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误错(誤錯)
失误差错。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 刘贡父 《诗话》云:‘文人用事误错,虽有缺失,然不害其美。’”
《韵府拾遗 支韵》:误辞(误辞)
唐书韦承庆传: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免冠待罪。时议草赦令,咸推承庆,召使为之,无挠色,误辞援笔而就,众叹其壮。
《韵府拾遗 纸韵》:误褫(误褫)
王安石诗:误褫云巾别故山,扺吴由越两间关。
《漢語大詞典》:陷误(陷誤)
谓陷入误区。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 还古 每出行,必封管钥付家人曰:‘留待二十九郎偿博,勿使别为债息,为恶人所陷误也。’”
分類:陷入
《国语辞典》:误餐(误餐)  拼音:wù cān
延误正常的用餐时间。
《漢語大詞典》:营误(營誤)
惑乱。新唐书·李绛传:“此非陛下意,必憸人以此营误上心。”
分類:惑乱
《漢語大詞典》:愆误(愆誤)
差错。 清 阮元 《文言说》:“故同为一言,转相告语,必有愆误。”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虑有愆误,则练句协音,以便记诵。”
分類:差错
《漢語大詞典》:亏误(虧誤)
亦作“ 亏悮 ”。 差错。 明 唐顺之 《凤阳等处灾伤疏》:“但容臣暂借 淮 扬 漕米五六万石。待臣防过春汛,半年之后,收拾餘银,多方糴买,运还京仓。此只迟五六万石半年之运,臣必不敢亏误。”《水浒传》第十三回:“奉相公钧旨,教你两箇俱各用心。如有亏悮处,定行责罚。若是赢时,多有重赏。”
分類:差错
《韵府拾遗 药韵》:误掠(误掠)
辽史穆宗纪:汉民有为辽误掠者,遣使来请,诏悉归之。
《漢語大詞典》:误攫金(誤攫金)
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 不疑 , 不疑 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慙。”后以“误攫金”指受人误解而自己问心无愧。 清 吴伟业 《短歌》:“胠篋从他误攫金,告緡怜我非怀璧。”
《漢語大詞典》:误夺(誤奪)
字句的错误和脱漏。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九歌〉解题》:“加上脱简、传写、翻刻、虫蛀、鼠咬、后人的任意改窜,经历了两千多年,也不知道有多少词句上和文字上的误夺、增益。”
《漢語大詞典》:误车
车辆出故障或路不好行驶而耽误。例如:小心开车别坏了,坏了可就要误车了。
未赶上要搭乘的车。例如:他起床太晚,误车了。
《國語辭典》:误植(誤植)  拼音:wù zhí
排字工人把字排错。如:「由于检字工人的频频误植,使他这篇文章错字连篇。」
分類:排字
《國語辭典》:延误(延誤)  拼音:yán wù
延迟耽误。如:「延误工期」、「延误病情」。
《漢語大詞典》:追误(追誤)
犹悔过。 唐 元结 《寱论》:“俾悔过追误,与天下如新。”
分類: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