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83,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解语
语默
语笑
晤语
软语
私语
对语
共语
中语
绮语
夜语
细语
古语
出语
虫语
《漢語大詞典》:解语(解語)
(1).会说话。 唐 司空图 《杏花》诗:“解笑亦应兼解语,只应慵语倩鶯声。”新五代史·杂传十七·马胤孙:“ 孔昭序 解语,是朝廷无解语人也!” 明 刘基 《久别离》诗:“久别离,别时小儿未解语。”《花月痕》第十五回:“一朵娇花能解语,却又风前憔悴。”
(2).领会。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五戒 听了此言,心中一时解语,面皮红一回,青一回。”
分類:领会
《漢語大詞典》:语默(語默)
(1).亦作“ 语嘿 ”。谓说话或沉默。语本《易·繫辞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南朝 陈 张正见 《白头吟》:“语默妍媸际,浮沉毁誉中。” 唐 白居易 《唐故抚州景云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铭》:“自生至灭,随迹示教,行止语嘿,无非佛事。” 秦牧 《艺海拾贝·〈哲人·小孩〉》:“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你在阅读的时候,觉得那个作家仿佛就在眼前,他的思想感情,他的动静语默,他的声音笑貌,仿佛可以触摸似的。”
(2).喻指出仕或隐居。 晋 陶潜 《命子》诗:“时有语默,运因隆窊。” 逯钦立 注:“语默,出处。”南史·张裕传:“是以披闻见,扫心胸,述平生,论语默。” 唐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诗:“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懵。”
《漢語大詞典》:语笑(語笑)
谈笑。南史·袁粲传:“郡南一家颇有竹石, 粲 率尔步往,亦不通主人,直造竹所,啸咏自得。主人出,语笑款然。”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鬢着尘沙。” 清 吴伟业 《吴门遇刘雪舫》诗:“忽然语笑合,与我谈生平。”
分類:谈笑
《國語辭典》:晤语(晤語)  拼音:wù yǔ
相见对话。《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四首之二:「晤语契深心,那能总钳口?」
《國語辭典》:软语(軟語)  拼音:ruǎn yǔ
温婉轻柔的话。唐。杜甫赠蜀僧闾邱师兄〉诗:「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
《國語辭典》:私语(私語)  拼音:sī yǔ
1.私下请托。《汉书。卷四九。爰盎传》:「使君所言公事,之曹与长史掾议之,吾且奏之;则私,吾不受私语。」
2.秘密、低声说话。《史记。卷三二。齐太公世家》:「景公使晏婴之晋,与叔向私语曰:『齐政卒归田氏。』」《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承心中暗喜,步入后堂,忽见家奴秦庆童同侍妾云英在暗处私语。」
《漢語大詞典》:对语(對語)
(1).对偶的词句。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平头上尾,尤忌於时;对语儷辞,盛行於俗。”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其诗卷首有一对语云:‘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鸟点头行。’” 郭沫若 《我的作诗的经过》:“﹝我﹞做过《赋得体》的试帖诗,以及这种诗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对语。”
(2).交谈,对话。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诗:“入门相对语,天命良不疑。”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一:“老兵不执役,则屏於舍外,常闻其中若有对语者。近听之,则寂然。” 元 萨都剌 《夜泊钓台》诗:“山僧对语夜未央,不知风露满衣裳。”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同一禹域之民,而对语或须对译,曷若易之为便?”
(3).对偶句中的偶句。 清 梁章钜 浪迹丛谈·俞陶泉都转:“今年在 扬州 ,闻 公眉观察 亦有一联云:‘敬以持己,恕以接物,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生不交利,死不属子,九京可作,捨公其谁与归。’出语本《朱子》,对语本《檀弓》。”
《国语辞典》:共语(共语)  拼音:gòng yǔ
一起交谈。《三国演义》第八回:「我知汝心久矣!只恨不能共语。」
分类:交谈
《漢語大詞典》:中语(中語)
宫中例不外传的言语。汉书·外戚传下·冯昭仪:“太后还谓左右:‘此迺中语,前世事,吏何用知之?’” 颜师古 注:“中语,谓宫中之言语也。”
《國語辭典》:绮语(綺語)  拼音:qǐ yǔ
1.多藻饰的文词。宋。苏轼海市〉诗:「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2.佛教用语。指歪邪不正、没有意义的言词。《大乘义章》卷七:「邪言不正,其犹绮色,从喻立称,故名『绮语』。」
《骈字类编》:夜语(夜语)
宋 苏轼 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 对床欲作连夜语,念汝还须戴星起。
宋 苏轼 和蒋发运 夜语翻千偈,书来又一言。
《國語辭典》:细语(細語)  拼音:xì yǔ
小声说话。如:「夜深了,说话要轻声细语,才不会打扰到别人。」
《國語辭典》:古语(古語)  拼音:gǔ yǔ
古代通行的俗语、谚语。《儒林外史》第一四回:「这个正合著古语:『瞒天讨价,就地还钱。』」
分類:流传格言
《漢語大詞典》:出语(出語)
犹出言。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随行唯跼蹐,出语但寒喧。”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宋太祖皇帝诗语雄健:“ 鉉 闻不觉骇然,惊服 太祖 虽无意为文,然出语雄健如此。”《水浒传》第三五回:“ 宋江 因见那人出语不俗,横身在里面劝解。” 何其芳 《画梦录·扇子上的烟云》:“一滴之饮遂使我大有醉意,不禁出语惊人了。”
分類:出语出言
《骈字类编》:虫语(虫语)
譬喻经:昔有大家收榖千斛,埋著地中,前至春温,开窖取种,了不见榖,而有一虫,大如牛莒,无有手足,亦无头目,如顽钝肉。主人大小,莫不怪之,出著平地,即问:汝是何等?终无可道。便以铁锥刺一处,虫即语曰:欲知我者,持我著大道傍,自当有名我者。于是举著道边,三日之中,无能名者。次有数百人,乘黄马车,衣服侍从皆黄,驻车而呼:榖贼,汝为何在是间?答曰:吾食人榖,故持我著此。语极久,便辞别去。主人问榖贼:向者是谁也?答言:是金宝之精,居在此西三百馀步大树下,有百石瓮满中金。主人即将数十人往掘,即得瓮金。 杨万里夜雨诗:虫语一灯寂,鬼啼万山哀。赵孟頫次韵刚父即事诗:玉树彤伤众草黄。夜虫时语怨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