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87,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6  87  88  89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取次语
拈语
依义不依语
法语
知净语
受持佛语
柔软语
食前密语
柄语
索语
真语
梵语
梵语杂名
梵汉语说集
密语
取次语
【佛学大辞典】
(杂语)草率之语也。又漫浪貌。容易语也。寒山诗曰:「平侧不解厌,凡言取次出。」
拈语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门宗匠,拈起示人之语也。如古则,公案,机缘等是也。
依义不依语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四依之一。(参见:四依)附录。
【佛学常见辞汇】
法四依之一。(参见:四依)
【三藏法数】
依义者,义即中道之理。若依此理而修,则能成就万行,破诸颠倒,而显中道之理也。不依语者,语是世间言语文字,非出世法,若依此而修,则万行不成,颠倒不破,中道不显也。
四依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有四种:一行四依,二法四依,三人四依,四说四依也。
【佛学常见辞汇】
1。指行四依,即冀扫衣、常乞食、树下坐、腐烂药。此四种法,是入道之缘,是上根利器之所依止,故名行四依。2。指法四依,即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法语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说正法之言语也。涅槃经三十四曰:「为利根人广说法语。」成实论曰:「虽是法语,说不应时,名为绮语。」赞阿弥陀佛偈曰:「随其所应闻法语。」
知净语
【佛学大辞典】
(术语)比丘有净语,犹如忌词。如比丘要草木时,谓斫木摘花等,是为不净语。谓「知之」「看之」者,是为净语。又如对金钱而言「收」「取」等,是尽属不净语。净语凡有四种,一汝知是,二汝看是,三我须是,四我与是。从此四净语中之第一种曰知净语。又云知净。行事钞中坏生种戒曰:「五分凡诸草木若有所须,语净人言汝知是。若不解者,又语言汝看是。若不解,复语我须是。若不解,复语我与是。坏地亦然。」同资持记中三之一曰:「五分初明净语,次列四种。解一即止,随言通得。四皆云是,即指前物。」同畜钱宝戒曰:「僧祇云:若凡得钱及安居衣,直不得以手取。使净人知,无者指脚边地语言:是中知。」同资持记曰:「无者,谓无净人,暂安地处。言是中知,即净语也。」
受持佛语
【佛学大辞典】
(杂语)信受佛之教法也。法华经普贤劝发品曰:「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柔软语
【佛学大辞典】
(术语)柔和之言语,能适人之情者。大集经六曰:「于诸众生常柔软语故。」
【佛学常见辞汇】
柔和而能适合他人胃口的言语。
食前密语
【佛学大辞典】
(仪式)唱于食前之僧跋语也。(参见:僧跋)
僧跋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僧叐。三钵罗祛多Sam%pragata也。见三钵罗祛哆条。
柄语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林之语。谓山门洞门等疏之小序。如器之有柄也。见象器笺十五。
索语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索话。学人上堂,有疑不决,则出众请问。是曰索语。今上堂之垂语,亦云索语,甚失古意。见象器笺十一。
真语
【佛学大辞典】
(术语)说真如一实之理之语也。又如来随自意说,毫不为他曲示,故云实语。大日经疏一曰:「真言者,(中略)真语如语。」大集经十曰:「须弥可说口吹动,不可说佛有二语,实语真语及净语。」金刚般若经曰:「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佛学常见辞汇】
1。真实的言语。2。符合真理的言语。
梵语
【佛学大辞典】
(杂名)天竺之言语,由梵天禀承,故云梵语。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中略)因地随人,微有改变。语其大较,未异本源。而中印度特为详正。辞调和雅。与天同音。」俱舍论世间品曰:「一切天众皆作圣言,谓彼言词同中印度。」依法相而论,二禅以上无寻伺之心(旧曰觉观),故无言语,唯初禅梵天有之。次第禅门曰:「初禅有觉观心则有语言法,二禅已上无之。」
【佛学常见辞汇】
印度语。古印度人认为自己所说的语言,乃是禀承大梵天王所说而来的,故称梵语。
梵语杂名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翻经大德兼翰林待诏光定寺归玆国沙门礼言集。
梵汉语说集
【佛学大辞典】
(书名)百卷,遍明和尚寂真著。见诸宗章疏录下。未见现本。
密语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以密意说之语也,如如来说涅槃是隐如来常住之意而说,故云密语,涅槃经九曰:「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先陀婆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马。(中略)智臣善解大王四种密语,是大乘经亦复如是。」永平之正法眼藏有密语一章。【又】密教之陀罗尼云密语,秘藏记本曰:「密语者,凡夫二乘不能知,故曰密语。真言者,如来言真实无虚妄,故曰真言。」
【佛学常见辞汇】
秘密的言语,即密教的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