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谰言(讕言)  拼音:lán yán
1.诬妄、不实的言词。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迄至魏晋,作者间出,谰言兼存,璅语必录。」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八。汉灵帝》:「狂夫之言,一怒而无馀,卓之暴,市井亡赖之谰言也,而何足惧邪?」
2.书名。作者不详,内容陈述人君法度。《汉书。卷三○。艺文志》:「《谰言》十(一)篇。」汉。班固。自注:「不知作者,陈人君法度。」
《漢語大詞典》:诈妄(詐妄)
欺诈诬妄。 唐 韩愈 《与祠部陆员外书》:“其为人,温良诚信,无邪佞诈妄之心,彊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 清 林则徐 《沥陈民间烟土枪具仍宜收缴片》:“此等藉词摇惑,以严为宽,实属诈妄之尤,亟宜痛加惩创。”
《漢語大詞典》:阿曲
1.阿谀随顺。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议虽未中节,其不肯阿曲以事人者灼灼明矣。”明史·胡俨传:“必能为 董子 之正言,而不为 公孙 之阿曲。”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三节:“ 建武 二十四年(48年), 刘秀 下诏重申‘阿附蕃王法’,凡阿曲附益王侯的,都要受到很严厉的处分。”
2.谓诬妄不实。旧唐书·许敬宗传:“ 敬宗 自掌知国史,记事阿曲。”
3.偏袒回护。魏书·高道穆传:“若御史、司直纠劾失实,悉依所断狱罪之。听以所检,迭相纠发。如二使阿曲,有不尽理,听罪家诣门下通诉,别加案检。” 宋 苏洵 《议法》:“ 唐 之初大臣 房 杜 辈,为刑统毫釐轻重,明辨别白,附以仁义,无所阿曲,不知 周公 之刑,何以易此。”
《漢語大詞典》:诳妄(誑妄)
欺诈诬妄。 汉 王充 论衡·治期:“ 歷阳 之都,一夕沉而为湖,当时 歷阳 长吏,未必誑妄也。”《旧唐书·封常清传》:“臣今将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后,誑妄为辞。”《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县令道:‘可见是这秃奴誑妄。’”
《漢語大詞典》:欺谰(欺讕)
欺骗诬妄。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古今互齟齬,大抵皆欺谰。”
分類:欺骗诬妄
《漢語大詞典》:诈诬(詐誣)
欺诈诬妄。吕氏春秋·务本:“今功伐甚薄而所望厚,诬也;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诈诬之道,君子不由。”
《漢語大詞典》:谰躗(讕躛)
指诬妄谬误之言。
分類:诬妄谬误
《漢語大詞典》:矜诬(矜誣)
夸张诬妄。韩非子·六反:“然则虚旧之学不谈,矜诬之行不饰矣。”
分類:夸张诬妄