
韦说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京兆万年人。仕后唐。庄宗定汴、洛,与赵光胤同拜平章事。谨重奉职,政事得失,无所措言。明宗时坐高季兴事流合州,赐自尽。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7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福建观察使韦岫之子。昭宗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唐末官殿中侍御史,坐事贬南海。仕后梁,官至礼部侍郎。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同平章事。明宗天成元年(926),被劾奏罢相,累贬夷州司户。次年被杀于贬所。《旧五代史》、《新五代史》有传。有诗1卷,已佚。《北梦琐言》卷七存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雷说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太宗淳化间历官大宁监,时百姓汲泉,强弱相凌,因于穴旁创石池以潴之,另设横板三十孔,承以修竹,谓“笕筒”,人皆称便。
耿说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咸平六年(1003)任绛州知州。
刘说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禧元年(1017)任韶州知州。
田承说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
田承说,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田钦祚子。天圣初官勾当八作司,迁崇仪副使、巡护惠民河。见《宋史》卷二七四《田钦祚传》、卷九四《河渠志》四。
潘说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
潘说,天圣九年为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守复州景陵县主簿。
范说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元年(1034)任台州知州。
师仲说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祐二年(1035)任金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0—1085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应求,号桃源。受学从父王致。教授乡里三十余年。神宗熙宁九年以特恩补将仕郎,为州长史。无田以食,无桑麻以衣,怡然自得。卒,敕建桃源书院。子孙世其学。有《五经发源》。
全宋诗
王说(一○一○~一○八五),字应求,鄞(今浙江宁波)人,致从子(《宋元学案》卷六)。师事杨适(《延祐四明志》卷四)。建桃源书院,教授乡里三十馀年,人称桃源先生(《甬上宋元诗略》卷一)。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特奏名补将仕郎,为明州长史(《宝庆四明志》卷八)。元丰八年卒,年七十六。有遗稿十卷(《甬上宋元诗略》),已佚。清光绪《鄞县志》卷二六有传。
全宋文·卷九三三
王说(一○一○——一○八五),字应求,号桃源先生,明州鄞县(今浙江鄞县)人,鄞江先生王致从子。庆历进士。隐居乡里教授生徒三十馀年。熙宁中以特恩补州长史。家贫,恬然处之,子孙世其学。元丰八年卒,年七十六,著有《五经发源》五十卷。见《深宁文钞摭馀编》卷一,《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二,《宋元学宋》卷六,《宋诗纪事补遗》卷二一、卷二六。
许宗说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五年(1045)任判三司度支勾院。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柳说,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嘉祐六年(一○六一),为秘书省校书郎、守陕州司理参军,后迁大理寺丞。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说(一○二八~一一○一),字岩夫,洛阳(今属河南)人。举正子。举进士,通判滑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知晋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密州(同上书卷三六五)。改泾州。六年,知相州(同上书卷四六七)。后历知州府,官终知青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七十四。有文集二十卷、诗集十卷,已佚。事见《道乡集》卷三五《王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六三二
王说(一○二八——一一○一),字岩夫,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王举正子。取进士第,自太常寺太祝迁光禄寺丞、秘书丞、太常博士,拜中大夫,加直龙图阁。历知卫、常、晋、徐、密、郑、邓州,兼京东东路安抚使。建中靖国元年终于青州官舍,年七十四。著有文集二十卷、诗集十卷。见邹浩《中大夫直龙图阁知青州军州事王公墓志铭》(《道乡先生文集》卷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六五、三六九、三七○、三七一、四三五。
蔡说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元年(1068)任泰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1099 【介绍】: 宋汉州绵竹人,字君说,一作君悦。张浚父。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哲宗元祐初诏复六科,哲宗亲擢贤良第一。官至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于六艺百家、历代文史,无不该贯,为文长于叙事。
全宋文·卷二五三○
张咸(一○四九——一○九九),字君说,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纮子。元丰二年进士,释褐除蜀州新津县主簿,迁仁寿、睢州百丈二县令。元祐初,试贤良方正科,哲宗擢居第一,改宣德郎、签书成都节度判官公事,转奉议郎。元符二年卒,年五十一。见《奉议郎张君说墓志铭》(《全蜀艺文志》卷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