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83,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俄语
悖语
谗语
诨语
谎语
矫语
讲语
肤语
三关语
詈语
湘语
校语
傒语
狎语
泄语
《國語辭典》:俄语(俄語)  拼音:é yǔ
俄罗斯人的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分大俄罗斯语、小俄罗斯语及白俄罗斯语。为前苏联各民族的共同交际语。文字采用基立尔字母,九世纪起有文献。
《漢語大詞典》:悖语(誖語)
违抗的言语。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八:“后恚,有誖语。”
分類:违抗言语
《漢語大詞典》:谗语(讒語)
谗言。 唐 郑还古 《望思台》诗:“谗语能令骨肉离,姦情难测事堪悲。”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 宋次道 集 颜鲁公 文为十五卷,诗才十八首,多是 湖州 宴会联句诗,公必在其间。又有大言、小言、乐语、滑语、谗语、醉语。”
分類:谗言
《國語辭典》:诨语(諢語)  拼音:hùn yǔ
戏谑嘲弄的玩笑话。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分類:诙谐逗趣
《漢語大詞典》:谎语(謊語)
谎话。 鲁迅 《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血不但不掩于墨写的谎语,不醉于墨写的挽歌。”
分類:谎话
《漢語大詞典》:矫语(矯語)
(1).假话;虚伪的话。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贫贱不如富贵,俗语也;富贵不如贫贱,矫语也。”
(2).指谎说。 清 朱琦 《续苏明允谏论》:“闇主乱朝,乃至迁其刑於諫,迁其赏於不諫,而士亦矫语曰:‘吾不悦赏,不畏刑。’”
《漢語大詞典》:讲语(講語)
(1).讲谈。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上·图澄:“ 澄 与 麻襦 讲语终日,人莫能解。”
(2).解说经义的文字;讲义。 明 唐龙 《易经大旨说》:“他日又请,乃为离句析义,发其大旨,缀以讲语,括以破意。” 清 王豫 《蕉窗日记》卷一:“ 高忠宪 同善会讲语三条,言近指远,字字悚人。予与诸君子建 同善堂 ,宣説讲语,以示教戒。”
《漢語大詞典》:肤语(膚語)
肤浅空泛的言语。 清 方苞 《书〈烈妇东鄂氏事略〉后》:“欲独为传,非衍以肤语,不能成章。”
《漢語大詞典》:三关语(三關語)
佛教临济宗施教,常常提出三个含有玄机的问题以启发门人,使其触而悟,称为三关语。例如 黄龙山 慧南禅师 即常以三语问僧人曰:“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生缘在何处?”“我手何似佛手?”“我脚何似驴脚?”世称“黄龙三关”。见五灯会元·石霜远禅师法嗣·黄龙慧南禅师。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师制行峻絶,有壁立万仞之意。每垂三关语以示人,多有不契其机者。”
《漢語大詞典》:詈语(詈語)
骂人的言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余一侍姬,平生未尝出詈语。”
《國語辭典》:湘语(湘語)  拼音:xiāng yǔ
分布于湖南的语言。语音特点为ㄋ、ㄌ不分,ㄈ、ㄏ相混,有鼻化韵,入声自成一调等。也称为「湖南话」。
分類:分布湖南
《漢語大詞典》:校语(校語)
校勘者的话。 范宁 《〈博物志校证〉前言》:“后因种种关系,此稿久置箧中,六三年曾经重新写定,但校语未能改写,保留了原来形式。”
分類:校勘
《漢語大詞典》:傒语(傒語)
南朝 人讥称 江西 九江 、 豫章 一带人的语音。南史·胡谐之传:“ 谐之 答曰:‘宫人少,臣家人多,非唯不能得正音,遂使宫人顿成傒语。’”参见“ 傒音 ”。
《漢語大詞典》:傒音
南北朝 时指 江西 九江 、 豫章 一带地区的口音。南史·胡谐之传:“以 谐之 家人语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 谐之 家教子女语。”
《國語辭典》:狎语(狎語)  拼音:xiá yǔ
猥亵、戏谑的话。《大宋宣和遗事。元集》:「将呈技艺,则裸其衣,宣示文身,时出狎语。」
分類:戏言猥亵
《韵府拾遗 语韵》:泄语(泄语)
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伐吴,吴人告败于王夫差,夫差恶其闻也。或泄其语,吴王怒,斩七人于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