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80
词典
2
分类词汇
178
共178,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何止
何苦
云尔
也者
何极
孰若
会当
也已
且夫
何待
何取
其诸
也夫
曷若
岂肯
《國語辭典》:
何止
拼音:
hé zhǐ
哪里只有。反问语气,表示不仅是。如:「如果此地能顺利开发,受益的何止当地居民?」《红楼梦》第六四回:「是日,丧仪炫耀,宾客如云,自铁槛寺至宁府,夹路看的何止数万人。」
分類:
何止
哪里
反问
语气
不止
《國語辭典》:
何苦
拼音:
hé kǔ
何必自寻苦恼。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不需要。《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又不是管事的人,何苦我坏你名声?」
分類:
有何
反问
何妨
苦衷
语气
什么
不值得
不得已
理由
《國語辭典》:
云尔(云爾)
拼音:
yún ěr
语末助词,表如此而已的意思。《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唐。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序〉:「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分類:
语尾
限止
句子
语气
文章
如此而已
末尾
结束
《漢語大詞典》:
也者
(1).语气助词。表提示。
《论语·学而》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宋
苏舜钦
《上孙冲谏议书》
:“夫道也者;性也,三皇之治也;德也者:復性者也,二帝之迹也。”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二》
:“
《
易
》
也者,卜筮之史也。” 鲁迅
《花边文学·未来的光荣》
:“有些所谓文学家也者,也得找寻些奇特的、色情的东西,去给他们的主顾满足。”
(2).语气助词。表疑问。
《论语·先进》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3).语气助词。表拟度。 清
戴名世
《郭生诗序》
:“然生不汲汲求士之知,荒丘絶壑,若将终身也者。”
分類:
语气
语气助词
助词
疑问
提示
《國語辭典》:
何极(何極)
拼音:
hé jí
那里有穷尽的时候。反问语气,表示无穷无尽。《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士感知己,怀此何极。」南朝齐。
谢朓
玉阶怨
诗:「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分類:
反问
语气
有穷
穷尽
终极
《國語辭典》:
孰若
拼音:
shú ruò
疑问语气词。询问二者相比,何者优劣。唐。沈既济《任氏传》:「崟姻族广茂,且夙从逸游,多识美丽。乃问曰:『孰若某美?』」
分類:
何如
反诘
语气
《漢語大詞典》:
会当(會當)
该当;当须。含有将然的语气。
《艺文类聚》
卷五四引 三国 魏
丁仪
《刑礼论》
:“会当先别男女,定夫妇,分土地,班食物,此先以礼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
世说新语·规箴
》
:“﹝ 桓道恭 ﹞常自带絳绵绳,箸腰中, 玄 问此何为?答曰:‘公猎,好缚人士,会当被缚,手不能堪芒也。’” 宋
杨万里
《古路》
诗:“会当挥蝥弧,一笑封鲸鯢。”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倘復纷紜,会当牺牲老屋。”
分類:
会当
含有
语气
《漢語大詞典》:
也已
(1).语气助词。表肯定。
《
左传·僖公三十年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
:“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已。”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侠女
》
:“请更寄语:再復尔,是不欲生也已!”
(2).语气助词。表感叹。 宋
曾巩
《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
:“其可哀也已!其可哀也已!”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
:“ 元 , 石明三 ,一日而杀五虎,可谓盖代神力也已!”
分類:
语气
语气助词
助词
感叹
肯定
《國語辭典》:
且夫
拼音:
qiě fú
承接连词,表示更进一层。《礼记。乐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文选。贾谊。过秦论》:「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分類:
况且
承接
上文
进一层
语气
《漢語大詞典》:
何待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须、用不着。 萧三
《血书》
诗:“只听说,你工作努力,你常常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这何待说?你已久是钢铁炼成的战斗员。”
分類:
反问
语气
不须
用不着
《漢語大詞典》:
何取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足称许。 宋
秦观
《王俭论》
:“至于该洽经史,明习故事,工词令,妙威仪,动为名流之所称,所谓一时之美,一日之长,夸污世而矫流俗者也,君子何取焉?”
分類:
反问
语气
不足
足称
称许
《漢語大詞典》:
其诸(其諸)
犹或者。表示测度的语气。
《
论语·学而
》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其诸则宜於此焉变矣。” 清 恽敬
《散季敦说》
:“若是,则 宜生 何以二名?其诸初氏 散宜 ,子孙去‘宜’氏 散 歟?抑 散 与 散宜 为二氏歟?”
分類:
者
测度
语气
《漢語大詞典》:
也夫
语气助词。表感叹。
《
国语·晋语五
》
:“ 靡筓 之役, 郤献子 见, 公 曰:‘子之力也夫!’” 宋
欧阳修
《读李翱文》
:“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义犬
》
:“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鲁迅
《花边文学·刀式辩》
:“文学家看小说,并且豫备抄袭的,可谓关系密切的了,而且如此粗心,岂不可叹也夫!”
分類:
语气
语气助词
助词
感叹
《漢語大詞典》:
曷若
(1).什么样;怎样。
《
晏子春秋·问上十六
》
:“君子常行曷若?”
《
荀子·强国
》
:“如是则 齐 必断而为四,三国若假城然耳,必为天下大笑,曷若?” 杨倞 注:“天下必笑其无谋灭亡,问以为何如也。”
(2).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后汉书·班固传下》
:“ 太液 昆明 ,鸟兽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 唐
柳宗元
《刘叟传》
:“是故事至而后求,曷若未至而先备。”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上》
:“曷若度土地之宜,权岁入之数,酌转般之法,而通融乎其间。”
分類:
什么
何如
怎样
反问
语气
不如
《漢語大詞典》:
岂肯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肯”例如:既然是你先动了手,我岂肯与你善罢甘休?
分類:
反问
语气
既然
然是
先动
岂肯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